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就是陶淵明的一首經典古詩,前10個字讀來非常的消極,但是最後的20個字一定要要求孩子們必須背過去,並且在日常生活當中加以運用。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這首古詩就是魏晉時代陶淵明的《雜詩》,在古典文化當中,陶淵明早就成為一個隱逸者的符號。當古代士大夫在現實當中遭遇到種種不順的時候,他們都會不自覺地把目光投向於陶淵明,試圖在他的形象和他所創造的桃花源這樣一個美麗的新世界當中,尋求到自己靈魂的棲息地。
但陶淵明對於人生的感悟,更值得今天我們細細地咀嚼。雖然這樣的一首詩歌距離今天已經超過了1600年,但其中所闡述的道理依然非常深刻。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詩歌的一開始表達出了消極的人生態度,說人生在世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根之花,又好像大陸上隨風飄落的塵土一般。今天我們讀這樣的詩詞,感覺到其中的消極,但是回想到陶淵明所生活的時代,他發出這樣的感慨一點也不意外。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古代非常混亂的一個時代,兵荒馬亂長達好幾百年。達官貴族尚且不能夠保護好自身,更不必說普通的平民了。陶淵明用筆記錄下那時作為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的感觸,說自己是無根之木,已經說是非常形象了。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人剛一開始或許都是溫和的,但是經歷了這世間種種雜事的洗禮,都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樣子了。“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雖然現實生活非常黑暗,雖然陶淵明在剛開始表達出的人形態度也非常消極,但是他隨即能夠調整自身,依然對這個人間社會抱有希望。
他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關係,何必非得說是骨肉之間呢?鄰里之間也可以相互飲酒。這才是人真正生活的價值和真正快樂的源泉所在。
相比而言,最後20個字是這種古詩流傳最廣的詩句。“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表達了一個主題,那就是珍惜時間。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你再想重來一次一定是不可能的了,人生命當中的每一天都是僅此一天。
所以要好好把握,把自己能夠抓住的時間利用好。
當然在陶淵明的原詩當中,這首古詩宣揚的是一種及時行樂的思想,同時也說明陶淵明對於那個時代的一種相對曠達的生活態度。但是今天我們,我們更應該看重存在於其中的積極因素,那就是珍惜時間。今天這個時代賦予我們更多實現自己的可能,我們也就更加懂得時間的珍貴。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就是陶淵明的一首經典古詩,前10個字讀來非常的消極,但是最後的20個字一定要要求孩子們必須背過去,並且在日常生活當中加以運用。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這首古詩就是魏晉時代陶淵明的《雜詩》,在古典文化當中,陶淵明早就成為一個隱逸者的符號。當古代士大夫在現實當中遭遇到種種不順的時候,他們都會不自覺地把目光投向於陶淵明,試圖在他的形象和他所創造的桃花源這樣一個美麗的新世界當中,尋求到自己靈魂的棲息地。
但陶淵明對於人生的感悟,更值得今天我們細細地咀嚼。雖然這樣的一首詩歌距離今天已經超過了1600年,但其中所闡述的道理依然非常深刻。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詩歌的一開始表達出了消極的人生態度,說人生在世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根之花,又好像大陸上隨風飄落的塵土一般。今天我們讀這樣的詩詞,感覺到其中的消極,但是回想到陶淵明所生活的時代,他發出這樣的感慨一點也不意外。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古代非常混亂的一個時代,兵荒馬亂長達好幾百年。達官貴族尚且不能夠保護好自身,更不必說普通的平民了。陶淵明用筆記錄下那時作為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的感觸,說自己是無根之木,已經說是非常形象了。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人剛一開始或許都是溫和的,但是經歷了這世間種種雜事的洗禮,都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樣子了。“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雖然現實生活非常黑暗,雖然陶淵明在剛開始表達出的人形態度也非常消極,但是他隨即能夠調整自身,依然對這個人間社會抱有希望。
他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關係,何必非得說是骨肉之間呢?鄰里之間也可以相互飲酒。這才是人真正生活的價值和真正快樂的源泉所在。
相比而言,最後20個字是這種古詩流傳最廣的詩句。“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表達了一個主題,那就是珍惜時間。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你再想重來一次一定是不可能的了,人生命當中的每一天都是僅此一天。
所以要好好把握,把自己能夠抓住的時間利用好。
當然在陶淵明的原詩當中,這首古詩宣揚的是一種及時行樂的思想,同時也說明陶淵明對於那個時代的一種相對曠達的生活態度。但是今天我們,我們更應該看重存在於其中的積極因素,那就是珍惜時間。今天這個時代賦予我們更多實現自己的可能,我們也就更加懂得時間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