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祖先源自中原,在廣東方言和客系語中,發音為“哈嘎”,意思是客人,即從外地來的人。在廣東,客家人主要分佈在東江流域和興梅地區,在宋末以前,寧化是客家人南遷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為軸心,向中國南方逐漸擴充套件並形成一個獨特的民系——客家系。
由於客家人來嶺南時間較長,受土著風俗影響較深,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同時也形成了客家菜系獨有的風味。
客家人勞動量很大,口味濃重,喜好鹹食,其食材主料的特點是肉類多而水產少,口味突出鹹、肥、香,講求酥軟香濃,造型古樸,以砂鍋菜見長,其代表性的風味佳餚有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等,這些菜餚既保留了古代中原的烹調法,又帶有嶺南地區的地方特色。
鹽焗雞是客家地區傳統名菜。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活禽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捆,放入鹽包中,以便儲存、攜帶。到搬遷地後,這些儲存、攜帶的原料可以緩解當地原料的匱乏,又可滋補身體。
相傳梅州長樂有一商人遊走於嶺南各地經營日雜生意,由於其人緣好,在他回鄉時,當地朋友送給了他一隻肥雞,此雞為當地特產,名曰“三黃嫩雞”。由於路途奔波,活雞不易攜帶,商人決定露宿一晚。在飢腸轆轆之中,商人想到了這隻雞,便拿出來與隨從烤著吃,沒想到被鹽燜封后的雞肉一經燒烤,味道不同尋常。長樂商人心細,留了幾塊帶回給妻兒品嚐,恰巧他的妻子是個廚娘,按照鹽焗的方法造出了風味獨特的鹽焗雞。
鹽焗雞一定要選10個月大的雞作主料,鹽焗之前必須先醃雞,在洗淨光雞去除內臟吊幹水分後,要用精鹽塗擦內膛,並放入薑片、蔥條、八角、米酒,外表塗抹生抽上色,包裹雞的砂紙最好塗上豬油,為的是讓雞在焗的過程中增香。把粗海鹽猛火加熱至滾燙,扒開鹽的中間,把包裹好的雞放入,用熱鹽加蓋,加上鍋蓋,離開火燜焗,要夠鹽把雞全覆蓋,要夠時間,起碼焗半小時以上。經此製作,味道入了骨頭,並有一種獨特的香味。
梅菜扣肉是廣東客家地區惠州的傳統名菜,與鹽焗雞、釀豆腐同稱為惠州三件寶。北宋年間,蘇東坡居廣東惠州,派出兩名大廚遠道赴杭州西湖學習杭幫菜,並把杭州的扣肉作為學習重點。惠陽地區的梅菜最負盛名,赴杭學藝歸來的師傅在蘇東坡的指導下,製作出梅菜扣肉。
傳統的梅菜扣肉用的梅菜是選用惠州橫瀝土橋的梅菜心,這種梅菜有幹、韌、香三種特點。在扣的過程中,梅菜心是鋪放在五花肉的上方,而今天梅菜的質地下降,葉比心多,但製作工藝基本沒變,那就是把燒好的五花肉拿出來,肉皮朝下整齊地碼在碗裡,倒入原湯,上籠蒸透,走菜時濾出原湯,把肉反轉扣在盤中,原湯回鍋勾芡調稠,最後將湯汁淋上。
這時的梅菜扣肉,色澤金黃,清甜爽口,肉肥而不膩,菜軟而含油,五花肉裡滲入梅菜的清香,而梅菜又得肉香,十分誘人。
客家釀豆腐是嶺南飲食文化融會中原飲食文化的集中體現。大年三十,北方各方各戶都要包餃子,被稱為過年的“國食”。原籍中原的客家人南徙以後這一習慣自然不能改變,但因為嶺南土地不宜種植小麥,主食是稻米,缺少麵粉,北方的麵粉也難以運至嶺南,要保持這一習俗就很困難。不要說平常了,就是過年處於深山腹地的客家人,要吃一頓餃子也非易事。
後來有人想出一個妙法,他們因地制宜,以豆腐做麵皮,把豆腐切成長方形對角形兩塊,用筷子在豆腐中間挖個小洞,再把肉餡嵌入洞中,做成“釀豆腐”,然後再蒸熟,用這種吃法代替吃餃子。
正宗的客家釀豆腐用的是鹽滷豆腐,古老年代的豆腐,不但可以吃到豆蛋白的香,釀料中的味道也能滲入到豆腐裡邊,就是因為用鹽滷。20世紀40年代以後,豆腐的凝結基本拋棄鹽滷而改成石膏粉凝結,石膏粉會使豆腐稍為軟滑,但其他佐料的鮮味很難滲入,當年江太史的“太史豆腐”能夠成為名菜,是把豆腐去皮,用鹽水浸過,然後加入濃火腿湯慢慢煨煮,入口味鮮而嫩滑。
客家地區的龍川縣的傳統做法與江太史十分相似,他們把豆腐釀好以後,盛在有蔬菜墊底的瓦罐裡,加入以數只雞熬成的雞湯,據說起碼要七八隻雞,然後蓋上蓋慢熬,待雞湯融入豆腐才揭蓋上臺。
現在正宗的釀豆腐仍然是鹽滷豆腐,雖然口感稍比石膏豆腐粗,但豆香味十足,盛在雞湯瓦煲內燜熟後,豆香雞香渾然一體,外層堅實金黃,內裡嫩如凝脂,開蓋後香氣四溢,入口滿齒留香。
