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嶗鯉
-
2 # 飛飛貓說話
人人心中都養著一隻瘋狗,只是你的心中的瘋狗沒管好,放出來了,一是咬傷別人,二是咬傷自己。這隻瘋狗是什麼?是你的情緒,羨慕嫉妒恨等東西。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理智和情緒兩個部分,而動物只有情緒,沒有理智,不會考慮傷害別人的後果等問題。理智是一條拴著情緒的繩子,繩子斷了,狗就亂跑亂咬。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瘋狗,但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理智慧控制住情緒,所以,大部分人不會主動傷害別人。
你可能是一個情緒化的人,要學會冷靜,理智地處理人和事。
-
3 # 此地聞蹤
之前的一句話你應該有聽過:“善良的人一般都選擇傷害自己”,不知道你是怎樣感覺這句話的?但從心理的角度而言,恰恰相反,我更喜歡下面的一句話“一個人犯錯,整個世界都有罪”。這並不是推卸責任的表現,而是很客觀現實的一個存在。善良的人,在以大眾許可的方式,披著偽裝去攻擊別人的心理防線;而看似不善良的人,只是以社會不認可的方式,將這一份偽裝卸下,直觀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怒。人心是向善的,是嚮往美好的,我一直都這樣堅定的相信,當我們表現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甚或傷害別人的行為時,這不是我們的錯,歸結的原因太多了:我們的原生家庭、兒時的養育環境、社會背景等等,只是你的表達方式可圈可點,為什麼不變得更高階一些呢?動物在受傷時會攻擊對手,用的是最原始的本能,可我們的本我才遵循這樣的本能,你的自我和超我跑哪兒了?我沒有半絲半毫批評你的意思,兄弟,並是你喜歡傷害別人...我原來也以為,很天真的以為,雖然這個社會很冷,可是我們的心是熱的;哪怕這個社會再黑,可是我們的心是紅的。可在外這些年讓我驚的一P。如果每個人的心都是熱的、都是紅的,這個社會還至於這麼冷,這麼黑嗎?表達攻擊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改善你表達攻擊的方式就好...
-
4 # 人與人心理研究所
為什麼我總喜歡傷害別人?人是有目的性的動物,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目的性,只是有一些目的,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就像我們有的時候會說出一些惡毒的語言,傷害某一些人,我們在表意識裡面,是覺得說錯話了,我們不應該這麼說。但是我們忘記的東西,就是當我們在吵架的時候,我們的確是想要說那些話來傷害那些人。而表意識的我們又覺得我們不應該說那些話,那些話不是我們自己說的。所以,首先我們要能夠看到、承認自己可能是“我喜歡傷害別人”。
回覆列表
要想知道自己喜歡傷害別人的原因,您需要了解一點心理學(精神分析理論)
我們的思想分成兩部分,一是意識,二為潛意識。意識層面的你所做的你知道為何做,潛意識層面你所做的你不知道!換句話說,潛意識就是大腦中不用透過意識,直接影響你行為的那部分思想。世界級的潛能大師博恩崔西說:“潛意識的力量是意識的幾萬倍”。
我們可以用意識控制我們的某些行動,您喜歡傷害別人的原因你自己認真分析一下,也許自己就能找到原因!也許是嫉妒,引起對方關注!慢慢覺察!勇敢的面對自己真實的想法!
但有些行動是我們意識控制不了也感覺不到的,有時候甚至回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例如,喜歡她卻不斷傷害她!一旦潛意識接受了一個想法,它就開始執行。潛意識既執行好的想法,也執行壞的想法。你要是消極地使用這一規律,它就會給你帶來沮喪、失敗和不幸。如果你的習慣思維方式是和諧的、具有建設性的,那你就會經歷健康、成功和一切美好的事情。
意識是可以進行推理、可以作出選擇的。例如,你可以選擇書籍,選擇住房,選擇伴侶等。而潛意識是不受控制的,例如心臟的跳動,消化系統的運作,血液的迴圈、呼吸等,都是潛意識的作用。
潛意識不能進行推理,也不同你的意識進行爭論。潛意識就如同土壤,意識如同種子。消極的,破壞性的思想只能長出災難的果實。潛意識不能區別好壞。如果你認為某事是真的,潛意識也接受它為真的,即使實際上可能是假的。
潛意識常被人稱做主觀心理。主觀心理認識環境不靠五官功能,它透過直覺。它是產生感情的地方,是記憶的倉庫。當你的五官停止活動時,就是它的功能最為活躍的時候。也就是說,當客觀心理終止活動或處於睡眠狀態時,主觀心理的智慧就彰顯出來。
意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潛意識,是與表意識相對應的,潛意識與表意識共同構成人的精神世界。弗洛伊德所說的潛意識,就是指狹義的潛意識。
假如潛意識來控制我們的行為,會比用意識的力量來得大。當潛意識與意識存在相反的想法時,潛意識通常會戰勝。例如:我們意識想戒菸,但看到香菸又不自覺地拿起來抽了一根,這就是潛意識中還想要吸菸的反應。
很多人想要有自信、人際關係好、增加收入、增強行動力,想了很久,卻終達不到理想中的結果,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潛意識中的根源信念沒有被改變。假如根源沒有改變,任何想法就只停留在意識層面,發揮不出力量。
如果我們能將積極正面的思考輸入潛意識,讓潛意識來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變成習慣之後,我們自然輕鬆達成結果。這就是開發潛意識的重要性。
開發潛意識最重要的關鍵是——重複,也就是將我們想輸入的信念或行為習慣,重複不斷地透過我們的感官輸入大腦,一旦某一資訊輸入潛意識後,它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如馬雲對自己信念的執著與自信。
請思考,廣告有效嗎?我們會因為看到廣告講得很棒就立刻去買那項產品嗎?通常不會!但廠商為什麼要打廣告?
這裡又舉個例子,你一看到某飲料的廣告,不會立刻去買,但經常看到電視播放、報紙也刊登,廣播也播出,街上看板到處都是,招牌滿街都是,你在走路、開車、坐車、翻書、看報紙、看電視,玩手機,一直不斷看到某飲料的影象,聽到聲音,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這個產品輸入你的潛意識後,有一天,你就會走進商店直接要一瓶某飲料,而不考慮其它飲料,這就是廣告的效果。我們以這樣的例子來思考潛意識在生活中發揮的效用,實在是無所不在。
如果潛意識層面有些問題要解決,您最好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