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的派
-
2 # 龍吟ss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華生認為,只要給他一個他想要的環境,他就可以把任意一個孩子塑造成任何他想要的樣子。
他將理論用在了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希望他們能成為優秀的人。
結果,他的大兒子因長期驚嚇,缺乏關愛,患上了抑鬱症;二兒子和父親感情淡漠,從來不回家;小女兒酗酒、多次產生自殺念頭;甚至他的外孫女一生中也多次嘗試輕生自殺。
摧毀一個孩子,只需要一個充滿恐懼的童年。
約翰·華生(John Watson)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開創者,還是廣告心理學大師,在心理學史上,他最早用科學實驗的方法來研究恐懼情緒的
華生 1878 年出生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維爾,小時候的華生非常聰明、爭強好勝、獨立自我,就是不服從老師的管教。
1894 年,華生進入伏爾曼大學,隨後進入芝加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
在博士期間,他開始對心理學產生興趣。
1908 年,他留在芝加哥大學當講師,在這裡,他開始了大量的動物行為實驗,成果豐碩。
後來,華生獲得了霍普金斯大學正式教授的職位,並在這裡,開始了他一系列極有爭議的兒童行為實驗,逐漸形成了他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系統的理論體系。
再後來,年僅 38 歲的華生被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進入人生巔峰時刻。而就在此時,華生跟許多成功人士一樣,他出軌了,物件就是跟他一起做實驗的女助理。
由於此事影響很大,迫使華生辭去了霍普金斯大學的職務,中斷了他紅極一時的學術生涯。
不過,華生並沒有因此沉淪,辭職後的華生,進入到剛剛興起的廣告行業,並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方法應用於廣告宣傳中,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將心理學成果應用於商業領域的心理學家。
為此,華生賺了很多錢,直到 1947 年退休。
華生有一句名言,被後世廣為流傳:「給我一個健康的小孩,給我一個我自己能夠定義的環境,我保證能夠將他培養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或者工程師,甚至可以是乞丐、小偷,而與這個小孩本身的天分、個人傾向和種族都沒有任何關係。」
換句話說,華生認為,只要給他一個他想要的環境,他就可以把任意一個孩子塑造成任何他想要的樣子。
這句話,在今天看來,的確是又狂妄又荒謬,但如果回到當時華生所在的 20 世紀初,他的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當時,全世界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工業流水線被大規模應用到各行各業的生產中,各種新型工業品,例如飛機、坦克、汽車等,也相繼問世,人類整個思想領域,受到「機械論」的絕對統治的。
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任何事物,都是「可被計算、可被控制」的,並且認為,人也是「機器」,並且也是可以通過類似「齒輪」的機械傳送原理來控制的。
華生,正是站在當時的視角來思考心理學問題,就像我們今天從大腦和神經傳導的角度來看心理學是一樣的。
所以說,華生在當時,他的思想還是很先進的,只是,那個時代,最後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可憐的小阿爾伯特
華生真正出名,並且被後世一直詬病為「毫無人道」的心理實驗,就是小阿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
