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525年以前,西方通用的歷法是A.U.C.(anno urbis conditae =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city of Rome),就是從羅馬城奠基那年起計算。公元525年時,教宗約翰一世由於不喜歡羅馬皇帝曾經逼迫基督徒,不愛用A.U.C.,於是下令丟尼修斯 (Dionysius)為西方教會制訂一種標準曆法,以耶穌降生那年起算,用 A. D.(anno Domini = in the year of the Lord)來表示。丟尼修斯推算出A.D.1年等於 A.U.C.754年;一直到公元800年左右,A.D.已經普遍取代A.U.C.。
所謂公元,就是公曆的紀元,紀元是記載年代的起始點,它包括兩個內容:第一,曆法的第一年如何確定;第二,年的第一天選在什麼時候。
先澄清兩個詞彙。公曆,公元,這兩個詞彙都是中國的一種翻譯,公元也叫“西元”,臺劇中會這麼說;公曆也叫“西曆”,標準名稱是“格里高利曆”,是1582年制定的,中國廣泛使用是1949年之後的事情。
公曆雖然是1582年制定的,紀元卻是從公元532年開始的。這是為什麼呢?
因基督教預言羅馬帝國即將倒臺,遭到統治者的鎮¥壓。而到了君士坦丁時期(公元306~337年),統治者看到基督教已無法扼制,於是採用懷柔政策,宣佈基督教為國教,想把基督教變成他們的統治工具。
公元 525年以前,西方通用的歷法是A.U.C.(anno urbis conditae =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city of Rome),就是從羅馬城奠基那年起計算。公元525年時,教宗約翰一世由於不喜歡羅馬皇帝曾經逼迫基督徒,不愛用A.U.C.,於是下令丟尼修斯 (Dionysius)為西方教會制訂一種標準曆法,以耶穌降生那年起算,用 A. D.(anno Domini = in the year of the Lord)來表示。丟尼修斯推算出A.D.1年等於 A.U.C.754年;一直到公元800年左右,A.D.已經普遍取代A.U.C.。
丟尼修斯編制了公元532~626年的教會年曆表,被視為“基督紀元”,也就是“公元”、“西元”使用的開端。
但是後來學者考查,丟尼修斯至少算錯四年。猶太史家約瑟夫所寫的書上記載,大希律死於 A.U.C. 750 年的逾越節前,也就是公元前 4 年 4 月 4 日左右(4 B.C.)。馬太福音第二章記載,大希律從東方博士那裡知道耶穌的降生,殺了伯利恆城周圍兩歲以內的嬰孩,足見耶穌降生一定是在大希律死之前,在公元前 4-6 年之間。據此認為,耶穌誕生在公元前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