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官方歷史
-
2 # 超級牛牛33635517
歷代封建統治者,都是打著推行或者恢復孔教的名義,鎮壓對外反侵略、對內反封建的農民運動,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也是如此。原因是孔孟之道(孔教)是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佔統治地位的指導思想。
-
3 # 閒茶品歷史
不敢說是假託,只能說是他的輿論手段。這樣做是為了爭取廣大民眾的支援,壯大自己的力量,同時削弱太平天國的民眾基礎,儒家知識分子多數站到曾國藩一邊,太平天國文治遠不及對手,太平天國在這方面是處於下風的。
-
4 # 老幾頭
壯大湘軍聲勢,將太平天國軍隊至於道德的下風。
封建孔教深入百姓心中,可以得到百姓支援。
曾國藩本身就是封建孔教的堅實護道者,這麼做本身就是在踐行自身的思想。
為自己手握重兵尋找一個官方的理由,在滿清統治者眼中,是無法容忍一個漢族手握重兵的。
-
5 # 咱是好人
各位老師回答,無不中標中的。其實,當初曾大人為了“出師有名”,卻是再三斟酌頗費周折。因為太平軍的口號是“除滅清妖”,這不是不容易反駁,而是就沒法反駁。但洪秀全砸孔廟燒孔書,又弄一不倫不類的西洋宗教,硬往已塞之不進的人腦裡塞。得罪了精英階層,弄的天怒人怨。而祭出孔聖,就同時佔領文化和道德兩個制高點。加之曾本人和屬下多為書生,抬出孔子,既順理成章,也出於真情實感。
事實上,剿滅太平軍之後的當年,曾就在曾經的淪陷區恢復了科舉考試。
-
6 # 小鯤論壇
任何一場戰役都是建立在一個藉口上而發動的,洪秀全以“殺清妖,求太平”為由發動了歷史上浩大的農民起義,而曾國藩假託“恢復孔教”之名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也是如此。不得不承認曾國藩假託“恢復孔教”之名的舉措是十分精明的!
洪秀全本是一個讀書人,他參加過很多次清政府統治下的科舉考試,但是中年的他也未曾中舉,甚至在他最後一次落榜後他還大病不起,可見他早已對以儒家思想為主的科舉制度心生仇視。所以在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洪秀全沒少幹推孔子廟的事。太平天國運動的主體也多為大字不識的農民,基本沒有多少知識階層的支援,而這也正好體現了曾國藩假託“恢復孔教”之名鎮壓太平天國的精明之處。
雖然太平天國初期有很多人支援,但是要知道自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定都江寧後,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的所作所為漸漸地也喪失了民心,奢侈無度,淫樂美酒,江寧地區計程車兵和百姓都是看在眼裡,早已心知肚明。而正在此時,曾國藩訓練湘軍,掛起“恢復孔教”的旗幟,怎能不被知識階層擁護呢?換句話說,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贏得了百姓的擁護與支援,也為湘軍的壯大奠定了基礎。
曾國藩本身也是一個知識分子,他是清朝的軍事家、理學家、書法家、文學家,他還創立了晚清散文“湘鄉派”。如何一位大文豪怎能眼看著洪秀全這幫大老粗揭竿起義破壞祖祖輩輩所保留下來的儒學經典文化呢?所以曾國藩假託“恢復孔教”之名鎮壓太平天國算得上是正義的,他是為讀書人而戰,更是為中國文化而戰。
愛生活,愛歷史。祝您一切安好!
敬請關注:小鯤論史
-
7 # 江東汪郎
太平天國是建立在“拜上帝教”的基礎上成立的,而且每到一處拆孔廟、毀道統,挑戰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
正因為如此,曾國藩並不是假託“恢復孔教”之名,而是光明正大的利用孔教,在思想領域對太平天國打了一記重拳,可以說手段非常高明。傳承千年的儒家思想已經成為古代人民的日常行為規範和信仰!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開始被統治者接受、利用,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王朝的正統思想,也是規範人們日常行為的第一準則,融入了人們的血液中。
曾國藩正是舉起了“孔教”這杆旗幟來告訴天下人,天平天國的所為是沒有道義的,是挑戰全民信仰的,以求最大限度的孤立太平天國。晚清的小農經濟此時並沒有被完全摧毀,士紳宗族制度依然是王朝統治的基礎。
中國古代有“皇權不下鄉”的說法,王朝的統治基礎依賴於地方的宗族制度,並賦予士紳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特權,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孔教的基礎上。
但太平天國取消了士紳的特權和社會地位,破壞了千年的宗族制度,這就讓士紳階層在情感上無法接受。
所以曾國藩才有“中國數千年禮儀人倫,詩書典則,掃地蕩盡”的號召,舉起“恢復孔教”的大旗,切入點剛剛好。太平天國之所以敗,我認為一不應該定都南京,二是挑戰了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
在當時的那個時代,如果得不到封建士紳的支援,反而摧毀他們的信仰,走到精英階層的對立面,失敗就已經成為定局。
曾國藩不愧是時代的精英。
他看出了問題的本質,毅然舉起“捍衛孔教”的這面大旗,化解了太平天國的反清檄文,借力打力,為鎮壓太平天國埋下了最堅實的力量。
回覆列表
這是非常高明的一點,曾國藩以“孔教”為名已經是舉著道義的大旗捍衛數千年來的文化體系,顯然已經是在保護全天下人的信仰,不是為了清政府,這樣的檄文想法實在是高!
1.曾國藩以孔孟之道捍衛“道”。
如果太平天國當真取代了大清國,“中國數千年禮儀人倫、詩書典則”,必將“掃地蕩盡”,(這一點天下讀書人也不會答應吧,起來反抗就是捍衛孔孟之道)“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也就是說,太平天國運動如果成功,中國必將“國將不國”孔孟之道盡失,數千年來文化傳統盡失,所以太平天國是不可能成功的。
2.太平天國內部自相矛盾。
我們今天不討論明面上的‘’天京事變‘’“諸王內訌”什麼的,在那個年代不獲得士大夫階級支援,官僚集團支援可能成功嗎,不可能的!太平天國已經走到了精英階級的對立面這是註定失敗的,和全天下知識分子為敵,但是進入天京之後還開科舉有了女舉人之類的,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顯然是剛開始意識形態不足。
曾國藩這樣一來高舉道義大旗就不是為了大清而戰,而是以衛道士自居,為孔孟而戰,為天下所有讀書人而戰,為數千年傳承文化而戰,為黎民百姓“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戰!儘管這篇檄文讓咸豐皇帝和滿貴大員感到很不舒服,但他們也是無可奈何,他們也不敢反對,因為這面旗幟實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