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個問題算是老生常談了,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3
回覆列表
  • 1 # 胡先森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也是一個敬畏生命的問題,對於極端事件,不僅僅是個人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獨立的去看待尋短見的人,會很容易把社會造成的影響因素淡化掉。

    身處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和外界都是息息相關,個體的某個活動只是社會影響的一個終端體現。從這一點來理解,尋短見的人,在行為上是想開了,在思維上是沒有想開,這其實是一個較難理解的辯證關係。

    因為思想的糾結,所以選擇尋短見的方式,由思維賦予行為去實施想法,所以前者的想不開是用後者的想得開來解決,結束生命是一種行為,而決定結束生命是一種思維。因為在思想中,沒有去處理好帶來的困擾,所以這是想不開的表現,一了百了這種方式就是為了給想不開而劃上的一個句號,即可以理解為想開了。

  • 2 # 張鐵軍158

    自殺至少有兩種常見的原因:

    第一,罹患精神病(精分症會因為幻覺、奇幻妄想而欣快自殺,抑鬱症常因貧困妄想、自罪妄想而自殺)在幻覺、妄想的作用下自殺。對此,及時發現異常,經由精神科診斷、治療,並做好細緻護理,就可以避免。

    第二,應激性自殺。重壓之下的應急事件、缺乏社會支援,會導致自殺。這一人群自殺都有徵兆:告訴親友、立遺囑、把自己心愛的物品注意送給別人、網路宣言等,有這樣的苗頭,就應當給予保護和充分關照。

    認為“宣揚自殺”的人不會自殺,是錯誤的,也是危險的。有過自殺未遂經歷的人依然有自殺的風險。

  • 3 # 明儀居士

    任何短見,橫死,重病而亡都不是正常死亡。人將終老,無病而去。睡覺了永遠也不醒了,才是正常死亡。不正常死亡的都是靈魂被妖魔鬼怪綁架了,或者分解了。有的人在尋短見的時候被人救了,透過思想教育改注意了不死了,就是正氣正能正靈戰勝了妖魔鬼怪。不存在什麼想開想不開。怨恨苦煩惱,妖魔鬼怪找,百病之根源。勸君切記牢。

  • 4 # 老胡-本翔

    呵呵,這個問題很有趣!

    人的生命,就如草莾一般,榮生枯死都由自然機率而定。

    既然選擇了來生,就應該抱著積極樂觀的姿態面對今生。生命嘛,畢竟可貴,自己沒有理由不去珍惜。尚且螻蟻還貪生怕死,何況人乎?

    對於題主的問題,真是個有趣的問題。一些人選擇輕生來結束生命,是否是一種解脫這不得而知?誰又能真正說得明白啊?要說啊,只有死去的人才懂得其意義!活著的人有天大的理由只算是憑空捏造,因為他們沒有死過根本就不知道人死後到底是種什麼感受。如果真有上帝的話這世界就不會出現弱肉強食的局面競爭!

    死,只算是自欺欺人的解脫,沒有了人情世故,沒有道德底線要求,沒有為生活的一日三餐而愁眉苦臉的盤根錯節的謀劃與刻意,沒有友愛和敵對立場的勾心鬥角而又不得不淨身相處的生活環境……用結束生命為希望去享受另一番世界的生活節奏,或許,只有鬼才知道那是一個什麼樣風氣的氛圍圈子?

    所以,選擇輕生的人,一定是遇到困難和壓力難以跨越才不得而為之的選項,他們沒有繼續生活的勇氣與信念,在克己復禮面前無能為力,只能用輕生來結束那些紛爭所帶來的煩惱。真的,他們選擇了這種方式,不需要任何理由,也未考慮另一個世界魅力四射的磁性效應,他們都是絕望下的終極作為(死了一了百了)。

  • 5 # 慕三子

    尋短見的人,到底是想開了還是沒想開?

    尋短見 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殺”,用一種極端方式自我結束生命。

    »人為什麼要自殺呢?主要有幾種情形:

    ①壓力、逼迫走投無路

    ②悲觀、抑鬱生無可戀

    ④身纏重病、負累家庭棄治輕生

    俗話講:“好死不如賴活著”,畢竟生命是一趟單次的旅程。自殺的人是想開了還是想不開?答案是:想不開。自殺的行為起於“念頭”,念頭就是思想、思維,自殺者思維、思想進入了一個“盲洞”,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這種思維煎烤著心靈,最終心靈之火熄滅,心如死灰沒有了求生的本能。“想不開”是“尋短見”者的心理共性。不能說是英勇只是一種逃避、迴避、對生命的淡漠。

    每每看到、聽到一條鮮活的生命自隕。心底久久不能平靜,酸甜苦辣百味人生,何不放下執著與偏執面對困境。人生有一帆風順,也可能坎坷負行,放下包袱開啟心境,想開點一切隨風,珍愛上天、父母賜予我們的生命。

  • 6 # 執業心理諮詢師易幽

    你所說的尋短見學術名詞應該是自殺吧。

    因為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我就用心理學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也不會用別的)。

    自殺人際理論認為,只有特定的人群會實施自殺。不僅如此,那些會實施自殺的個體,必須具備自殺意願。該理論認為,個體滿足兩種情況時會有自殺意願:

    他們覺得自己是他人的累贅;

    同時他們堅信自己不屬於家庭、朋友群體或其他重要社會團體。

    自殺意願包括兩個基本內容:覺知累贅和歸屬失敗。自殺人際理論的因素著眼於哪些人“想要”自殺這一類問題。覺知累贅“是一種包含低自尊的而且更為嚴重的自我觀念。這種觀念認為,個體的缺點或缺陷不僅讓自己苦惱,更糟的是,這讓他的存在成為家庭、朋友以及社會的負擔。這將衍生出至關重要的心理計算,認為"比起我的生命,我的死亡對家人、朋友、社會才有價值‘”。

    歸屬失敗“大體上與孤獨、社會疏離是同義的”。當人們同時具備這兩種感受,他們可能會開始有死亡的意願。

    理論模型中的另一個因素,具備自殺能力,著眼於哪些人能夠實施自殺。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有些可怕,但是強調很多人具有自殺想法而極少人嘗試自殺是非常重要的。人際理論認為,並非所有人都能夠一直忍受自傷帶來的恐懼和痛苦。忍受不了之後,可能就會以自殺的方式來得到解脫,也就是你所說的尋短見。

  • 7 # 張玉娟

    那肯定是沒有想開。就是他仍然無法面對自己的處境。自殺其實是一種逃避的行為。我們只有在無法面對困境的時候或者無法面對自己的時候也有可能是無法面對他人的時候,才會有這種逃避行為。一定要及時的幫助他。透過語言來開解他,然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幫助他。說話一定要注意,不要再加重他的壓力。適當的幫他挑一些他那些挑不起來的擔子。 告訴他人生還有很多美景,很多種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學過素描但是想考想考美院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