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831944543371

    新文化運動是這樣發展的: 新文化運動是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後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誌》)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舊稱"德先生"與"賽先生")。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由於新文化運動全面反封,將中國所有的古典文化都歸歸於需要"反"的行列,因此新文化運動也是中國古典文化走向沒落的開端。 新文化運動背景和影響   (1) 背景: 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民族矛盾加劇。 ②袁世凱實行專制統治,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為復辟帝制做準備。 ③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得到發展,民主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④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入中國。⑤一些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政治革命的侷限性和思想革命的重要性。   (2) 實質:延續了救亡圖存的主題,是一場資產階級反專制、要求民主科學的思想文化運動。   (3) 影響:①宣揚了民主科學思想,衝擊了封建君主專制、等級思想和綱要禮教,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是一場影響巨大的民主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③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④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爆發。⑤一些新文化倡導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存在著非理性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方紅sk500拖拉機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