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巴拉和他的朋友們

    首先我們得明確什麼是血糖低?

    人體正常血糖是空腹血糖3.89―6.11mmol/l,低於2.8mmol/l為低血糖,高於7.1mmol/l為高血糖,都需重複一次確認,診斷才能成立。

    一般機體都會透過糖、脂肪、氨基酸代謝協調調節血糖水平,使之保持恆定,也是肝、肌脂肪組織等代謝協調的結果。

    低血糖常見原因及後果:

    1.胰性(胰島β細胞(主要作用分泌胰島素降血糖)功能亢進、胰島α細胞(主要作用分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功能低下);

    3.內分泌異常(垂體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眾所周知,我們機體最重要的兩個保護機制就是應激反應和應急反應,有利於機體保持覺醒和警 覺狀態,增強抗疲勞作用, 迅速做出逃避或應戰反應,承擔巨大體力和腦力勞動。

    應激反應指機體突然受到強烈有害刺激(如創傷、手術、失血、感染、中毒、缺氧、飢餓等)時,透過下丘腦 -腺垂體 -腎上腺皮質系統引起血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迅速升高,糖皮質激素大量分泌,血糖升高、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等自我防禦反應。應急反應則是透過交感 -腎上腺髓質系統引發的。如果低血糖導致內分泌異常,這兩個防禦反應都不能及時發揮作用,人體就會弱不禁風。

    4.腫瘤(胃癌等);一般腫瘤病人都會特別消瘦,這是因為腫瘤細胞消耗能量更大,把我們正常細胞的能量都搶奪走了。

    5.飢餓或不能進食。低血糖容易導致昏迷。

    如果發現低血糖,請及時去醫院檢查,以便更早發現原因。

    我是巴拉,唯願各位都能身體健康,無疾無憂。

  • 2 # 妮妮77993

    當然會。我們的腦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幾乎來自葡萄糖。血糖低初期為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行為怪異等,皮質下抑制時出現騷動不安,強直性驚厥,波及延腦時可出現昏迷狀態,如低血糖不能持續性糾正,可發生死亡。臨床中,很少會有自發性低血糖患者,一般見於過量服用降糖藥及胰島素使用的患者。

  • 3 # 清心慢談

    血糖低要看是一時性的, 還是長期性的 ,偶爾的低血糖經過治療對身體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如果是持續的低血糖,甚至演變成低血糖症 對身體各個方面都會有影響。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診斷低血糖。低血糖症是一組多種病因引起的以靜脈血漿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臨床上以交感神經興奮和腦細胞缺氧為主要特點的綜合徵。

    低血糖的症狀分為兩類:

    1、腎上腺素能症狀:包括出汗、心慌、神經質、顫抖、心悸、無力、飢餓感、歸因於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和腎上腺釋放增多、

    2、中樞神經系統的表現包括意識混亂、行為異常(可誤認為醉酒)、視力障礙、木僵、昏迷和癲癇.低血糖昏迷常有體溫降低、引起交感神經症狀和血糖降低速率較引起中樞神經症狀的為快、但低血糖程度輕.無論哪一種型別、血糖水平都有明顯個體差異.

    低血糖時,腦組織首先對低血糖出現反應,表現為頭暈、心悸、出冷汗以及飢餓感等。如果血糖持續下降到低於45毫克%,就可發生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危害:低血糖對人體是有害的,尤其是對老年病人,低血糖的危害更甚於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1、低血糖時,體內的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長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導致反應性交血糖(蘇木傑效應),造成血糖波動,病情加重。

    2、長期反覆嚴重的低血糖發作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引起病人性格變異,精神失常、痴呆等。

    3、低血糖還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統,促發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腦卒中等。

    4、低血糖昏迷過久未被發現可造成死亡。

    、處理:1、早期低血糖僅有出汗、心慌、乏力、飢餓等症狀,神志清醒時,可飲用糖水,或進食含糖較多的餅乾或點心。

    2、如神志已發生改變,應該用50%葡萄糖40-60ml靜脈注射,更嚴重時,可用10%萄萄糖持續靜脈滴注。

    3、胰高血糖素的應用 有條件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內注射

    尿病性低血糖是可以避免發生的,主要防範措施如下:

    (1)熟悉各類降糖藥物的作用強度、持續時間,尤其是胰島素的使用方法。口服降糖藥中,尤其格列苯脲(優降糖)引起低血糖機會較多,應注意預防。

    ( 2)血糖控制不理想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漸增加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用量,切勿急於求成,在短時間內大量增加藥物劑量。血糖控制良好,特別是已完全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低值時,應酌情減少藥物劑量。

    (3)注意保持飲食量和口服降糖藥、胰島素用量之間的相對固定關係。當飲食量有增減時降血糖藥及胰島素亦應作相應的增減,切忌在飲食減少的情況下藥物劑量任然不變。

    (4)勞動量或活動增加時,可適當增加飲食量,也可酌情減少胰島素或降糖藥的用量。

    (5)經常監測血糖並記錄,當工作、生活條件變化或有感染、應激、飲食變動時,更應密切監測血糖,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6)容易在後半夜及清晨出現低血糖的患者,在睡前可多吃些吸收緩慢的含蛋白質和纖維稍多的食物。

    (7)隨時攜帶病例卡片(註明患者的姓名、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疾病診斷、用藥情況、主診醫院、主診醫生姓名及電話、聯絡人),以便發生低血糖時,他們可以根據卡片上的資料給予恰當處理和幫助。

    (8)糖尿病患者都要經常隨身攜帶一些水果糖、餅乾,床邊亦應備有,以便隨時糾正低血糖反應。

    9)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要了解並掌握低血糖的一些基本知識,瞭解低血糖的症狀和處理方法,以便遭遇低血糖時能夠及時處理。

    做好預防 ,適當運動身體 ,合理安排膳食,做到及時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避免意外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法的橫到底要不要寫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