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熱知識
-
2 # 妖鬼雜談錄
說的是鄭俠的《流民圖》麼?不過鄭俠可不是什麼城門官而是光州司法參軍。
鄭俠上流民圖打碎宋神宗的幻想,才是王安石下臺的最後助力王安石的新法目的是富民富國,然而實際執行中卻成為與民爭利。加上王安石越是聽到別人不同意見,越是堅定變法的決心,終於把北宋朝堂撕裂成兩部分。保守黨攻擊變法導致的百姓困苦,新黨堅定執行。
兩派互相攻擊給變法帶來諸多壓力,而這股壓力最後的稻草就是《流民圖》
熙寧六年,光州蝗害不斷,天無滴雨,路盡餓殍,饑民流離失所。在執行新法中,比如青苗法,有些官員為了政績強行農民借貸,隨意提高利息,有些官員甚至將常平倉等錢糧貸出忽視賑災,導致災荒爆發時,無力賑災。
鄭俠因此畫《流民圖》附在奏疏裡上奏,當然奏疏中也理所當然提到廢除新法,這毫無疑問遭到拒絕。不得已鄭俠越級上報,假稱軍情緊急,直接送到銀臺司,宋神宗才看到這幅殘酷的圖畫。
奏摺裡,鄭俠這樣寫道:“……如果陛下聽臣一言,開倉賑災,將苛克百姓的無道政令一概免除。十日之內不下雨,臣願承欺君之罪,乞斬於宣德門外。”
他把天災歸結到執政身上,對於現代人來看這毫無根據,但是在天人感應的封建皇權社會,天災異象都可歸根到執政者身上。
這對銳意進取的宋神宗來說,打擊是巨大的。
雖然廟號中有個“神”,但趙頊不是昏君,他面臨的北宋已經搖搖欲墜死氣沉沉,冗官冗軍問題已經讓朝廷喘不過來,再加上與遼夏的歲幣,農民因為徭役造反,北宋朝廷已經難以為繼。
此時只有改革一條路可走,所以當王安石帶給他一個不增加百姓負擔還可以讓國庫富裕的方案時,他是滿懷希望的,他希望王安石能輔佐他消滅西夏甚至收復燕雲十六州,實現他的宏圖大業。
在阿越的《新宋》中對趙頊有極為深刻的描述。
然而《流民圖》打碎了趙頊所有的幻想,把最殘酷的一面赤裸裸擺在他的面前,告訴他之前的想象都是虛幻的。
所以當面臨現實時,趙頊動搖了,他不知道自己全力支援的新法究竟是對還是錯,再加上舊黨趁機攻訐,所以趙頊只能罷免了王安石。
-
3 # 夢彤99
熙寧七年(1074 年)時,老天爺竟然開眼,給了鄭俠一次機會,讓他可以暢所欲言。
原來,這一年,中原地區爆發了一場嚴重的旱災,整整十個月,滴雨未下。皇帝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三番五次祭天求雨,卻毫無成果。
在這種背景下,保守派抓住機遇,大肆製造輿論,玩命攻擊王安石等人,說老天爺之所以不下雨,是因為新法弊端太多、老百姓怨氣太重、上天這才乾旱示警,等等。
對於保守派的反對言辭,王安石依舊用他那套“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理念來對付。他認為區區天災,不足為懼,忍忍就過去了。但是,皇帝不能不管這個爛攤子,萬一百姓揭竿而起了,他就成“趙氏企業”最後一個掌門人了。
鄭俠知道王安石聽不進逆耳忠言,於是畫成《流民圖》,寫成《論新法進流民國疏》,請求朝廷廢除新法。奏章送到閣門,不被接納,於是謊稱秘密緊急邊報,直送銀臺司,呈給宋神宗。宋神宗讀後長吁短嘆、夜不能寐。第二天,下令開封府發免行錢等18 條措施。為了化解各個階層的矛盾,宋神宗還下令,允許天下官員議論新法,所有人都可以直接上疏,呈給皇帝。
恰巧,三天後大雨,“遠近霑洽”。輔政大臣入內祝賀,宋神宗把鄭俠所進《流民國》及奏章拿了出來,說了一個字:“念!”隨後,宣旨太監大聲宣讀了起來。
鄭俠的奏章很通俗,鄭俠告訴皇帝:
臣現在的職位,就是一個看城門的。今天跟陛下說的,就是城門的稅收問題。按照王安石頒佈的“市貿法”規定,只要老百姓出入城門,無論是幹什麼的,都要交稅。這個稅收對於富戶而言,堪稱九牛一毛,但是在尋常的老百姓眼中,就有點多了。何況,下層辦公人員亂改規則,層層設檻、處處盤剝,老百姓被這些官員剝削得已經快活不下去了。以青苗法為例,百姓為了償還青苗法的貸款,賣房賣地、家破人亡。現在,京城內湧入了無數逃難的百姓,還有很多百姓正準備來。這些災民生活貧困,只能以吃草皮為生,食不果腹,身上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在這份奏章的結尾處,鄭俠義無反顧地寫道:“天下之所以大旱,是新法喪失人性所致,只要將王安石罷免,不出十日,上天必會降雨。如果不下雨,臣甘願一死!”
