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95957673291

    漢代社會階層大體有四個級別。

    第一個階層是權力的核心層。

    核心層的核心當然是皇帝,也只有皇帝能當得起這個級別。這是所有權力的來源,在郡縣制中央集權的帝王時代,權力,也只有權力,才能成為階層劃分的第一依據。如果皇帝年幼,有時皇太后也能進入這個級別,太后臨朝的時期,所有的詔書都出自太后之手,所有的奏章,都要抄上兩份,一份給皇帝,一份給太后。不過她之所以進入這個級別,也只是因為她是皇帝的唯一代言人。

    核心層的成員還有這麼幾種,功臣,王室,外戚,宦官,高階官僚,其中功臣,王室進入核心層只見到西漢前期,宦官進入權力核心,只見於東漢後期。

    第二個階層是權力的分享者和後備軍。與第一級的區別,在於能否影響中央決策。主要有地方官吏,遊俠,富商,以及士階層,還有掾史屬吏。其中游俠,富商分享權力在西漢前期,而士階層——主要是太學生——分享權力,主要在東漢,特別是東漢後期。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社會的穩定力量。

    第三個階層是基本沒有權力,但還有人身自由者,包括農民,醫生,方士,手工業者,小商販,屠夫,街卒,也許還有一些雖讀過書,可不願意做官的逸民高士。這是社會的中下層,同樣是社會的穩定力量。士農工商,這個排列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士永遠是第一位的,農則是名義上的第二位,工商最後。之所以農民是名義上第二位,因為那只是法律的規定,法律規定農民比商人尊貴,農民可以做官,而商人不能。

    第四個階層包括僱農,佃農,門客,部曲,奴婢,以及流民。他們不僅幾乎沒有向權力階層上升的空間,而且他們沒有自己的土地,也缺少財產,有的甚至沒有人身自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身女生買房多大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