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和枳原本就是兩個根本不同的物種,在生物學特徵中,橘與枳同屬芸香科,雖枝、葉、果實形態相似,但枳比橘耐寒,可逾淮河而生。而橘喜溫,逾淮河過了1月0℃等溫線就會被冬天的霜雪凍死。所以,不是橘到淮北變成了枳,而是淮北只有枳而無橘。
我們中學地理有一道這樣的測試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造成這種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A、作物品種不同,B、地形的差異,C、耕作制度不同,D、氣候條件不同。”出題者給出的正確答案是D,即氣候條件不同。根據我們教科書的解釋,出題者的目的在測試學生對中國氣候、季風等考點的理解。因為中國冬季南北溫差較大,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佈。所以,教科書認為“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其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氣候條件不同。但是,我們如果從生物學角度進行分析,這個命題就是一個悖論,而正確的答案應該是A,即作物品種不同。因為橘和枳原本就是兩個根本不同的物種,在生物學特徵中,橘與枳同屬芸香科,雖枝、葉、果實形態相似,但枳比橘耐寒,可逾淮河而生。而橘喜溫,逾淮河過了1月0℃等溫線就會被冬天的霜雪凍死。所以,不是橘到淮北變成了枳,而是淮北只有枳而無橘。儘管現代園藝用枳作砧木,嫁接而得的橘可北移一定的緯度,但淮北的橘只能說是橘和枳的一種共生物。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始作俑者是春秋時齊景公的宰相晏嬰,他是齊國有名的政治家,工於計謀,強於辭令。據史料記載,他相齊期間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故顯名於諸侯。據說有一次齊景公派他出使楚國,楚王想羞辱他,於是和臣子們商量為他布了一個局。楚王待晏嬰赴楚後,熱情地接待了他,併為他特設酒宴,親自陪他吃喝。而當楚王與晏嬰正在暢飲的時候,兩個楚國役吏押著一個犯人走進楚宮,楚王問役吏綁著的是什麼人?役吏說是齊華人。楚王又問那人犯了什麼罪?役吏回答說那人犯了盜竊罪。於是楚王回頭對晏嬰說:“晏先生,你們齊華人真是做賊的高手,竟然從齊國偷到我們楚國來了。”晏嬰聽了這話,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說:“我曾聽人說橘子樹生長在淮南就能結出又大又甜的橘子,但是移栽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酸的枳子。這兩種植物的枝葉一樣,但果實的味道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是水土環境不同的緣故。這個人在齊國的時候從不做賊,但是來到楚國就變壞偷東西,這難道不是楚國的環境容易讓人為盜嗎?”晏嬰這一番話,說得楚王無言以對,本來打算君臣合謀羞辱晏嬰,沒想到反受其辱。這就是“橘化為枳”的成語典故,故事中巧言善辯的齊相晏嬰,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而為中國古人所欽羨,甚至就連司馬遷為其作傳時還說:“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為什麼“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樣一個明顯的悖論在我們中國會訛傳千古呢?為什麼我們今天的教科書裡還會有這樣的謬誤呢?如果今天我們仍然要求學生選擇“D、氣候條件不同”來作答,那麼我們豈不可推出“人站在樹下則為人,居於樹上則為猴”的謬論?因為人和猴都是靈長類的近親動物,其體型特徵也像橘與枳一樣有許多相似之處,而且進化論一直認為人是由猴子變的。然而,如果我們就這樣橘枳不分,人猴不辨,我們又怎能求得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真理呢?
