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楚龍野虎

    小外孫女今年出幼兒園將九月將上外國語小學了。一年級老師辦補習班開始授教拼音,每生一千六百元。(這是一個鄉鎮)

    其實眾所周知,一年級教學內容本來就包括拼音教學。現在教師大張旗鼓辦拼音班,這叫超前學習呢?還是學生水平太差跟不上趟叫事後補習呢?不知老師怎麼說?

    是市場需求嗎?還未開學先搞補習班授教開學後的內容?你怎麼定位於市場需求呢?你怎麼知道全體一年級新生拼音都不行呢?所以市場需求似乎說不通,只是遮羞布而已!

    實質上是利益需要罷了。全年兩個寒暑假,工資照發福利照發,閒也閒著,辦個班撈幾個銀子,誰跟錢作仇啊!

    再說,先辦個補習班提前教拼音,也就是把本來開學後本職工作拿到補習班做,這樣既賺錢,今後工作又輕鬆,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對於家長來說,八字尚未一撇,哪裡知道開學後孩子拼音一定不行?但是,不化大錢送孩子上補習班行嗎?不行。因為這裡有一個寒蟬效應,整個氣氛寒流來了,所有蟬鳴一概禁聲。大家都有爭先恐後的攀比心理:就是人家孩子提前學拼音了,你孩子不學就意味著落後。再說補習老師暑假辦班教完拼音,正式上學還會認真教嗎?不會,敷衍了事,甚至越過拼音,直接上文字課,那沒上拼音補習班的孩子就害慘了。所以眾多家長不是想上補習班,而是在這種心態下不敢不上。因為現在孩子只有一二個,誰也不敢拿孩子前途開玩笑。

    記得九十年代前沒見過補習班,即便太差生老師偶爾給個別補習,別說象現在城市每生補習一小時收一百二百三百元,那時不僅沒錢,偶爾老師還管學生飯。補習班大潮是市場經濟產物,教育一旦進入商品化,那靈魂就散發著銅臭。金錢欲迫使人想著方法利益最大化。於是利用手中學生資源與監管權力搞補習班撈個幾十萬,法無所禁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人心一野什麼事都做得出來,譬如過去婚姻法律管著道德管社會輿論管著,規矩定了才成方圓,現在婚姻商品,出牆的,小三的,雞鴨成群的,夫妻成對互換的什麼都來了……你能怎麼樣?

    所以辦補習班賺錢就賺錢,光明磊落一點,別做娼婊還要立碑坊,假推是家長強烈要求,是市場需求,何必這麼虛偽呢?

    只是想說一條:一等錢一等貨,人家大城市每生每學時二百元三百元補習費交了,但效果呢?有教學監督嗎?有教學質量控制嗎?有成果檢驗嗎?怎麼證明孩子成績提高了呢?也就是說補習班普遍存在物有不值,沒監督,沒學習成績檢查,教好教壞一個樣,可憐工薪家長血汗錢滾滾到老師腰包,有的城市平均每生每年交補習班費就達二三萬,這個值還是不值,應當是社會關注的。

    我覺得既然管不了管不好,還不如國家一律取消寒暑假,每個義務教育生多交五百元,高中生多交一千元,讓學校設空調,正式規範教學,總比野貓子不規範的補習班好一萬倍,至少有標準有管理有檢查有成績,不會出現教好教壞一個樣的豆腐渣補習工程。這樣建議您贊成嗎?

  • 2 # 廣汕潮棉

    粗略瀏覽了一遍前面的回答,基本上都贊同,補充一點吧。

    補課的根本目的其實不是提高成績,這只是表象,根本目的其實是在考試中PK掉更多的其他學生,使得在選拔性考試中獲得更好的名次,從而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

    補課為什麼瘋狂?是補課成了這場選拔性競賽中的重要一環。當開始時,有學生補課取得成功,超越了正常的軌跡,效仿的學生越來越多,最終的局面就是不補課的學生反而是吃虧的,形成過度競爭。結果是人人都補課,其實總體上學生在選拔的排序基本上跟人人都不補課是差不多的。

    惡性競爭的結果是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和學生學習時間,空間和學習內容的極度扭曲。因為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學習的極致往往是鑽牛角尖式的無謂無效率無效果學習,浪費寶貴的青春時光。

    教育改革我一直認為分層教育才是正確方向,需要高精尖鑽研的只是少數天才,大部分普通學生應該把寶貴的學習時間用於掌握更廣泛的知識上。

    想說的太多,手機打字不方便,有興趣再探討吧。

  • 3 # 扉扉細語

    當下的補課潮本人的觀點主要是市場需求,但也不排除個例。

    辛苦一學期孩子們終於迎來了盼望已久的兩個月暑假。孩子們如放飛的小鳥自由自在地過起了任性的假期生活。

    但家長們卻苦惱起來:孩子出去玩,家長不放心安全。孩子在家除了看電視,就是玩手機。

    於是,家長們抱著各種各樣的目的給孩子們報了假期補習班。

    一、培優

    有些孩子成績已經很好了,但家長們卻希望孩子更優秀。於是給孩子們報了各種名目的培優班,如奧數班、作文班等。

    二丶查漏補缺

    期末成績一下來,看著成績單有些家長急了,這成績太差了。家長們"貨比三家不吃虧",東打聽西問、篩選對比補習班,最終給孩子們報上了自己信得過的補習班,寄希望透過假期能把成績趕上去。

    三丶無暇顧及孩子,報個班多少能學點。

    假期剛開始,一農村親戚打來電話訊問哪有學習班想給孩子報一個。原來,她想找活幹掙點錢,可孩子沒人管。在家不放心,不如報個學習班既安全孩子又有人輔導,兩全其美。

    不管什麼原因,許多孩子的假期似乎已變了味,被各種補習班代替。

    難道假期補習班非上不可?不是!完全可以不上!

    不上假期補習班,其實給家長提了更高的要求。

    暑假怎樣讓孩子既不沉迷手機,又能過得有意義?

    建議幾點:

    一、規劃好假期時間

    如痛痛快快玩個十天八天,走親串友。條件許可,父母可以帶孩子外出旅遊,給辛苦了一學期的孩子們放鬆放鬆。

    放鬆過後,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下假期每天的計劃。如一天中什麼時間複習(或預習)功課、假期作業、閱讀課外書、鍛鍊身體等。

    二、控制好每天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手機無處不在的今天,假期家長一定控制好玩手機的時間。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事先約定每天玩手機不能操過一個小時,超過就會取消第二天玩手機的權利。不然,假期容易讓孩子成為手機控。

    最後,願每一位孩子都能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朋友聚會晚回家男友很不高興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