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塵雜談

    古人沒有先進儀器,是怎麼定年份的?因沒有先進的儀器,定年份和時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從最開始對於時間的認知,確定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為一年,一天之內也僅僅是根據天色分為幾個時間段(例如:古人一日兩餐,朝食在日出之後,隅中之前,這段時間叫食時或蚤時,夕食在日昃之後,日入之前,這段時間叫晡(bú)時。日入之後是黃昏,黃昏以後是人定,人定以後是半夜,半夜以後分別是雞鳴和昧旦,這是天將亮的時間。此後是平旦、平明,這是天亮的時間。)

    後來人們根據太陽一天之內的位置發明了日晷,用以測定日出時的時間。在生活過程中,人們又發現了水滴的規律,慢慢的測量和推算之後,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

    隨著人們能更加準確的確定時間,開始計算年(一個四季的輪迴)的長短,發明了用天干地支計時計年的方法。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這種計時又不是很準,便開始了修正工作,也就有了後來的閏年閏月之說,也就有了一年十三個月的特殊情況和每個月的天數都不是固定的。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一代代人不斷測量修正之後,才有了現在完善的天干地支計年法。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經過幾千年的改進和驗證,在歷代帝王年號的配合下,就能夠準確的確定年份了。

  • 2 # 使用者3557825302

    這個問題問的真好!在古代是沒有像現在有d鐘錶及專業檢測鐘錶的儀器的,因此簡單的來說一般當哪個皇帝上位後會有自己年號,比如康熙五年等等,普通老百姓大概會知道今年的年份是什麼,也就能推出前幾年後幾年的大概年份上的時間。但是年份只是一個很廣義的時間概念,因此用在耕種、捕獵、打漁等情況時會不太實用,於是老祖宗就發明了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用於耕種、捕獵、打漁等情況還是比較好用的,比二十四節氣更細的就是天干地支記年月日時辰法,廣義的來講就是古人有這些來計算時間差不多就夠用了。除此之外古人還有很多用於記錄時間的工具。

    (日晷)

    (圭表)

    (漏壺)

    (渾天儀)

    因為古人的時間觀念不像我們現在人這麼敏感。但是大家不要認為古人對於時間記錄不如現代人準確,與之相反的是用古人的精確時間來給我們看,我們卻看不懂。下面有圖為例。

    1、首先古人把天地地位。

    2、觀察日月執行規律。

    3、觀察日月陰晴圓缺規律並詳細記載。

    4、把日月交替細分360度,每度詳細記載在冊。

    所以我為什麼說古人對於時間比我們現代人紀律詳細的原因就在這,而且這裡面有很大的奧秘,若果誰能看懂了,不僅會明白古人對時間的理解概念,更會掌握天地自然執行規律,從而運用到現在的命理、風水堪輿、擇吉日課中。回答完畢。

  • 3 # 播玉齋

    古代雖然沒有先進的儀器,但人們根據日月星辰(主要是太陽和月亮)的執行規律總結形成了自己的歷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曆法的國家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準確而完整的歷法也是衡量一個文明先程序度的標尺之一。

    中國古代紀年使用的國君或皇帝年號,這種方式一直延續到近代的民國時期,只不過年號改成了國號。目前臺灣地區尚有延用民國多少年的說法。

  • 4 # 壹圓文化

    謝謝邀請。看了大家的回答,感覺有的沒說透,有的偏雜了些。沒有一定的天文知識和測量學知識還真的難以理解,今天我就把這個問題解答深一點。測定年份的原理,放到現在是很簡單。但是你真的要佩服古人的智慧。古人透過觀察太陽、月亮、星辰的起落來記錄時間的流逝。測定年份用到兩種工具,即表與圭,後來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工具叫日圭。你可能說了那什麼是表呢?我也沒見過啊。其實現在都還有,只是一個象徵而已,看下圖

    對了,這叫華表,在古代就是一根豎起來的木杆,最初用來測日影,為什麼現在雕刻的這麼華麗了呢?在堯舜禹的年代,管理者豎根木杆讓百姓上面寫字吐槽或歌頌,所以現在叫表揚、表彰,這知識點你get到了嗎?

    第二件工具是圭。說白了就是放在地上有刻度的尺子,兩個東西合在一起就是日圭,長成下面這個樣子:

    豎著的是表,躺著的就是圭。

    中國處於北半球。所以影子是朝北的方向,正午是測日影的最好時候。如何測呢,看下圖:

    冬至和夏至是一年中的兩個節氣。冬至這天夜晚最長,白天最短。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晚最短。所以冬至日影最長,夏至日影最短。好了,到了關鍵的地方了。今年的冬至到明年的冬至是不是一年?今年的夏至到明年的夏至是不是一年?所以數兩個冬至和兩個夏至之間的天數就是一年365天,用六十甲子迴圈標記每年。透過長期的觀測統計,測出實際一年是365.24天。

    古人再透過觀察朔望月知道每月28到30天。用日晷測每天的時辰和節氣,日晷長什麼樣,看下圖:

    到了這裡,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吧。北宋的邵雍就更厲害了,透過研究先天八卦,連太陽系的執行規則都被他推算出來了,12和30這兩個數是神妙的,邵雍據此定了元會經世,寫了《皇極經世》這本書,比如1年有12個月,1月有30天,1天有12時辰,1時辰有30分(古代的分與現在不一樣)。在大陽系中,木星繞太陽公轉週期大概為12個地球年,土星繞太陽公轉週期大概為30個地球年,金木水火土星和月亮的執行都會和地球互相作用,易經就是這麼偉大。

    中國文化是很厲害的,在古代大多方面都領先,我們該有文化自信,近代被西方文化壓一頭,主要還是我們做得不夠好。你同意嗎?

  • 5 # 有緣人153832681

    一年分四季十二個月,月分上旬,中旬,下旬,日分早,中,晚,時分上中下三刻。而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二十四小時都與天干地支有直接關係。

    老百姓用最土的辦法觀天來判斷年月日時,一年四季春暖夏熱秋涼冬凍,萬物生長髮育狀況。月有圓缺,日可以根據太陽的變化,樹影的移動來判斷,在十二生肖中根據動物的活動來判斷,總之,勞動人民智慧是從實踐中摸索而得來的,網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瘟在村裡離開一個月了,算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