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父母薈

    一說起孩子偷錢,可能很多家長談“偷”色變。一直有這句話在警示家長: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情急之下,對孩子少不了一頓責罵甚至暴打,用審視壞人的架勢對孩子進行指責,不分青紅皂白就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

    孩子受到皮肉之苦後,下次會與“偷”絕緣嗎?我想,沒有一個孩子的壞習慣會因為被打而改變。比起打罵,家長及時去了解孩子偷錢背後的動機更為重要。俗話說得好: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孩子每一個壞習慣的背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家長的疏忽,以及孩子內心對愛的呼喚。

    事情出現了,我們該如何解決,並避免再次發生呢?我想,孩子可能還沒有“偷”的概念,我們首先要進行物權意識教育,切不可先上升到道德層面上。不妨從這幾方面著手:

    1.控制自己的情緒,跟孩子保持在同一高度來交流,瞭解孩子需要錢的動機。對小孩子,我們蹲下身來。大孩子,我們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再說。語氣要平和,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有些孩子可能需要買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有些孩子可能要為身邊的人買一份禮物。不管什麼原因,我們都要表示理解,並告訴孩子,下次如果需要錢買這些,完全可以先告訴爸爸媽媽,得到爸爸媽媽的支援,因為錢是爸爸媽媽工作賺來的。

    2.要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這是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的重要內容。事實證明:自由支配零花錢的孩子,內心更坦然,更自信,人際關係更融洽。我兒子的零花錢放在存錢罐裡,鑰匙他自己保管,前些天請爸爸媽媽吃羊肉串。我們邊吃邊感嘆有兒子真好,孩子可有成就感了。當然,我們有時候會擔心孩子大手大腳亂花錢,可以約定每週給一次,如果花錢超額了,就是預支下週的零花錢了。另外,可以幫孩子記賬,共同分析每一筆錢的去向。告訴孩子:必須花的錢一分不能省,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能花。相信孩子,一定能管理好自己的小金庫。

    3.讓孩子知道錢的來源。可以帶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參觀,如果有機會,可以創造一些勞動機會,讓孩子明白,錢是透過努力工作賺來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前幾年,我經常去圖書館做志願者媽媽,與兒子商量後,他願意跟我一起參與,我負責給小朋友講故事,他負責教小朋友做手工。拿到的志願者津貼,我們各分一半。透過付出,他得到物質和精神獎勵,每次活動前都會認真準備。這個暑假,爸爸組織孩子去社群撿塑膠瓶去廢品站賣掉,去地鐵口賣報紙賺取微薄的利潤。孩子為賺到幾塊錢甚至幾毛錢,在烈日下奔波,大汗淋漓地穿梭於人群中,他的內心是充實的,安寧的。

    尹建莉老師說過:沒有人天生是墮落的,只有環境在一直營造小偷,一個人才最終成為小偷。

    是的,事情既然發生了,打罵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何不改善環境呢?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永遠理解並相信孩子,多一些溝通交流,讓親子關係先行,總會找到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

  • 2 # 2019小二談育兒

    孩子總是趁大人不注意偷錢。孩子這一行為極為不好,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所說的就是從小就應該加強孩子的培養與教育,透過從小對孩子抓好培養、教育,慢慢引導、教育孩子往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結合題目所說,孩子總是趁著大人不注意去偷父母的錢。應該怎麼樣去看待孩子這一行為?又怎麼去幫助孩子去掉這一個壞習慣?下面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與觀點。

    一、孩子也是一個消費者。

    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消費者,也有他們的消費行為。孩子雖然還沒有勞動能力還沒有經濟收入,但是孩子的消費行為,不受孩子是否具有勞動能力,是否具有經濟收入影響。既然孩子也是一個消費者,那麼孩子的消費行為也需要支付消費資金。

    二、孩子為什麼會偷錢。

    (一)、既要消費又沒有經濟收入。孩子既然是消費者,又沒有經濟收入。面對自己的消費行為,需要支付消費資金時,如何去獲取消費資金,孩子第一想法肯定是問父母要。當父母不願意給的時候,很容易對父母的錢財打起了歪念,用偷的形式來為自己的消費籌集資金。

    (二)、父母的零錢、錢包隨意亂丟亂放。父母自身對自己的錢財缺乏保管意識,也是導致孩子偷父母的錢拿去消費的一個原因所在。在家裡,父母的錢包往往會出現亂丟亂放的現象,還有父母的零錢也隨意亂丟亂放,無疑是給孩子提供了方便。

    (三)、父母疏忽對孩子的管教。平常時,父母疏忽對孩子的管教也是導致孩子經常偷父母的錢拿去消費的一個原因之一。許多父母或許會這樣子想,自己放在家裡面的零花錢不是很多,孩子在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偷去消費了,雖然沒有經過父母的同意,但是偷錢的數量不是很多,而且又是自己的孩子,往往會對孩子疏於管教。

    (四)、父母經常拒絕孩子。前面說了,孩子也是家中消費者之一。作為孩子沒有經濟收入,但是日常生活中也要消費。需要消費就涉及到經濟開支,孩子往往會向父母要,而孩子經常性的問父母要,許多父母從節約經濟開支,以及孩子經常性的問父母要錢為理由而拒絕孩子,正是這樣子導致了孩子經常偷父母的錢,拿去消費的現象出現。

    三、意見及建議。

    (一)、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錢財。平常時父母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錢財,才是有效杜絕孩子經常偷父母錢財的最有效辦法。如:在家裡父母的零錢及錢包不能隨意亂丟在書桌、客廳、房間、抽屜等孩子最容易拿到的地方。父母懂得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零錢和錢包,從源頭上不能給孩子接觸到,才是有效杜絕孩子偷父母的錢拿去消費的最好辦法。

    (二)、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對於孩子經常偷父母的錢拿去消費這一壞習慣。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批評教育工作,透過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讓孩子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偷錢行為的不可取性、所帶來的危害性,以及懂得改正的重要性。只有讓孩子思想上懂得認識後,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做好改正工作。

    (三)、為孩子的消費提供保障。孩子雖然沒有經濟收入,但也是一個消費者。孩子的消費行為也需要支付消費資金,為了杜絕孩子偷父母的錢拿去消費,作為孩子的父母,必須要為孩子的合情、合理、必需的消費行為提供消費資金方面的保障。只有孩子合情、合理、必需的消費行為得到保障以後,孩子經常偷父母的錢拿去消費的想法就會打消,偷父母錢錢的壞習慣才會得到有效的改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燈光下紅寶石鑑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