客家人祖先源自中原,在廣東方言和客系語中,發音為“哈嘎”,意思是客人,即從外地來的人。在廣東,客家人主要分佈在東江流域和興梅地區,在宋末以前,寧化是客家人南遷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為軸心,向中國南方逐漸擴充套件並形成一個獨特的民系——客家系。
由於客家人來嶺南時間較長,受土著風俗影響較深,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同時也形成了客家菜系獨有的風味。
客家人勞動量很大,口味濃重,喜好鹹食,其食材主料的特點是肉類多而水產少,口味突出鹹、肥、香,講求酥軟香濃,造型古樸,以砂鍋菜見長,其代表性的風味佳餚有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等,這些菜餚既保留了古代中原的烹調法,又帶有嶺南地區的地方特色。
鹽焗雞是客家地區傳統名菜。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活禽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捆,放入鹽包中,以便儲存、攜帶。到搬遷地後,這些儲存、攜帶的原料可以緩解當地原料的匱乏,又可滋補身體。
相傳梅州長樂有一商人遊走於嶺南各地經營日雜生意,由於其人緣好,在他回鄉時,當地朋友送給了他一隻肥雞,此雞為當地特產,名曰“三黃嫩雞”。由於路途奔波,活雞不易攜帶,商人決定露宿一晚。在飢腸轆轆之中,商人想到了這隻雞,便拿出來與隨從烤著吃,沒想到被鹽燜封后的雞肉一經燒烤,味道不同尋常。長樂商人心細,留了幾塊帶回給妻兒品嚐,恰巧他的妻子是個廚娘,按照鹽焗的方法造出了風味獨特的鹽焗雞。
鹽焗雞一定要選10個月大的雞作主料,鹽焗之前必須先醃雞,在洗淨光雞去除內臟吊幹水分後,要用精鹽塗擦內膛,並放入薑片、蔥條、八角、米酒,外表塗抹生抽上色,包裹雞的砂紙最好塗上豬油,為的是讓雞在焗的過程中增香。把粗海鹽猛火加熱至滾燙,扒開鹽的中間,把包裹好的雞放入,用熱鹽加蓋,加上鍋蓋,離開火燜焗,要夠鹽把雞全覆蓋,要夠時間,起碼焗半小時以上。經此製作,味道入了骨頭,並有一種獨特的香味。
梅菜扣肉是廣東客家地區惠州的傳統名菜,與鹽焗雞、釀豆腐同稱為惠州三件寶。北宋年間,蘇東坡居廣東惠州,派出兩名大廚遠道赴杭州西湖學習杭幫菜,並把杭州的扣肉作為學習重點。惠陽地區的梅菜最負盛名,赴杭學藝歸來的師傅在蘇東坡的指導下,製作出梅菜扣肉。
傳統的梅菜扣肉用的梅菜是選用惠州橫瀝土橋的梅菜心,這種梅菜有幹、韌、香三種特點。在扣的過程中,梅菜心是鋪放在五花肉的上方,而今天梅菜的質地下降,葉比心多,但製作工藝基本沒變,那就是把燒好的五花肉拿出來,肉皮朝下整齊地碼在碗裡,倒入原湯,上籠蒸透,走菜時濾出原湯,把肉反轉扣在盤中,原湯回鍋勾芡調稠,最後將湯汁淋上。
這時的梅菜扣肉,色澤金黃,清甜爽口,肉肥而不膩,菜軟而含油,五花肉裡滲入梅菜的清香,而梅菜又得肉香,十分誘人。
客家釀豆腐是嶺南飲食文化融會中原飲食文化的集中體現。大年三十,北方各方各戶都要包餃子,被稱為過年的“國食”。原籍中原的客家人南徙以後這一習慣自然不能改變,但因為嶺南土地不宜種植小麥,主食是稻米,缺少麵粉,北方的麵粉也難以運至嶺南,要保持這一習俗就很困難。不要說平常了,就是過年處於深山腹地的客家人,要吃一頓餃子也非易事。
後來有人想出一個妙法,他們因地制宜,以豆腐做麵皮,把豆腐切成長方形對角形兩塊,用筷子在豆腐中間挖個小洞,再把肉餡嵌入洞中,做成“釀豆腐”,然後再蒸熟,用這種吃法代替吃餃子。
正宗的客家釀豆腐用的是鹽滷豆腐,古老年代的豆腐,不但可以吃到豆蛋白的香,釀料中的味道也能滲入到豆腐裡邊,就是因為用鹽滷。20世紀40年代以後,豆腐的凝結基本拋棄鹽滷而改成石膏粉凝結,石膏粉會使豆腐稍為軟滑,但其他佐料的鮮味很難滲入,當年江太史的“太史豆腐”能夠成為名菜,是把豆腐去皮,用鹽水浸過,然後加入濃火腿湯慢慢煨煮,入口味鮮而嫩滑。
客家地區的龍川縣的傳統做法與江太史十分相似,他們把豆腐釀好以後,盛在有蔬菜墊底的瓦罐裡,加入以數只雞熬成的雞湯,據說起碼要七八隻雞,然後蓋上蓋慢熬,待雞湯融入豆腐才揭蓋上臺。
現在正宗的釀豆腐仍然是鹽滷豆腐,雖然口感稍比石膏豆腐粗,但豆香味十足,盛在雞湯瓦煲內燜熟後,豆香雞香渾然一體,外層堅實金黃,內裡嫩如凝脂,開蓋後香氣四溢,入口滿齒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