華生通過大量觀察,發現許多孩子對黑暗會感到恐懼,而在成年世界中,許多女人在看到比如蟑螂、老鼠、蛇時,也表現出了強烈的恐懼心理。
華生就在考慮,人的這些恐懼情緒,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
要知道,華生所處的年代是 20 世紀初,那時還沒有先進的技術,基因科學、腦科學和認知神經科學還沒出現。
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人的大腦就是一個「黑箱」,大腦裡面是怎麼運作的,完全就是個謎。
那麼,如何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華生想出來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用嬰兒做實驗。
在華生看來,嬰兒是沒有受到「經驗」汙染的,也沒有受到文化與教育的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嬰兒對一個他原來一點不害怕的東西,比如說很可愛的小白兔或者毛絨玩具,但經過實驗操作後,嬰兒開始變得害怕這個東西了,那就可以充分說明,恐懼情緒由實驗操作造成的。
帶著這種今天來看很不人道的思路,華生開始了他的實驗。
他找到了一位 11 個月大的嬰兒,名字叫阿爾伯特。
為了保證實驗質量,華生與小阿爾伯特一連相處了好幾個月。在這期間,華生也沒閒著,他與女助手雷納一起,對小阿爾伯特進行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
他們首先把猴子、狗、兔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物品,依次呈現在小阿爾伯特的面前,讓小阿爾伯特去觸控,看看小阿爾伯特對這些「帶毛」的東西是否害怕。
結果顯示,小阿爾伯特對這些東西沒有絲毫恐懼感。
接著,就在小阿爾伯特 11 個月零 3 天時,華生帶小傢伙開始正式實驗了。
在這次實驗中,華生和雷納將小阿爾伯特放在實驗室正中間的桌子上。然後,華生將一隻小白鼠放到他面前,小阿爾伯特的注意力慢慢被跑動的小白鼠所吸引。
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小阿爾伯特試著用手去觸碰小白鼠。
這是小阿爾伯特出生以來,第一次觸碰小白鼠,而華生只是在旁邊觀察,並未阻止他,而是讓小傢伙自己玩。
就這樣,小阿爾伯特跟小白鼠玩了三天。
這時,華生準備加入一個刺激條件,就是用一把鐵錘去敲擊一根鐵棍。要知道,鐵錘重重敲在鐵棍上,會發出巨大的響聲,而憑藉我們的經驗,巨大的聲響在一般情況下,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喚起嬰幼兒的恐懼情緒。
當然,華生是一名非常嚴謹的科學家,他為了證明鐵錘敲擊鐵棍所發出的響聲,的確能讓嬰幼兒害怕,他真的就找了一批孩子去實驗。
經過反覆的實驗,研究表明,當孩子聽到巨大的響聲,或者把孩子關到小黑屋,讓他們失去支援,能引起孩子非常顯著的恐懼反應。
關小黑屋這種做法太沒有人性了,而且實驗操作起來也很不容易。於是華生就選擇了用「巨大地響聲」作為刺激,來喚醒孩子的恐懼感。
而最讓人驚詫的是,華生為了能找到最能讓孩子害怕的響聲型別,他又找了一批孩子,然後把幾乎所有能敲擊出聲音的材料都試了一遍,比如斧頭劈柴、錘子砸桌子等等。
最後發現,當用斧頭或者錘子敲打一根直徑為 1 英寸、長 3 英尺的鋼條,所發出的聲響,引起的恐懼反應效果最好。
可以說,華生把「科學怪人」的人設演到了極致。
同時也從側面看出,當時的美國社會,對於兒童的保護是很糟糕的,只要華生肯給錢,就有父母把孩子送過來實驗,一點都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不過,這也不完全怪那時候的父母,因為一方面,在那個年代,父母親們完全沒有相關的知識,認識水平跟不上;
另一方面,華生實驗所給的報酬,還是比較豐厚的,這對於美國當時一個普通工薪家庭來說,是很划算的買賣。
就這樣,當小阿爾伯特剛準備觸控小白鼠時,站在小阿爾伯特背後的華生,拿著鐵錘,重重地敲擊鐵棒,併發出刺耳的響聲。
這一下,把小阿爾伯特嚇了一跳,他猛得一驚,然後迅速把手縮了回來。
而且,由於縮回來得太快,身體沒穩住,使得小阿爾伯特的頭向前倒了下去。不過還好,在他前面有塊軟墊子,小阿爾伯特直接把頭「埋」進墊子裡了。
