-
1 # 春風化雨花草香
-
2 # 惠空95386321
謝謝邀請!我覺得除了學習態度和習慣,還有性格,我家孩子現在十一歲,出現一些不好的性格,喜歡抱怨,不誠實,沒耐心,遇事衝動。這些也要重視,只有平和心態,做事認真負責的孩子才會積極主動對待學習和生活。除了好的態度,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性格也是,從小引導孩子做一個正能量的人,Sunny開朗,不畏艱難。
-
3 # lucky波妞
我家妞妞今年上四年級了,學習努力認真,愛好廣泛,喜歡閱讀,回過頭看她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還真有一些感觸,分享一下。
妞妞上小學時剛好六歲,沒有上學前班,沒有提前在家輔導拼音,也沒有教寫字。開學剛十天,班上第一次測試,妞妞連題都看不懂,全班49個孩子,45個90分以上,妞妞76分,倒數第二。接孩子時,老師語重心長的問:"這孩子什麼都不懂,要在家好好補一下,補好了,班上就沒差生了"。"差生"這個詞居然和妞妞有關聯,班上同學大半上過學前班,妞妞學前缺失了小學一年級入門教育,這才十天,妞妞的一年級,剛起步。我堅信她以後不會是"差生"。理由是妞妞從1歲左右從沒間斷過親子閱讀,也就是聽爸爸媽媽講故事。聽故事,看繪本成了她的日常,很多故事講了幾十遍,她都能流利的複述,看書不僅讓她興趣變得廣泛,還讓她容易專注。 比同班同學小學一年級知識起步晚,並不意味著輸在了起跑線,關鍵在於家長心態的調整,焦慮是必然的,還會時常發火,然後看著孩子稚嫩的臉和委屈的淚滴,又會調整心態,積極面對,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最需要具備的可能是耐心,再耐心。陪伴,再陪伴。孩子的成長其實更是家長的成長,好的心態也許才是制勝法寶,建立好的習慣才是引領孩子前行的明燈。每天放學後,把學習放在首位,作息時間規律,家長的陪伴必不可少,這種陪伴並不是說,孩子做作業,自己在旁看電視玩手機。孩子學習,自己也看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堅持讓孩子多看課外書,也可以讓她擴充套件知識面,愛上學習,學習本來就應該是廣義的,不能只是侷限於課本。
現在,孩子已經四年級了,幾年的實踐證明,孩子沒有上學前班同樣可以學得好,而且後勁實足。
-
4 # 北落繪畫
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應該怎樣教育?
一年級,是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折點,意味著從玩樂到遵守紀律,從輕鬆到應對各科各題。
那麼一年級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學會聽講是重中之重孩子上了小學,遇到了非常嚴厲或不喜歡的老師,都會讓他對課堂產生牴觸心理。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長不能放之不管,更不能把責任都歸咎於老師。畢竟責怪老師,也對孩子的學習毫無幫助。
寶媽寶爸們,應當注意孩子每一天、每一週、每月、每學期的學習狀況。怎麼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從課堂作業、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就可以瞭解,如果孩子課堂上老師講過的字詞、題型都不會做,說明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沒有理解。
講過的知識要記住對於孩子不會的內容,可以講解輔導,但是要記住“事不過三”,同樣的字、同樣的題目,問到第四遍,就需要適當“懲罰”一下,比如字詞可以抄寫幾排,數學題記到本子上整理總結。否則孩子會有一種“我就是不會”的消極態度。
輔導家庭作業有技巧輔導家庭作業讓許多家長頭大,但是輔導家庭作業也是瞭解孩子、讓孩子提高的最有效途徑。
先完成書面作業,再預習,最後讀背。
做作業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但如果不注意時間管理和先後順序,會出現做到半夜都無法完成、等著家長幫忙的情況。
寶媽寶爸們要提醒孩子,書面作業要先完成題目,再完成抄寫作業,遇到不會的題目,可以先空著,做後面的。做題前一定要讀清楚題目。寫抄寫作業時,注意正確的握筆姿勢、坐姿(預防近視)。
題目中不認識的字,家長可以直接告訴孩子,但不會的題,不能直接給孩子說答案,避免造成依賴思想。等孩子的書面作業完成時,再給他檢查,一起改錯和講解。
為什麼預習和背誦要留到最後呢?這是為了避免孩子有消磨時間的思想。同時,寶媽寶爸們可以趁孩子背誦的時間,檢查前面的書面作業是否有錯漏。
行為習慣很多小朋友在這個階段會有咬手指、玩橡皮擦、走神的情況,除了發現後及時制止外,更要注意在學校裡是否容易走神、手部有小動作(多和老師溝通)。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在空餘時間,帶孩子多進行鍛鍊(跑步、游泳、跳繩)有助於消耗孩子多餘的精力,同時可以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和聆聽能力。
一年級的小朋友,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更是寶媽寶爸的小寶貝,多注重孩子的教育,孩子能一生收益!
回覆列表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正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家長需要多投入一些精力和時間,在低年級階段養成了好習慣,在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家長就會越來越輕鬆。如果前期習慣沒有養好,後期家長往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並且也不一定能把不好的習慣糾正過來。
一年級的孩子剛脫離了無拘無束的幼兒園生活,正是制定規矩和規則的時候。家長要教導孩子在學校認真聽講,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在課後及時複習和鞏固所學知識,遇到難題首先要獨立思考,自己無法解決的時候要向老師或者家長尋求幫助,而不能得過且過。
一年級的孩子功課較少,課餘時間較多,雖說現在教育部規定不讓老師佈置家庭書面作業,但是為了孩子,家長還是要安排孩子做一些書面作業的,可以練習與語文教材配套的字帖,既能讓孩子寫好字,又能複習鞏固課文裡學過的生字生詞。
另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一定要引起家長的重視。現在電視、手機上太多的動畫影片往往讓孩子沉迷,而不能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的氛圍,可以設立一個小小的讀書角,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放棄手機和電視,靜靜地陪伴孩子讀書。一年級的孩子正在學習拼音,多讀注音的書籍,也能練習孩子的拼音拼讀。
家長在幫助孩子培養習慣,輔導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積極地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