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努力為明天1
-
2 # 中國紫氣東來
貪慕虛榮!想做一個十全老人,處處粉刷太平!!!政治腐敗,貪官汙吏橫行!!!對外征戰耗費!出來一個和珅就說明一切了
-
3 # 海派筆墨
體制的問題,體制的蔽端導致,很多人都發現了,如阿貴將軍,但乾隆好大喜功,奢侈無道,就沒去推行改革,所以才中落,這是必然,具體哪些政策的弊端我就不說了,12345整理出來難免會有一番爭執不休!
-
4 # 羅西小南多
有盛過嗎?有看過?英史馬戛爾尼覲見乾隆一路上發現老百姓窮的和西方中世紀有的一拼,一艘到處漏水即將下沉破船竟然是盛世,這問題提的太搞笑了吧~
-
5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的提法有問題,乾隆皇帝的中年時期,清朝可還真沒有由盛轉衰。
乾隆二十五歲繼位,六十年後禪位給兒子永琰。對於他的中年——40-60歲來說,也就是大清的乾隆十六年到三十六年這段時間。這段時間裡,就連臭名昭著的權奸和珅和大人,都還沒機會踏上仕途,大清也遑論什麼由盛轉衰了。
而實際上,就算是乾隆老年時期,清朝似乎也沒有太多“由盛轉衰”的跡象。乾隆一生,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也就是說這一年不徵稅了),其中四次都是在他的中老年時期(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嘉慶元年)。要不是錢實在是趁得慌,能捨得免稅?
實際上,從傳統意義上來說,乾隆時代前期,國家不但沒有由盛轉衰,反倒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發展到了頂峰的水平。但是,頂峰之後必定就是低谷。在乾隆本人由壯年進入老年的時候,這個盛世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具體的都不去詳說他了,只說兩個大的方面——
1、從個人方面來說,乾隆的歲數大了,不再是那個目光如炬、世事皆明的皇帝了。這一點在每個長壽而又不願放權的皇帝身上都很普遍,從漢武帝開始,到梁武帝、唐玄宗甚至乾隆的祖父,無不如此。而乾隆作為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也概莫能免。
2、從時代角度來說,乾隆的盛世,實際上是亂世前的最後一次Phantom。這個依賴自然經濟和農業立國的帝國,其盛世儘管從縱向角度來說是偉大的、繁榮的,但是橫向比較起來,和當時世界的另一端的英法美等國比較起來,卻是落後的、饑饉的。
靠天吃飯的自然經濟有其週期性,隨著氣候的變化勢必會消退;而商業立國的英美,卻能長久保持繁榮。最關鍵的是,英美等國透過暴力革命和技術革命,獲得了先進的制度文化和生產力,這是技術故步自封、制度步步縮緊的中華帝國望塵莫及的。
-
6 # 折緣
大清王朝建國於1636年、但真正意義上統一漢地、實現制度的完善,要到康熙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84年統一臺灣。
之後大清的國力就與日俱增,中國封建集權達到了新的高峰,迎來了”康乾盛世“的前半段。
這段盛世大概持續到了乾隆四十五年左右(1780年),就暴露出了封建專制王朝最大的問題,即制度僵化、官員腐敗、土地兼併等統治階級腐化墮落、地主農民階級矛盾尖銳的問題。
這幾乎是每一個大一統王朝都無法繞過去的致命問題。
大明王朝1368年建國到明英宗土木堡之變的1449年,大治的時期維持了81年,
而大清要久一些,如果從1684年算起,到嘉慶元年1796年大規模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時間跨度上是112年。但實際上,大清到了1780年,就已經開始無法解決國內的種種問題了。
乾隆四十五年,發生雲貴總督李侍堯、雲南巡撫孫士毅貪腐案;這個案件爆發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在接下來的四年時間裡,集團性貪腐案頻頻發生。有浙江嘉湖道王燧貪縱營私案、甘肅整個省的冒賑案、烏魯木齊冒銷帑銀案、山東巡撫國泰貪縱營私案、閩浙總督陳輝祖抽換侵盜入官貲財案和江西巡撫郝碩勒派屬員案。
這些大案的主要特點就是集團性、作案涉及官員數十上百人,而且往往持續數年甚至二三十年後才被發現。而且其中最嚴重的現象,就是一省官員集體謊報災情,騙取賑災款項!
除了騙賑災款以外,還有以買賣監生收取利益的方式貪汙、僅甘肅一省五六年監就收了監生1500萬兩銀以上,超過了當時全國丁口銀歲入之半,相當之誇張!
地方如此,卻沒有檢查機構監管,而中央還有和珅這個全國最大的貪官,而我們的和珅和大人開始走上權力之路就是審理乾隆四十五年發生的李侍堯、孫士毅貪腐案,他憑藉此案的功勞升任戶部尚書,而這一案中的髒款大部分都被和大人和他的黨羽私吞了!
和大人一路順分順水,查貪官越查越富,然後官升得也超級快,到1790年的時候,和大人只用了10年的時間,已經是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戶部尚書,幹翻了所有的政敵,成為乾隆的寵臣。
其中和珅對大清最大的貢獻就是著名的”議罪銀“制度,官員犯罪可以透過交納一定銀兩免罪,而這些交的錢收入內務府,供乾隆老爺子花銷。這個制度簡直是貪腐最大的豁免政策,完全是給貪腐最大限度降低了犯罪成本。而且這些犯罪的官員罪名是什麼、有多重,其實都是和珅一言而決,價格也是他定,錢最後也跟乾隆分。
哀,可見自1780年以後,大清的官場,已經貪腐成風了,可能這四個字都無法形容那個時代的官場風氣了。
官員的貪腐,需要從地方士紳和老百姓身上搜刮,而地方士紳被官員剝削逼迫孝敬,又變本加厲地盤剝老百姓,所以導致從乾隆三十七年開始,超過百萬數的饑民、流民無奈背井離鄉跑到川、楚、陝交界處的南山和巴山老林地區謀生,當時的中國,也只有這些山林濃密的地方才沒有官員、沒有惡紳,才能容得下百姓活下去了。
隨後每年都有十幾萬的饑民湧入這一地區,而白蓮教就是在這片土壤上傳教,宣傳社會現實,最終決定在嘉慶元年起義的。
這次起義規模之大,動輒百萬計,清廷花費了9年的時間、消耗了十餘省十餘萬軍隊,陣亡了許多中高階將官才得以平定,從此以後,大清就再也振作不起來了。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和乾隆有很大關係
第一,他好大喜功,什麼十全老人
第二,三下江南講究很大的排場, 貽害無窮啊!
第三,重用和珅,和珅一人身上幾十個頭銜
第四,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