此時的小阿爾伯特完全蒙圈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非常詫異,不過這時候,他並沒有哭。
片刻之後,華生再一次把小白鼠放在小阿爾伯特面前,他又伸出右手去觸控小白鼠。就在他剛剛觸碰到小白鼠時,華生又在他背後敲那根鋼棍。
這一次和上次一樣,小阿爾伯特猛烈地驚跳起來,然後再次向前倒。
只是這一次,小阿爾伯特徹底被嚇哭了,而且哭得非常「慘烈」。
這次實驗之後,小阿爾伯特的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女助手雷納怎麼哄都不行。華生一看這情況,也有點懵了,擔心孩子會出什麼意外。於是,就停止了實驗,並計劃把下次實驗放在一個星期之後。
時間到了小阿爾伯特出生後的 11 個月零 10 天,這一天,他又被帶到了實驗室,準備接受「殘忍」的實驗。
和上次實驗一樣,華生把之前那隻小白鼠突然放在小阿爾伯特面前。而這一次,當小阿爾伯特看到小白鼠後,並沒有想觸控它的意思,只是一動不動地盯著它。
隨後,華生把小白鼠放到了離他更近一點的地方。
這時,小阿爾伯特小心翼翼地伸出右手準備去觸控它,但手剛伸過去,馬上又縮回來。
接著,他用左手的食指去觸控小白鼠的頭,可是,在他的手指碰到之前,他又將手抽了回來,顯得非常害怕。
為了保證實驗的進行,華生開始用積木對小阿爾伯特進行安撫,等他的情緒緩和一點之後,華生再一次把小白鼠放在小阿爾伯特面前。
這次,小阿爾伯特把手伸過去準備觸控小白鼠了。
然後,華生看準時機,再一次重重地敲響了鐵棍。
小阿爾伯特再次被驚嚇到,身體沒坐穩,一下向右邊翻過去,女助理雷納馬上用手扶住。這時的小阿爾伯特雖然沒哭,但已經受驚了。
華生沒停下來,接著把小白鼠拿到他面前,而此時的小阿爾伯特直接皺起眉並開始哭泣,而且伴隨著身體猛然向左退縮的行為,不敢再看小白鼠了。
華生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直接把小白鼠塞給小阿爾伯特,然後用力敲了一下鐵棍。
這一次,小阿爾伯特直接嚇到向右「側翻」,並大哭起來。
後來,只要小白鼠再出現,小阿爾伯特在看到它的一剎那就會哭起來,而且馬上將身體轉向左邊,撲倒在地,並以極快的速度向前爬行,想要逃離。
恐懼,讓悲劇不斷延續
到此為止,小阿爾伯特對原本自己一點都不害怕的小白鼠,產生了恐懼感。
然而,實驗還沒有結束,可憐的小阿爾伯特還得繼續被拿去做實驗。
這是在他出生後的第 11 個月零 15 天,這一次,華生想看一看,小阿爾伯特在經過對小白鼠形成的條件發射後,如果再碰到其他「帶毛」的東西,比如兔子、狗,甚至頭髮,他會是一種怎樣的反應?
和之前一樣,小阿爾伯特被帶到了實驗室,華生先在他面前放些積木讓他玩。
當小阿爾伯特玩得正開心時,華生突然在小阿爾伯特面前放了一隻小白鼠。
-
3 # 無名Sam
1.“囚犯與獄警”實驗,幾十名大學生被分為兩組,一組當獄警,一組當囚犯,囚犯必須對獄警的命令絕對服從。實驗結束後,幾乎沒有剩下正常的人。
2.“不理會孩童”實驗,前一段時間風靡中年人朋友圈的“教育方法”,當孩子哭泣時不予理會,結束哭泣時再恢復交流。這個“方法”是幾十年前美國一位“教育學家”提出的,在他的教育下,他的三個孩子一個自殺一個離開美國一個犯罪,他在晚年承認了該方法的極端錯誤性。可悲的是,這種從西方來的垃圾“方法”卻被中國家長視為聖經。
3.瀝青滴落實驗,幾代科學家做了幾十年才記錄下瀝青滴落瞬間。
-
4 # 搞笑的小烤鴨
我以前看到過一個極為喪心病狂的實驗,是關於黃熱病傳染的。說是有一個醫生,當時醫學界的主流觀點是認為黃熱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但是由於還沒有找到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而這位醫生他又堅信黃熱病是沒有傳染性的,所以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就用刀在自己手臂上切開了一個傷口,然後把黃熱病人的嘔吐物倒在自己的傷口上,或者是放在自己的眼球上,再或者就是直接喝下去。他果然沒有被感染,但是他的觀點也沒能得到承認。
因為沒過多久就有人發現這種病其實是靠血液傳播的……
-
5 # 笑俠大神
1931年,一個心理學家提出:新興是由基因決定的,還是由環境所決定的?