百官譁然,都拜了兩次以謝罪。
王安石無話可說,只能摘下自己的官帽,對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大聲說道:“微臣無能,請辭相位。”
就這樣,熙寧七年(1074 年)四月,在學生鄭俠的彈劾下,王安石罷相,第一次下崗。
這一年,王安石54 歲。
-
4 # 蔓莓愛素描
一、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二、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三、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 ,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四、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
5 # 歷史的小學生
感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此圖即是一個叫鄭俠的小吏所上的《流民圖》。鄭俠在宋神宗時期擔任安上門監一職,也就是為皇帝看大門的。鄭俠在奏摺中說,他所描繪的《流民圖》,都是他每天在城門前親眼所見,而且百姓之慘狀要遠遠超過圖中所繪。當時的都城開封,是北宋的經濟中心。開封的百姓都如此貧苦,那都城之外的州縣恐怕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宋神宗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他支援推行的王安石變法本意是為了富民強國, 不想卻適得其反,面對如此慘境,宋神宗開始對王安石變法發生了動搖。
實際上,鄭俠的《流民圖》只是起到了王安石罷相的推動作用,並非決定性作用。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兩宮皇太后及司馬光、範鎮、韓琦、韓維、等元老舊臣。
先說說兩宮皇太后。兩宮皇太后指的是太皇太后曹氏(仁宗後)和皇太后高氏(神宗生母)。她們主要反對的是市易法和免行法,原因是這兩個新法都觸及了她們家族的利益。除了這兩宮皇太后,宋神宗的皇后向氏也是頑固的保守派,對新法不遺餘力的攻擊。恰巧鄭俠的《流民圖》送到宋神宗御前,又時逢春旱,太皇太后曹氏和皇太后高氏在宋神宗面前痛哭流涕,攻擊“王安石變亂天下”。改革派主將之一的曾布,看到宋神宗在後宮的影響下,對新法產生了動搖,於是聯合另一個改革派主將、聯合創立市易法的魏繼宗,攻擊推行免行法的市易司。天災、人怨、改革派內部的倒戈,使得宋神宗對新法徹底產生了懷疑。王安石見皇帝已無心改革,只得上疏辭相。
再說說韓琦、範鎮、韓維這些元老舊臣。他們主要反對的是青苗法。韓琦當時任判大名府,他在轄區內不僅拒不推行青苗法,還自書萬言狀,說百姓都反對。宋神宗疑惑不定,王安石聽說後非常生氣,他向宋神宗說道:“臣論此事(指青苗法)已及十數萬言,然陛下尚不能無疑。如此事尚為異論所惑,則天下事何可為?”王安石認為,關於青苗法的益處已經向皇帝解釋了數遍,而宋神宗面對外界的反對聲,再次產生動搖,使得新法無法有效貫徹下去。如此一來,反反覆覆,新法必然難以推行。王安石一怒之下,就稱病在家,拒不上朝。司馬光抓住機會,在代擬詔書的時侯,以宋神宗的口吻對王安石進行了一番痛斥,把王安石說的一無是處。王安石看到詔書後,立即向皇帝上疏解釋。宋神宗在收到王安石的奏疏後,方才知道司馬光在裡面搗了鬼。後來,宋神宗在認識到王安石的論斷是正確的後,還親自給王安石寫通道歉,承認自己“誠為眾論所惑”。青苗法才得以順利推行。韓維是王安石的摯友,宋神宗還是郡王時的舊臣。王安石能受到宋神宗的重用,很大程度上都是韓維的推薦。然而,韓維對新法也是非常的反對。當時春旱,久不下雨,宋神宗很煩惱,就問韓維該怎麼辦。韓維答道,廢除新法。巧合的是,廢除新法的詔書剛下,天就下起了大雨。這場大雨也就成為壓倒王安石的致命稻草。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四月,王安石罷相出任江寧知府,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進入低潮。
回覆列表
王安石是北宋也是歷史上著名的變法家,他在宋神宗熙寧二年至元豐八年開展了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變法運動史稱“王安石變法”。
但是由於變法只是一場地主階級內部針對北宋統治危機的制度改良,沒有觸及社會根本問題。再加上變法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而且政策執行方面特別是青苗法給百姓造成了傷害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同時還有觸及了既得利益者保守派的利益。因此在多方面的原因下失敗了。也就有了題主所說的一副畫成為了王安石“下課”的推手事件。
據史料記載,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的春天,大旱一直不下雨。如此“天變”也就成為了守舊勢力攻擊王安石的藉口,於是安上門監(看大門的一個官職)鄭俠給宋神宗獻了一副《流民圖》看著畫中百姓流離失所,神宗夜不能寐認為是人事不修導致的“天變”再加上後來司馬光的上書,進一步宋神宗對變法的動搖。在同年四月,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親高太后也向神宗哭訴“王安石亂天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宋神宗對變法產生了懷疑,於是罷免了王安石宰相職務。
綜上所述,那幅畫就那樣成為了王安石“下課”的推手。也宣告了王安石變法的失敗,但是王安石的變法失敗的原因值得我們後世之人吸取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