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攻打青州城時,明明路途遙遠,要路過很多地方,為何路過的州城府縣不派兵緝拿呢?(當初清風山的人馬投奔梁山時還是打著官軍旗號行軍,走了五七日才到的。)
9
回覆列表
  • 1 # 蒙塔基鋼蛋1

    水滸中說梁山兵馬所到之處對沿途百姓秋毫無犯,軍紀嚴明,施捨窮人!在加上此時的梁山已是兵強馬壯都敢攻打州府,其他地方只有自保的份哪還敢得罪!還有最重要一點梁山舉著替天行道的大旗所打的州縣都是些貪官汙吏奸詐陷害忠良之人,這樣更是得到老百姓的支援擁護!

  • 2 # 那一曲花瓣雨

    可能是幾個原因:

    第一,宋代的時候是以城作為生活的聚集地,除非梁山敢於明目張膽的穿城而過,否則從城外經過確實不可能那麼及時的知道。

    我們可以看到,梁山人馬即使佔優勢,進城的時候也是喬裝打扮的。而像十字坡孫二孃殺了那麼多人,官府也沒收到舉報,可見官府對於城外的覆蓋面是非常有限的。直到明末,滿清也是採取從城之間穿過,直達京城兵臨城下。

    第二,即使得到情報,未經許可擅自出兵,文官不願意、武將沒權幹。畢竟賊人並沒有攻城,擅自出擊弊大於利。先不說打輸了,即使打贏了,有沒有越界?上面信不信?死傷士兵的撫卹金誰出?會不會以後遭到賊人的報復?都是問題!

    當時的機制是受到攻擊的城向上峰報告,然後由上峰進行安排,如果你擅自出擊,先就犯錯了。大宋對於不聽話的官員,可不管任何時期,幾乎都是殺了再說,岳飛也不能例外!

    第三,當時真心機動性差,從得到資訊到派出追擊,估計是追不上了。假設梁山軍每小時跑五公里,官軍每小時跑兩公里,兩軍相距五十里,請問。。。。。。不追了!

  • 3 # 老牛有話說

    首先是地理原因,當時宋朝都城在河南汴梁,梁山在山東,在都城的東南方向。而當時宋朝最大的安全隱患在北方,為了對付幾大少數民族的入侵,宋朝能征善戰的幾十萬兵力都放在了北方,留下來的就是各城的守城部隊,是一些戰鬥力很弱的雜牌部隊。說白了就是沒有可隨時調動的機動部隊,這就是朝廷極力要招安的原因,也是江南方臘長時間不剿的原因。

    其次就是那些個地方民團,如祝家莊這些的,養些人只為自保,防範土匪留寇,不是正規軍隊,沒有經過正規訓練,根本不懂得行軍打仗。再看梁山,有秦明這樣的普通將領,也有呼延灼這樣的常勝將軍,是那些地方武裝不能比的。稍微有點頭腦的地方民團都不會去主動招惹梁山人馬。

    再則當時的國情是重文輕武,武官地位相當低,說話沒一點分量,你看林沖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才是個屁大點的官。所以一個城池裡面都是文官說了算,文官往往膽小怕事,加上不懂帶兵打仗,再加上兵力本來不多,守城勉強可以,要出去打簡直是自尋死路。最重要的是梁山即沒有懸賞,出門也沒有帶財物,即使勝利了也撈不到一點好處,這就是梁山人馬一路暢通無阻的原因。

  • 4 # 小石頭磊子

    《水滸傳》只是小說不必要當真,宋江在起義之後,佔領了十數郡縣,朝廷招安沒成功,後就派大軍來討伐了,而且沒多久就成功了。宋江最後是被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被俘。

    1. 時間上:宋江起義和方臘起義都是發生在北宋徽宗年間;

    2. 佔領地盤上:宋江起義佔據了少數郡縣,方臘起義佔領一片州郡,規模要比宋江起義大;

