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2842031176
-
2 # 小咖哩黃不辣ss
美學的範疇很多,美,醜,荒誕,崇高,空靈……
表現主義美學家克羅齊曾對藝術有過六個界定。首先,藝術不是功利活動,作為直覺的藝術活動,對事物採取純觀照的態度,功利是趨利避害。第二,藝術不是物理事實,第三,藝術不是邏輯概念,第四,藝術不可分類,第五,藝術不是道德活動。他肯定了藝術家的健康審美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用道德標準去衡量藝術。
可能很多在我們平常覺得不是美不是藝術的東西,也確實存在著藝術價值。
海德格爾說過,真正的藝術不以塑造美的形象為最終目的,它是存在者之無蔽存在的揭示和自由展開的真理。
從你的反應,‘恐怖,瘮人’,就可以知道,這個鞭子作為藝術的價值。美學家博克認為崇高美就來自於恐懼,恐怖。當生命受危險時產生恐懼,當意識到這一危險不緊迫,於是產生快感,即崇高感(一是,人類脊骨製作的鞭子雖然讓你感覺到對生命造成威脅,但事實上你是處於安全的狀態,不足以引起危險,自己彷彿征服了偉大的事物,從而產生了勝利感,二是由於驚懼對於你的心裡構造進行練習,起到了淨化作用,而產生快感)
崇高由恐懼的痛感轉化,用康德的話,鞭子這個物件的形式不合人的主觀合目的性,感性無法表現,涉及理性觀念,因此激發了崇高,使心靈拋開感性,去體會更高的合目的性。
-
3 # Hello字先生
我覺得應該是剝離開來。
來看一下現代藝術的發展歷程。整個現代藝術史的發展歷程,可以說就是一部藝術家的叛逆和革新的歷史。現代藝術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現代藝術的產生,是從1860年代的印象派的叛逆開始的。作者認為,在整個藝術史中,印象派畫家是最激進、最反叛、最能突破障礙和開創新紀元的一群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時代背景。在19世紀的法國,學院派把守著藝術殿堂的大門,官僚又保守。他們制定藝術的規則,決定繪畫的內容和風格,同時評判藝術家作品的好壞和經濟價值。當時,被學院認可的畫可以在藝術展上展出,收藏家和藝術經紀人也爭相購買,藝術家因此就能建立起自己的事業。相反,不被學院認可的畫則無法在藝術沙龍上展出,藝術家也因此斷送了自己的藝術生涯。
當時對繪畫、學院派有一套固有的標準,這套標準從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延續下來。“學院期望藝術家們以神話、宗教形象、歷史或者古典風俗習慣為基礎,用一種把主題理想化的風格來創作他們的作品。”這樣的畫作我們在博物館能看到很多,比如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創作的宗教題材的宮廷壁畫。學院派判斷一件藝術品是好是壞的標準基本上是:色彩是不是精細調和的,主題是不是經典的,線條、技法、人物塑造是不是符合當時理想化的表現,等等。
可以說,這套標準已經沿襲了幾百年。到了19世紀,年輕畫家對這些陳規感到厭倦,他們希望打破這套規則,他們想走出畫室,到大自然中去,捕捉他們周圍真實的現代的世界,這是一個叛逆、大膽的舉動。傳統藝術描繪的主題,是以宗教或者神話故事、歷史典故為主的,很少有表現普通人的主題,但是印象派畫家,他們更多的把真實的“人”作為畫作的題材,更多的展現“人性”而不是傳統藝術更青睞的“神性”,這是現代藝術一項偉大革新。
所以說,藝術性與道德沒有必然的關係。
-
4 # 一頭老騾
我認為美學的顯著特徵應該是不摻雜任何功利性的,或者實用主義的東西,這也恰恰是美學藝術價值的體現,更確切的說,它應該是對人類文明特徵的一種最恰當的反映。
我們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這句話如何解讀?可以這樣理解,人們認為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所以任何生活中的事物皆可作為藝術之源,當然也包括人性或者所謂道德方面的東西。
藝術之所以高於生活,必定是生活不足以支撐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所以,藝術應該是形而上的。
再談談道德,我們對道德的理解可能過於膚淺,認為道德即倫理,即所謂正確的行為規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們對道德二字的理解常常帶走時代特徵,而時代是變化的,所以我們的這種膚淺的理解,其色彩性較為強烈,對人而言,也許並不是一種超脫,反而是一種束縛。
老子《道德經》中所述的道德可以這樣解讀,所謂“道”,可道,而非常道,它並不是尋常意義上的道,而是大道,是揭示宇宙執行根本規律的道。
而“德”的基本含義,是順應這樣的“道”。道德經第25章講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人在自然規律面前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人的行為應該是自然而然的,才是人本應遵從的法則,這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道德。
再回歸主題,藝術是極具獨特性的,它類似於和靈魂之間的溝通,而道德應該屬於哲學思想層面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們再結合上面所談到的關於藝術和道德的解讀,這兩者之間好像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
我們不能否認,一個缺乏道德的人就一定不能創造藝術,事實上,很多囚禁在監獄之中的罪犯,也具備成為作家或者畫家的潛質。
同樣也有很多循規蹈矩的藝術工作者,他們可以是時代的道德模範,但卻一生平庸無奇,並無大作。
如果把藝術比作一隻飛翔的鷹,那麼為它穿金戴銀,只能是束縛,它還能自由飛翔嗎?
所以我認為,藝術就是非常純粹的東西,任何的參雜必定會讓藝術品黯然失色,失去價值。
回覆列表
美,最主要的就是要講究:真、善、美。真就是真實,需要原本的反應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東西。文學的真實就是在於真實的表達自己內心的世界思想情懷和真實的表現出生活現實的一些東西。任何一篇成功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都得遵照這種原則比較講究真。 表達真的途徑時,它就有很多手法:複製、再現等。繪畫藝術也是一樣的。
我個人覺得:藝術的道德性,是藝術作為產品流通在社會上所具有的一種功能性作用。好的一副藝術作品,它不僅僅是給人一種外觀的愉悅身心, 還有一些道德啟迪或規範引導。所謂純粹的藝術作品,如果除了外露的美感外,沒有其他的內在的情感道德表述,是很難能達到一定的高度;很難引起大眾共鳴,這樣的作品就沒有生命力,更難以彰顯出他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