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地區名。指江蘇裡運河以西、淮河、洪澤湖以東地區。清靳輔《治河方略》卷2下河形勢:“淮以南、揚以北,周圍千百里澤國也。運河貫其中,東西二堤夾之。西堤以西為上河,澤之所鍾,舊有汜洸、白馬、甓社、邵伯等十七湖。東堤以東為下河,澤之所鍾,舊有射陽、廣洋、喜雀、淥洋、淤溪等三十六湖。”
②漢時稱黃河在富平縣(今寧夏吳忠市西南)境內一段為上河。《後漢書·安帝紀》:元初四年(117),“任尚及騎都尉馬賢與先零羌戰於富平上河,大破之”。《水經·河水注》:河水“又北徑上河城東,世稱之漢城。薛瓚曰:上河在西河富平縣,即此也。馮參為上河典農都尉所治也”。
(1)古地區名。指江蘇省裡運河以西、淮(河)、湖(洪澤湖)以東地區。靳輔《治河方略》卷二《下河形勢》:“淮以南、揚以北,周圍千百里澤國也。運河貫其中,東西二堤夾之。西堤以西為上河,澤之所鍾,舊有汜洸、白馬、甓社、邵伯等十七湖。東堤以東為下河,澤之所鍾,舊有射陽、廣洋、喜雀、淥洋、淤溪等三十六湖。”參見“下河”。(2)古水名。(1)漢時稱黃河在富平縣(今寧夏吳忠市西南)境內一段為上河。《水經注·河水》:河水“又北徑上河城東,世謂之漢城。薛瓚曰:上河在西河富平縣,即此也。馮參為上河典農都尉所治也”。《後漢書·安帝紀》:元初四年(117年),“任尚及騎都尉馬賢與先零羌戰於富平上河,大破之”。(2)指今江蘇省北部通揚運河。《兩淮鹽法志》卷九《河渠》:“自揚州灣頭分支入閘,東經泰州,歷如皋,抵通州,為上河
①地區名。指江蘇裡運河以西、淮河、洪澤湖以東地區。清靳輔《治河方略》卷2下河形勢:“淮以南、揚以北,周圍千百里澤國也。運河貫其中,東西二堤夾之。西堤以西為上河,澤之所鍾,舊有汜洸、白馬、甓社、邵伯等十七湖。東堤以東為下河,澤之所鍾,舊有射陽、廣洋、喜雀、淥洋、淤溪等三十六湖。”
②漢時稱黃河在富平縣(今寧夏吳忠市西南)境內一段為上河。《後漢書·安帝紀》:元初四年(117),“任尚及騎都尉馬賢與先零羌戰於富平上河,大破之”。《水經·河水注》:河水“又北徑上河城東,世稱之漢城。薛瓚曰:上河在西河富平縣,即此也。馮參為上河典農都尉所治也”。
(1)古地區名。指江蘇省裡運河以西、淮(河)、湖(洪澤湖)以東地區。靳輔《治河方略》卷二《下河形勢》:“淮以南、揚以北,周圍千百里澤國也。運河貫其中,東西二堤夾之。西堤以西為上河,澤之所鍾,舊有汜洸、白馬、甓社、邵伯等十七湖。東堤以東為下河,澤之所鍾,舊有射陽、廣洋、喜雀、淥洋、淤溪等三十六湖。”參見“下河”。(2)古水名。(1)漢時稱黃河在富平縣(今寧夏吳忠市西南)境內一段為上河。《水經注·河水》:河水“又北徑上河城東,世謂之漢城。薛瓚曰:上河在西河富平縣,即此也。馮參為上河典農都尉所治也”。《後漢書·安帝紀》:元初四年(117年),“任尚及騎都尉馬賢與先零羌戰於富平上河,大破之”。(2)指今江蘇省北部通揚運河。《兩淮鹽法志》卷九《河渠》:“自揚州灣頭分支入閘,東經泰州,歷如皋,抵通州,為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