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從娃很小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一直沒有很好的答案,不過最近一件事貌似讓我有了稍微明確的答案。
娃有個朋友,暫且叫小明吧,已經上小學,兩人經常一起玩,那天因為一點小事,小明先是用拳頭打了娃,娃說了他,又是一拳,娃還沒反應過來,還在辯護,誰知道又是一拳,娃急了,哭著拳打腳踢上了。這個時候被大人拉開了。
另外一件事。一個三歲的小朋友騎扭扭車,稱作小強吧,喜歡玩追尾,但是我家娃很不喜歡追尾,我看到一次,當時娃悻悻的說了小強。接著我看手機了,然後就看到這個結果:娃哭著踢小強的爺爺,小強站在爺爺後面。我推測是這樣的:小強又一次追尾,可能比較嚴重,我家娃就上去想動手,被小強爺爺攔下,娃氣不過就有了這個結果。
這兩件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娃面對的都是比他大很多的人,一個是七歲的小明,一個是小強爺爺。他沒有因為對方強大而離開,而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拳打腳踢。
其實面對霸凌,正確的處理姿勢是:語言溝通,求助,跑,對打。萬不得已才對打,不能認慫,不然以後就是被欺負的物件。而對打的前提是足夠的勇氣,是“不知天高地厚”。
想象如何培養有勇氣的孩子呢?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欺壓孩子,如果在家裡被威嚴欺壓慣了,孩子就會習慣性害怕。碰見比自己強勢的人,就自然害怕了。
一點點經歷和感受,供大家參考。
我其實從娃很小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一直沒有很好的答案,不過最近一件事貌似讓我有了稍微明確的答案。
娃有個朋友,暫且叫小明吧,已經上小學,兩人經常一起玩,那天因為一點小事,小明先是用拳頭打了娃,娃說了他,又是一拳,娃還沒反應過來,還在辯護,誰知道又是一拳,娃急了,哭著拳打腳踢上了。這個時候被大人拉開了。
另外一件事。一個三歲的小朋友騎扭扭車,稱作小強吧,喜歡玩追尾,但是我家娃很不喜歡追尾,我看到一次,當時娃悻悻的說了小強。接著我看手機了,然後就看到這個結果:娃哭著踢小強的爺爺,小強站在爺爺後面。我推測是這樣的:小強又一次追尾,可能比較嚴重,我家娃就上去想動手,被小強爺爺攔下,娃氣不過就有了這個結果。
這兩件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娃面對的都是比他大很多的人,一個是七歲的小明,一個是小強爺爺。他沒有因為對方強大而離開,而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拳打腳踢。
其實面對霸凌,正確的處理姿勢是:語言溝通,求助,跑,對打。萬不得已才對打,不能認慫,不然以後就是被欺負的物件。而對打的前提是足夠的勇氣,是“不知天高地厚”。
想象如何培養有勇氣的孩子呢?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欺壓孩子,如果在家裡被威嚴欺壓慣了,孩子就會習慣性害怕。碰見比自己強勢的人,就自然害怕了。
一點點經歷和感受,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