我們要傳承傳統,但是我們更要相信科學。我們要堅持真理,但是我們還要審視每一個真理背後的證明材料。我們寧願相信一個拙訥的哲學家為了求證真理講過的醜話,我們也不要相信那些自以為是的政治家為了粉飾真理所作的詭辯。那麼,面對“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樣的試題,我們就不會選擇“D、氣候條件不同”這樣的答案了。
橘和枳原本就是兩個根本不同的物種,在生物學特徵中,橘與枳同屬芸香科,雖枝、葉、果實形態相似,但枳比橘耐寒,可逾淮河而生。而橘喜溫,逾淮河過了1月0℃等溫線就會被冬天的霜雪凍死。所以,不是橘到淮北變成了枳,而是淮北只有枳而無橘。
我們中學地理有一道這樣的測試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造成這種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A、作物品種不同,B、地形的差異,C、耕作制度不同,D、氣候條件不同。”出題者給出的正確答案是D,即氣候條件不同。根據我們教科書的解釋,出題者的目的在測試學生對中國氣候、季風等考點的理解。因為中國冬季南北溫差較大,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佈。所以,教科書認為“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其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氣候條件不同。但是,我們如果從生物學角度進行分析,這個命題就是一個悖論,而正確的答案應該是A,即作物品種不同。因為橘和枳原本就是兩個根本不同的物種,在生物學特徵中,橘與枳同屬芸香科,雖枝、葉、果實形態相似,但枳比橘耐寒,可逾淮河而生。而橘喜溫,逾淮河過了1月0℃等溫線就會被冬天的霜雪凍死。所以,不是橘到淮北變成了枳,而是淮北只有枳而無橘。儘管現代園藝用枳作砧木,嫁接而得的橘可北移一定的緯度,但淮北的橘只能說是橘和枳的一種共生物。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始作俑者是春秋時齊景公的宰相晏嬰,他是齊國有名的政治家,工於計謀,強於辭令。據史料記載,他相齊期間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故顯名於諸侯。據說有一次齊景公派他出使楚國,楚王想羞辱他,於是和臣子們商量為他布了一個局。楚王待晏嬰赴楚後,熱情地接待了他,併為他特設酒宴,親自陪他吃喝。而當楚王與晏嬰正在暢飲的時候,兩個楚國役吏押著一個犯人走進楚宮,楚王問役吏綁著的是什麼人?役吏說是齊華人。楚王又問那人犯了什麼罪?役吏回答說那人犯了盜竊罪。於是楚王回頭對晏嬰說:“晏先生,你們齊華人真是做賊的高手,竟然從齊國偷到我們楚國來了。”晏嬰聽了這話,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說:“我曾聽人說橘子樹生長在淮南就能結出又大又甜的橘子,但是移栽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酸的枳子。這兩種植物的枝葉一樣,但果實的味道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是水土環境不同的緣故。這個人在齊國的時候從不做賊,但是來到楚國就變壞偷東西,這難道不是楚國的環境容易讓人為盜嗎?”晏嬰這一番話,說得楚王無言以對,本來打算君臣合謀羞辱晏嬰,沒想到反受其辱。這就是“橘化為枳”的成語典故,故事中巧言善辯的齊相晏嬰,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而為中國古人所欽羨,甚至就連司馬遷為其作傳時還說:“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為什麼“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樣一個明顯的悖論在我們中國會訛傳千古呢?為什麼我們今天的教科書裡還會有這樣的謬誤呢?如果今天我們仍然要求學生選擇“D、氣候條件不同”來作答,那麼我們豈不可推出“人站在樹下則為人,居於樹上則為猴”的謬論?因為人和猴都是靈長類的近親動物,其體型特徵也像橘與枳一樣有許多相似之處,而且進化論一直認為人是由猴子變的。然而,如果我們就這樣橘枳不分,人猴不辨,我們又怎能求得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真理呢?
我們要傳承傳統,但是我們更要相信科學。我們要堅持真理,但是我們還要審視每一個真理背後的證明材料。我們寧願相信一個拙訥的哲學家為了求證真理講過的醜話,我們也不要相信那些自以為是的政治家為了粉飾真理所作的詭辯。那麼,面對“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樣的試題,我們就不會選擇“D、氣候條件不同”這樣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