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731689747417
-
2 # 使用者1659800814593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本文主旨.因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這種“保民而王”得思想,實際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為自己“盡心於國”,而“民不多加”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透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願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使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據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戰國時國君所有的“統一天下”的宏願,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張,即減輕徭役、發展農林牧漁生產而使民“不飢不寒”,並在此基礎上興辦教育等具體措施和要求,並強調指出,只有透過解決人民經濟生活的問題而取得人民擁戴,才能稱王於天下.
文章中表現出的孟子的思想與主張
首先,孟子是反對諸侯間的無休無止的相互征戰的,一句“王好戰,請以戰喻”充分把這種思想表露了出來.
其次,孟子認為應該讓利於民,讓民眾有得以休養生息的機會,他認為梁惠王自認為的“用心”於民,做的是遠遠不夠的,這與其他國家不知滿足的一味向民征斂只是“百步”與“五十步”的區別.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體的說,就是讓民擁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雞豚狗彘之畜”.
不僅如此,孟子還非常重視教化,提出了“謹庠序”的主張,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飢不寒”.
最後孟子在自己論證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指出面對上層貴族奢靡浪費,黎民飢寒交迫的社會現實,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回覆列表
孟子見梁惠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釋義: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首先說話了:“老人家這麼遠到大梁來,會對我的國家有利嗎?”
梁惠王詢問孟子,他能給魏國帶來什麼利益
而孟子向梁惠王提出:
原文: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矣,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釋義:孟子回答:“大王何必談利?我孟子帶來的只有仁義而已。如果大王以能給魏國帶來利益取人,那麼今天大王問我,我孟子能給魏國帶來什麼利益,明天大夫們也會問我,孟
子能給我的家族帶來什麼利益呢?免不了的,士子百姓也還是會問我,孟子能帶來什麼利益呢?可是我卻知道孟子不應該去滿足各位的利益。”
“高層中層底層,三類人的生活都在爭取利益的獲得,卻不知道這樣做其實是很危險的呀。有一萬乘戰車的國家中,人人逐利,那麼國君必被有千乘戰車的家族所滅。
有一千乘戰車的國家中,人人逐利,那麼國家必然被有一百乘戰車的家族所滅。他麼所擁有的不算少了。然而如果以道義為後卻以利益為先,他們只能是不奪得國君的地位不會滿足。
這樣的國家能不危險嗎?但是我孟子去知道,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也從來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 。因此,大王只需要推行仁義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說利呢?”
這裡孟子提出:推行利益,是毀滅國或家或企業的方法。推行仁義,才是興旺國或家或企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