    3.結局上:宋江起義最後是被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朝廷用1000多人,宋江被俘失敗,歷時兩年;方臘起義是童貫集結了10萬大軍,最後攻克杭州,韓世忠最後在山谷溶洞裡抓住了方臘。

    所以說,宋江沒有與方臘交過手,而且與方臘一樣屬於北宋徽宗年間的農民起義,最後都是被官軍鎮壓了。

  • 5 # 方貓愛大米

    這是小說家言,不能當真。如果都派兵繳殺完了還怎麼有後來的打田虎、擒方臘……

    再有就是一個府衙能有多少人?梁山好漢都是結夥下山,根本抵擋不住,所以乾脆不管。

  • 6 # 航空世界

    這個問題,可以從《清明上河圖》中尋找答案。看過《清明上河圖》的朋友都會對一點有印象:偌大的汴梁城,城裡人煙輻輳,城門樓子卻空空蕩蕩,沒有一個守城士兵出現。所有的軍人不是在酒店(也就是畫上的“正店”)裡,就是在衙門門口閒坐著,官員最大的存在感,則表現在一文一武兩個官員的隨從在橋上爭搶道路堵住行人。

    水滸誕生比《清明上河圖》晚了很多,但其中官府、軍隊的無能和《清明上河圖》時代並也沒有什麼分別。王倫幾個本領低微的傢伙在梁山可以“剝下人皮蒙戰鼓,截斷頭髮做韁繩”,官府卻“不敢正眼覷他”(阮小七語);孫二孃的人肉包子鋪就在山東去孟州大路上,“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公然可以作為歌謠傳頌,官府也不來過問;錦毛虎燕順吃人心醒酒,催命判官李力一樣開黑店賣人肉,近在咫尺的蔡九知府關注的卻是宋江寫的所謂“反詩”。

    與對土匪強盜的無能相對比,水滸中的官府對平民百姓卻極度兇惡,公然踐踏法律。今日很多人抨擊梁山好漢缺乏“法治”精神,然而水滸世界中的法律,本身就被官府所踐踏。比如少華山的跳澗虎陳達帶兵攻打史進的村莊,官府並不來救援;史進活捉陳達,收服少華山三位好漢,與其書信禮物往來,並沒有真正作惡,而官府只憑借李吉一封信就來抓捕史進。理由是“結交少華山匪徒”,但可笑的是官府並不敢直接去少華山剿匪。盧俊義被梁山好漢實際上是綁架上山,官府不來救援,但盧俊義回到大名府卻只憑借李固的無限就被官府抓起來打入死囚牢。武松拿到了何九叔、鄆哥兒的口供和亡兄中毒後的骨骼作為證據,去陽穀縣告西門慶,縣官不僅不允許立案,而且明知道武大已經火化還要“屍、傷、病、物、蹤”才能立案。把好漢們逼上梁山的,正是董超薛霸高俅高廉張都監張團練陽穀縣令等一干執法者。當梁山好漢聚成反抗的大軍後,官府不敢阻攔就顯得很自然了。

    此外,之前提到過,“水滸”的作者是個南方人,而且是個長期生活於江浙地區,對北方地理文化了解甚少的南方人。所以史進從華陰縣去延安,居然要先到渭州(宋代渭州在今日青海);魯達從延安逃亡卻去了更為熱鬧的山西五臺地區;宋江從鄆城發配去江西九江,要路過廣東揭陽;戴宗去薊州(今天津薊縣)卻先到山東沂水縣;梁山好漢可以大軍越過東京汴梁直接攻打華山腳下的華州……但徵方臘宋江的進軍路線卻非常清晰,比如水軍一路延長江從鎮江出發,經常州、江陰、常熟、太倉、嘉定,在太湖兵分兩路,其間也有些小的錯誤,但總體上對江浙一帶的地理風俗很熟悉。因為對北方地理不瞭解,所以在寫梁山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時就只能模糊處理,“行走三五日”之類一筆帶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陶瓷拉胚利用材料的什麼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