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外語那點事
-
2 # 散木17
我從來不愁不會讀單詞,別管學沒學過,見到詞就會讀。我從十七歲就開始研究單詞的讀音。一開始也是死記硬背,後來發現英語單詞能和漢語拼音一樣,可以拼著讀出來。所以就花很多時間研究每個字母的發音。那時我就總結出120多條拼讀規則。在以後的學習中又不斷完善,最後總結出160多條拼讀規則。也就是自然拼讀法。有了初中時研究自然拼讀法的基礎。我從來沒把記單詞當回事。從不擔心記不住單詞。隨著學生程度的加深,學來越不在乎單詞,後來就不背單詞了,只是把課文聽熟,讀熟,單詞自然就記住了。因為只要我會讀的詞,我就會寫。我只要讀熟就夠了。
-
3 # 簡學英語
不認識的單詞不會讀,很正常,不會讀,就查字典,現在網上的字典APP特別好,像有道詞典,我常用,有讀音,例句,開啟它你需要的你想要的東西都可以找到。
學英語離不開讀的,我們要在開始學英語的時候就要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嚴格“按聽說讀寫譯”的程式來,只有好好的讀,讀好了,我們才能最終告別啞巴英語。
學英語聽讀都非常重要,多聽多讀,磨耳朵,鍛鍊好自己的肌肉,未來一定會受益多多的。
當你的聽說讀的能力很強的時候,也是寫譯能力的極好保障,甚至會讓你的寫譯能力如虎添翼的。
-
4 # 極限英語
不認識的英語單詞,要想會讀有幾種方法:
多媒體資料現在的網路十分發達,在搜尋引擎上搜索不認識的英語單詞,會立刻顯示出語音檔案,收聽之後跟讀即可。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直接,不需要其他的手段,直接聽到讀音模仿即可。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首先,如果沒有網路或者收聽語音不方便的情況下,就無法獲得讀音;其次,這對於學習者的模仿能力要求較高,如果沒有好的模仿能力,可能會讀錯或者甚至讀不出來。
國際音標在遇到一個不認識的生詞時,可以藉助詞典獲得該詞的讀音。在國內的詞典上大多標有國際音標,而我們在學校學習英語的時候,大多由老師教授了國際音標,由於國際音標與讀音是一一對應的關係,這樣我們看到音標就可以讀出來生詞了。但是,國際音標有其自身的限制,由於國際音標是給科研人員使用的專業工具,這就要求學生要另外掌握一套語音符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這麼多的語音符號,實際上有很多學生對國際音標的掌握情況不是很理想;有時候手頭既沒有網路,又沒有詞典,這個時候沒有音標,沒有掌握其他的方式,那麼還是沒有辦法讀出生詞。
自然拼讀採用英語自身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對應的讀音來讀書生詞。由於英語是表音文字,雖然不斷有外來語的加入,但總歸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透過拼寫就能推斷出讀音的原因。自然拼讀法不需要藉助其他的工具即可判斷出一個詞的讀音,但是這種方法對學習者要求較高,學習週期較長,學習者不僅需要掌握單個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讀音,還需要掌握如何確定詞的重音,因為重音是要影響字母發音的;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外來語知識,以及詞根詞綴的知識,透過綜合的判斷來確定一個生詞的讀音。
以上是現階段能夠獲取到英語單詞讀音的方法,本人推薦第三種方式,雖然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未免會感到困難和乏味,但這是英語單詞讀音最本源的方法,也是母語人確定單詞讀音的基本方法。雖然很多人說自然拼讀是給母語人準備的,因為它們在拼寫之前已經知道了詞的讀法,但表示讀音的終歸都是符號,我們只是保留了原來的符號去確定讀音而已,有路何必搭橋呢?
回覆列表
傳統的英語學習方法是遇到一個不會讀的單詞就去查字典,在字典上面會有音標,根據音標就可以拼讀出來,但是這個方法問題是很大的,因為我們華人在學習音標的時候,經常用拼音的發音去替代英語的標準發音,這樣就會造成拼讀出來的單詞的發音是不正確的,有時候是重音不正確,有時候是發音不正確,有時候呢是帶有濃重的中文口音。
你現在學習英語普遍不採用這樣的方式,因為現在已經是多媒體時代,在採用紙質時代所採用的方法必然會比別人更加落後。
在多媒體時代,我們發現英語學習者的發音越來越接近母語者,這是由於採用了多媒體的方式,學習者,可以在一開始就模仿英語的標準發音,這樣就能夠讓自己的發音更加的標準。
那麼還需不需要學習音標呢?
音標建議還是要學,但是要把音標當做發音的輔助工具,而不要依賴於音標,千萬不要在背單詞的過程中跳過,聽標準發音這一步,直接用音標去拼讀,這樣會毀掉你的發音和聽力。
華人的聽力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自己的發音不好。根據英語提分專家廖唯偉的研究報告,人的發音中樞和聽力中樞是在人的大腦中的同一個區域。當你的發音不準確的時候,人的大腦會把你自己的發音當做標準發音。
那麼這種錯誤的標準發音被大腦接受以後,當你聽到了標準發音的時候,和你自己的發音差別很大,那麼你就聽不出來標準發音裡面講的是什麼?或者你反應不過來。
因此想要讓自己的聽說能力得到提升,在最基礎階段就是要求學習者能夠在模仿階段就能讓自己的發音儘量接近母語者。
那麼外華人都是怎麼樣學習英語的呢?為什麼外華人能夠說出更標準的英語?比如說那些來自於德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的那些人。
原因是這些國家的人在我們還是紙質學習時代的時候,他們的經濟條件已經非常的發達,他們的學校要求他們的學生在選擇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必須要到外語的使用國去生活至少一年時間才能夠拿到學分。
因此即使在非多媒體的時代,他們仍然可以接觸到母語者,然後跟母語者用外語交流。這樣的交流方式就直接替代了我們多媒體時代的那些真人發音的軟體工具。
這就是為什麼,華人的英語能力和外華人的英語能力上面還是有差別的,畢竟我們國家和歐洲發達國家在經濟條件上面差別還是很大的,如果中國要求中國的學生學外語,就必須到國外去留學一年,絕大多數的家長,負擔不起這樣的費用。
多媒體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學習英語變得更加的廉價方便,我們不用出國就能夠學習到標準的發音,這是時代的進步,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