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口中公教育offcn

    首席教師應該算在教師中級別是非常高的了,一般比較少人可以達到這個級別的。它是屬於教師中的高等職稱級別,相對普通教師來說是對個人教學榮譽的一種肯定,也會在一些教師職稱評定和一些福利待遇中起到一定的優勢作用。

    評選標準大致如下: 

    1、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模範履行教師職責,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較高的專業技能,在本專業的教育教學中能力較強者。

    3、在教育、教學、科研等方面成績顯著:

    ⑴積極參加學校、省市區組織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

    ⑵在教研組中起帶頭、引領和示範輻射作用。

    ⑶有能力承擔校本課程。

    ⑷承擔過校級以上公開課。  

    ⑸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在教育科研中勇於創新,認真撰寫教學反思和科研論文,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在市級及以上報刊雜誌發表過教育科研成果(論文) 或教育科研成果(論文) 獲市級及以上獎勵。

    ⑹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有自己的教育和教學特點。在教育教學中能夠充分體現課改的新理念,教育教學成績在中心校領先。 

    根據上述的要求條件來看,它不能像評職稱一樣一哄而起的,是需要有一定的教育年限和較好的教育基礎的,達不到條件的是沒法申請的。

  • 2 # 三味聊教育

    “首席教師”是教育部為中西部鄉村地區造就一批基礎教育領軍人才而啟動實施的一項崗位計劃,2019年在安徽、河南、陝西、甘肅等四省先行試點。

    我們先看看該《通知》對“首席教師”崗位設立有關的主要內容,然後與“教師職稱"評聘進行比較分析。

    綜合來看,“三味"認為:“首席教師”的評定與“教師職稱”評定相比較,存在很大區別,應該不會造成象“職稱評聘”那樣的“哄湧”場面。

    分析如下:

    一、“首席教師”的“崗位條件”苛刻,難以形成“哄湧"場面。

    1. 政治素質過硬。2. 師德師風高尚。3. 育人成績顯著。4. 教研能力較強。5. 組織能力較強。6. 獲得過市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優秀教師、教學名師、教書育人楷模及特級教師等的優先。 

    7. 副高階職稱以上,50週歲(含)以下,不含鄉、鎮中心校正職校領導。

    從“首席教師”的評定標準(或崗位條件)看,1—6項,與職稱評審條件所要求的“政治思想品德”、“業務能力"、“教學業績”等條件相近。

    但第7項,要求是比較苛刻的:副高職稱以上,50歲以下,附合這項條件的,基本上僅為學校小範圍內的40—50歲的為數較少的“中青年”優秀或骨幹教師。也就是說競爭者一般不是太多。因此,也就難以形成“哄湧"場面。

    另外,其中還不包括正職校領導,這點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評定過程中常被一線教師“吐槽”的不公平現象。

    二、崗位設定上指標比例低,有學科側重,且任期有限制,因而對教師的吸引力遠不如職稱。

    以鄉鎮為單位,專任教師在100人以下的,中學和小學各設1個“首席教師”崗位;100—200人的各設2個;200人以上的,最高可設3個。而且側重於語文、數學和英語三科。

    特別是實行每3年一聘。對一箇中青年教師而言,能續聘連任的難度較大,一旦沒續聘上,心理上會有負面壓力。

    因此,相對於“終身制"的教師職稱而言,“首席教師"對廣大一線教師的吸引度或渴求度不會太大。

    三、遴選程式更簡單、透明,可大大減少評選過程中的不公平,從而避免“爭搶"現象。

    1、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制定選拔聘用實施方案,組織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具體實施,面向縣域內中小學教師公開選聘,確定人選名單,並進行公示。2、公示無異議後,填寫《中西部中小學首席教師崗位資訊彙總表》,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備案。

    從遴選程式看,“首席教師"的評審方案直接由教育行政部門制訂並實施,制度上比職稱評審更專業更內行,也就更切合一線教師的實際。

    特別是在評定過程嚴格實行“公示”制度,可有效保障評定的民主性、公正性、透明性,防止以權謀私。

    四、其他事項

    1、待遇問題:重在精神榮譽認可。

    納入縣級中小學骨幹教師培養規劃,將其作為各級名師的重點培養物件。有條件的地區可為首席崗位教師提供一定津貼,或參照特級教師待遇給予補助。

    “首席教師”重在對教師精神榮譽上的認可,當然,“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給予一定津貼。現在老師們也無法預估它與職稱工資會有多大差別。

    2、考核辦法: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崗位職責考核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考核辦法,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實施。年度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任合同,停止聘期。任期期滿考核合格,可以參加下一輪競聘。

    3、激勵辦法:申報正高可優先考慮。

    對於入選首席教師崗位的教師,在各級評優評先時予以傾斜,在各級名師及教育系統先進個人、特級教師等評選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副高階教師在申報正高階職稱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貢獻特別突出者,經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評審認定,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可破格晉升正高階職稱。

    但目前一線教師的多數實情是:評上副高已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至於對正高職稱有奢望者更是寥寥無幾。

    綜上所述,透過以上對"首席教師"的評定條件分析,與教師職稱評定相比,“首席教師"的評定,指標上更有限,待遇上吸引力不足,因此,應該不會造成評職稱那樣的“一哄而起"的場面。

  • 3 # 天天快樂24076

    教育產業化。中小學老師要成為學者型、研究型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現在又搞什麼首席教師。等等。看起來是高大上,實際上與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沒有區別。要成為所謂的首席教師必須有大量時間去做所謂的研究,寫或抄襲所謂的論文,做所謂的毫無實際意義的課題,還有時間寫教案、看作業、上課、輔導學生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眾新桑塔納epc燈亮發動機抖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