他為了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他把7個月大的星星和自己10個月大的孩子一起養,放在一起養。給他們兩個人的待遇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差別吧。
不過在實驗最後的結果當中都不是挺好的。兩名實驗物件的人生經歷都挺悲慘的。
他們所做出的那個時任結論就是:如果把黑猩猩從小當成人類來養,黑猩猩很容易就會把自己當成人類,只是人類不會永遠把黑猩猩當成人,不管黑猩猩與之前相比有多優秀,人也只會把它當成動物而已。
回覆列表
一、海豚說話實驗
NASA曾贊助了一項實驗,教海豚模仿人類的聲音和學習語言,因為它們天生就是很聰明的動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實驗卻走向極端。研究人員Margaret Howe Lovatt和海豚一起住在一間淹滿了水房子裡,海豚能夠在家裡自由活動。研究人員嘗試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吸引海豚進行交流,給它上課、和它說話,甚至一度在性方面取悅它。然而實驗失敗了,海豚並未出現過語言交流的跡象。(資料顯示這隻海豚有追求Margret的表現,實驗結束後,它被迫離開,心情沮喪出現過“自殺”行為,它有意識地憋氣使自己昏迷過去。)
二、“你太漂亮了,我們睡一覺吧?”
1978年,Russell Clark為了探究不同性別對公然示愛的反應曾做過一個實驗。一名男子在大學校園裡詢問了16個女生同一個問題:“我注意你好久了,我覺得你太有魅力了。今晚你願意和我一起睡嗎”15名女生都拒絕了。隨後他又讓一名女子問了16個男生這個問題,然而只有4人說不。他想證明,男性和女性對性預期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主要是由於他們在過程中需要投入的精力大不同。
三、死亡時心臟還會跳動嗎?
這個問題顯而易見,但名為Stephen Besley的監獄醫生決定做個實驗。1938年,一個名為John Deering的囚犯被判處死刑。他被要求參加一個實驗,測量一個人被行刑時的心跳。醫生將心電圖連線在他的手腕上 ,在下令開槍時檢測他的心跳。15.4秒後,子彈穿透他的身體,心臟停止跳動。讀數顯示,他雖然看起來十分平靜,但開槍前心臟急劇跳動,很明顯他知道自己要死了。
四、人猿混血
人類和類人猿在基因上相似,這是科學界普遍接受的共識。然而,究竟有多相似,以及這意味著什麼,還有待確定。多年以來,有傳言說蘇聯試圖創造一種人猿雜交物種,但直到蘇聯解體,才有確切訊息。1927年,Ivanov博士前往非洲,他試圖人工授精給幾隻黑猩猩。然而實驗失敗了,他帶了一隻名為Tarzan的猩猩回家繼續他的研究,併為自願收養猩猩孩子的女性打廣告。雖然他找到了一些志願者,但這隻猩猩在實驗結束前就死了。Ivanov被關進了監獄,但有傳言稱一些科學家試圖接手他的研究。
五、斯坦福監獄實驗
為了解囚犯心理,Philip Zimbardo招募了一群大學生扮演獄警和囚犯的角色。這項實驗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的地下室進行。所有參與者都心理正常,沒有犯罪記錄,但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被選中扮演獄警的人很快就開始虐待囚犯,對他們施加自己的權利。囚犯們則變得鬱鬱寡歡,開始猛烈地反抗獄警。一些人在壓力下崩潰了,其中一名參與者甚至全身起了皮疹。Zimbardo意識到情況失控便取消了實驗。當囚犯們得到釋放時,獄警們卻感到失望:因為他們享受自己的權利。
六、電擊屍體
為了研究屍體是否可以復活,1803年,Giovanni Aldini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將一塊120伏電池的兩極放在一個被處決的殺人犯身上。當電流通過屍體時,屍體開始抽搐,臉部扭曲成痛苦的鬼臉,左眼微張。這些實驗很大程度上為雪萊創作出《弗蘭肯斯坦》提供了靈感。
七、頭部移植
1970年,Robert White和一組科學家小心翼翼的將一隻猴子的頭部移植到了一個新的身體上。猴子醒過來之後發現自己已經不在原來的身體裡了,它用牙齒咬傷了White。雖然這隻猴子只活了一天半,但實驗證明這種辦法似乎是可行的。但公眾並不接受這種想法,而且出於倫理因素,很難批准這種手術用於人類身上。
八、MK-ULTRA計劃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中央情報局開展了一項精神控制專案研究,使用不同型別的藥物來操控人們的精神狀態,而且通常是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許多政府僱員都服用了LSD,這項實驗違反了紐倫堡法規。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相大白,實驗隨即被終止。在中情局局長Richard Helms的指揮下,所有檔案都被銷燬,無法進行全面的調查。MK-ULTRA計劃證明了一件事:政府不時對人進行奇怪的實驗,而參與者可能並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