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旅居地球80年
-
2 # 一般般的煙火
一位哲學家說過:人是萬物的尺度。也就是說人是評判一切的標準,我和他的偶數關係裡,我是評判他的一切標準,他是評判我的一切標準,顯然缺少參照物。中國有句老話,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奇數關係裡,️了“師”的存在,也找到了事情在“合理”範圍的一個參照,如此,當他人即地獄的念頭閃出的時候,多了一個矯正,甚好。
-
3 # 大樂說
有他必有我,有我即為惡。有他就有了小我,分別了你我他無量萬法。宇宙是“一”,辯證統一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隨緣現空現有,不住有不住空不住中,但無所不住。舍小我得大我,大我就是無我無不我。有他,與宇宙真實不符,所以稱為地獄。其實,明白他是誰,是無他無不他,當下地獄即天堂,地獄天堂一念之間。
-
4 # 聽雨
這句話出自薩特一部戲劇裡面的一句話
想要明白這句話,還得聯絡他的哲學體系
他本身深受尼采的影響,主張沒有絕對價值,人是自我價值的創造者。
他的哲學的基本命題就是
存在先於本質
存在就是虛無
人是自由的
先從命題“存在先於虛無”開始。
笛卡爾說過,我思顧我在,這個“我”只是個邏輯主語,並非事實主體,顧這句話就只是“思顧我在”的意思。而薩特在看了海德格爾的書後同意海德格爾說的有一種前反思的知覺,就是我們往常都能體驗到的一種忘我的境界,如沉浸在美好的風景中,這個時候卻恰恰是“我思顧我不在”。所以他發現“自我”並非意識的所有者,它只是意識的物件,並不存在於意識之中,而是外在於意識的。意識總是對某物都意識,就像手電筒一樣需要照到某物。那麼純粹意識是什麼呢?他發現他怎麼也找不到這個純粹意識,所以得出純粹意識就是虛無,就是空,意識本身什麼也不是,但總要成為某物,總是需要被填充。而意識是人的特定的規定性,那麼人的存在就是虛無,就是空,沒有任何固定的本質,這就是存在先於本質。
因為先有虛空的存在,被意識填重後才成為本質,而這個過程是永恆的,生生不息的,直到人死去。因此,人總是“在成為某種人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存在才獲得了本質。
薩特還區分了,物之存在之自在的存在,特點就是固定的,不變的,是其所是。而人之存在之自為的存在,特點,永遠是變化的,不穩定的,永遠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
薩特看到由於人的意識,使得人永遠處於搖擺之中,只要他活著他就得不到堅如磐石一般的堅定性。人存在的極端不穩定性和偶然性事命中註定的。他感慨“人是徒勞的激情”。
於是,人面對著虛無,沒有他自己時,世界對於他是一片虛無。有他時,他自己的基底卻是空虛的自己。所以他仍然是空虛的感覺。不過人類特有的尊嚴也在這裡誕生了,薩特自豪的說:正是這種虛無才是行動意志的基礎,於是,“自由”的概念被提了出來。
假如存在確實先於本質,那麼,就無法用一個定型的現成的人性來說明人的行動,換言之,人不是被決定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薩特所說的自由並非一種任意的自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自由,而更是一種消極的自由,一種必須選擇的自由,你不得不選擇,人不可能掩飾自己的自由,可能自欺,但永遠也擺脫不了自由。所以存在先於本質,也可以作“自由先於本質”。
自由就是必須選擇,不能不選擇的自由。人唯一的不自由就是不能選擇不自由,而不選擇實際上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了不選擇。
二戰後的軍事法庭對殘害了許多猶太人的納粹阿道夫.艾希曼進行審判,其反駁到,他只是遵從軍令,服從上級的安排,他是軍人,這是他的天職,他是不自由的。
薩特反駁到,你是自由的,這一切都是藉口,你可以選擇反叛,當逃兵,自殺。你總是可以選擇不做什麼。
所以人們也說,薩特的哲學史一種行動到哲學,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創造自己,選擇自己成為自己希望的人,而且要為自己負責,因為你沒有藉口,你總是可以不這樣,所以你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全部責任。
薩特的哲學是絕望的哲學,又是希望的哲學。人的存在就是不斷成為的過程,你總可以改變你自己,展望未來。但它又是絕望的,他沿襲了尼采的超人哲學,說沒有絕對價值,一切只是角度問題,一切的傳統價值,權威價值都不可靠,你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絕對標準,你必須自己去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而這就像米蘭昆德拉說的,自由就是人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我們在來看他的那句“他人即地獄”。
他認為人和人的關係就是為他的存在
是一個爭奪主體性的關係,人總是喜歡把對方物件化,物化,反過來構成自己的主體性。所以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不斷的鬥爭和對抗。
他還認為經典意義上的愛情就是一個騙局。
愛情充滿鬥爭,最後不是施虐,就是受虐。不是感到恥辱,就是感到內疚。
-
5 # 大話豬公子
首先我們要理解地獄,地獄就是人人死後靈魂受苦的地方,這樣的地方讓我們想到的首先就是:
1,恐怖。毫無疑問,地獄是恐怖的,岩漿、鬼怪。。。那他人即地獄,為什麼他人也會恐怖?或許可以理解為人言可畏,即他人的流言蜚語讓人感到恐怖。古語有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九月霜”不正是這個意思嗎?人言可以殺人,那留下了“人言可畏”四字便香消玉隕的阮玲玉,不正是死於這把無形的刀下嗎?所以他人即地獄!
2,痛苦。人的大部分痛苦都來自於追求過多和盲目的攀比。雖然這句話當中並未提及“他人”,但是細想一下這背後的主體,不是他人是誰?追求多是什麼,人有我有,攀比則是人有我優,所以歸根到底還是他人帶來的痛苦!所以他人即地獄!
以上兩點只是個人理解,還是多從心裡角度去看的,也希望大家不要總是被他人左右,生活在別人帶來的痛苦當中,多發現身邊的美好!
那薩特說這句話究竟什麼意思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大家有什麼理解嗎?
回覆列表
假如我在生活中得出的結論是“他人即地獄”,那麼請相信,我從地獄中走來。
這人活得也太悲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