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壞蜀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佔三分之二,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三分之一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佔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佔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佔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河南省尤其慘重,僅僅兩次災難就導致400萬人死亡,1938年的“花園口決堤事件”,死難的89萬人中有32萬在河南,1942年大旱引發的饑荒又導致300多萬人死亡)。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國之手);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這個主觀性比較強,看所在國怎麼劃定相關原因的範圍了,中國和蘇聯等國後來都大幅調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數,正因如此二戰死亡人數便有了5000萬到7000萬的變化)。比如中國現在所列的傷亡數為3500萬,其中死亡佔1800萬,而在這死亡的1800萬人中屬於前兩類死因的人數大概佔20%,蘇聯前兩類的死亡人數則要佔到死亡總數的一半以上,中國死亡的1800萬人中還包括了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發饑荒而死亡的300多萬人以及其他非淪陷區各種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為戰爭導致救援無力災情擴大,把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而抗戰勝利後不久中國所公佈的死亡人數為800多萬,統計標準有所變化。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以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為例:蘇軍損失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為681.7萬(陣亡佔76%,因傷致死佔16%,因病、事故等死亡佔8%),被俘或失蹤為445.6萬,傷病累計為1832萬人次(受傷佔82.9%,因病減員佔16.6%,凍傷佔0.5%)。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佔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佔的比例一般都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如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 2 # 山東精神小夥

    統計傷亡人數,並不是特別準確,因為戰爭死亡人數太多了,軍隊編制的非常多,而且甚至一個團一個營的單位全軍覆沒,許多人員無法辨認統計,每一場戰爭的結束,首先要去整頓軍隊,統計人數。輕點死亡人數,不排除有漏掉的,所以只是一個大概統計,當然相差不會太大,因為軍隊的編制肯定都會有記錄,少了多少人也能知道。

  • 3 # 藍色天空我們

    對於各國傷亡人口的統計,主要在於各個國家機構的統計。

    由於時代技術的發展,各國在戰前大多處於工業時代中後期,國民基礎體系已經完善,對於戶籍人口的記錄控制達到很高的地步,因而在獲取戰爭錢人口資料很實際。

    而到了戰爭結束後雖然各個國家對於人口在進行普查得到了資料,但是並不能果斷的加減法,而存在一些客觀原因。

    1.戰爭帶來的人口遷移,戰爭帶來的大量的人模遷移,相當一部分人戰爭後因各種原因無法回到祖國。

    2.對於士兵戰鬥傷亡的認定,各國在對於戰鬥死亡人士的確認不盡相同,而有些傷病,因戰鬥失敗而無法統計的潰兵等等情況也存在問題。

    因而對於二戰後各個國家傷亡人口的確定,一般都已軍部戰鬥人員傷亡記錄與結合當地民政部門戰後實際確認的人員為基準,上下進行浮動。

  • 4 # 啊普流浪日記

    各國的傷亡統計模式都有一個大致相同的框架,按人身受害程度,分為死亡、傷病、被俘和失蹤三大類。按受害性質,又分為戰鬥損失,非戰鬥損失兩大類。 日本的傷亡統計史證明,統計方式本身是跟著戰場環境而變化的。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後,日軍都有相當細緻而且科學系統的傷亡和衛勤統計資料存世。到了二戰後期,由於很多部隊都是超過90%的死亡,其分類統計幾乎無法進行。簡單說,只要是沒有活著回來復員的軍人和未能遣返且下落不明的海外日本人,要麼基於某種情報認定為死亡,要麼是到一定期限後宣佈為“戰時死亡”。這種以死亡者為中心的調查方式也算是簡單實用。但其中有多少人是戰死的,有多少人是病死的就無法全部搞清了。某些日本左翼歷史學者(比如藤原彰,他曾是日本中級指揮官)認為多數日軍都是在彈盡援絕或者後勤匱乏的惡劣環境下病餓而死的,也就是說200多萬死者中,超過100多萬都是非戰鬥死亡。雖然也拿出了一些部隊的具體數字,但全面情況如何還是難以認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評價《溫暖的弦》中張鈞甯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