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平樂呵姐
-
2 # 營養健康
可能是肛周溼疹,注意衛生,勤洗澡、勤換內褲!嚴重時請就醫。
注意肛周疾病不注意,很難癒合並且會加重和演變其他疾病!
-
3 # 陸叔23
肛門瘙癢,大多是寄生蟲,它對小孩來說是感覺癢癢的,其實是腸內的寄生蟲到肛門周圍產卵所致,多數是蛔蟲,薑片蟲,去醫院檢查可以確診。教你一個簡單方法一是孩子癢的時候,用一痰盂放熱水加米醋坐15分鐘,即見痰盂內有蟲子,二是小孩睡前用韭菜汁搽肛門周圍,睡醒了即可見到蟲子,這二種簡單易行的方法,我在七十年代用之見效最快。
-
4 # 張巧林說育兒
原因非常多,不單是首先懷疑的寄生蟲感染。
小兒肛門瘙癢,且以夜間為甚,並有啼哭不眠等。多因嗜食甘肥,大腸溼熱積滯,日久生蟲蝕於肛門所致。
也見於蟯蟲病等。
有的兒童感到肛門癢得厲害,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多是蟯蟲作怪:蟯蟲常常爬行到肛門周圍產卵,刺激面板,引起奇癢。當孩子告訴你肛門瘙癢時,白天可讓孩子屁股對著窗戶,掰開肛門括約肌,有時可以看到象短線頭一樣的小白蟲;最好在晚上趁孩子熟睡時,用手電筒照射察看,就更容易見到蟯蟲在肛門周圍爬行。 蟯蟲不僅在腸道吸取營養或血液,並使小兒吃飯不香,而且擾亂兒童睡眠,出現夜驚、哭鬧,還使小兒情緒不安,精神不集中,時間一長就會逐漸消瘦,所以要注意預防和治療蟯蟲病。能引起肛門瘙癢症的全身性和區域性性疾病,譬如:內痔、肛裂、肛瘻、腹瀉等。
食用或接觸自己易過敏的食物或用品,譬如海產品,油漆等等。
內褲不要過緊,過硬,以免摩擦肛門面板;不要用帶汙染的紙張、土塊、木棍等擦肛門。 肛門清潔衛生,乾爽,沒有做到位。經常用溫水洗淨肛門,忌用熱水燙洗、肥皂反覆清洗肛門。 肛門瘙癢千萬不要自己濫用一些止癢的藥膏,有些止癢藥膏含有激素成分,儘管當時止癢效果不錯,但後期瘙癢會復發,而且用久之後會有不少副作用。以上內容源於我在青島出版社出版的《營養專家教你輕鬆育兒》,《100節輕鬆育兒智慧媽媽必修課》分享,讓你科學輕鬆育兒,讓天下沒有難養的兒,是媽媽學院的動力。歡迎點贊、轉發、分享。
-
5 # 精準健康倡導者廖皓磊
病因如下——
1.繞蟲感染?
2.腸道寄生蟲感染?
3.大便排出後,沒有擦乾淨?
-
6 # 使用者104557646348nyu
有2種可能:有撓蟲,看說明書吃塔糖,是肛門裡治也就是腸道。肛門裡上藥是為了夜裡撓蟲在肛門裡褶皺處排卵時直接殺死,撓蟲不太好治,因夜間排卵時不殺死的話撓蟲排一個卵成功的幾個小時內就能繁殖2百—3百個。不好斷根。內用藥自己找找。
-
7 # 兒科醫生說
引起肛周皮膚髮癢的疾病比較多,比如肛周溼疹、細菌、真菌感染、肛周神經性皮炎、肛裂、寄生蟲感染、飲食因素等。
當然考慮到寶寶年齡問題,寄生蟲感染、細菌、真菌感染和飲食因素的可能性較大。
如果寶寶最近飲食沒有太大變化,肛周無明顯紅腫,並且寶寶肛周發癢時間較長,且多夜間發作,寶媽們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寄生蟲感染,尤其是蟯蟲。
蟯蟲又稱蠕形腸線蟲。
蟯蟲病由蟯蟲寄生於人體小腸末端、盲腸和結腸所引起的一種常見寄生蟲斌哥,尤其幼兒期多見。
臨床症狀蟯蟲感染可引起區域性和全身症狀,尤其以夜間會陰部和肛門附近瘙癢和夜間睡眠不安為主要症狀。
區域性面板可因瘙損而發生皮炎和繼發感染。
全身症狀有胃腸激惹現象,如惡性、嘔吐、腹痛、食慾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
寶寶可以口服甲苯咪唑等治療,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糾正吮吸手指習慣,勤減指甲等。
希望可以幫到你!
-
8 # 旅遊達人老嶽
建議把寶寶的內衣內褲床單被罩枕套都換下來,清洗後用開水燙燙,然後放太陽下曬曬,防止重複感染,關鍵是要注意預防重複感染,能買到蟯蟲膏的話,每天晚上睡覺前用溫開水清洗肛周,洗後塗抹。
-
9 # 中國一絕錢龍
1,絕密透是白色微細小線頭小蟲引發肛門瘙癢癢!可服用兒童類腸蟲清等藥片;根據藥瓶外說明書正確服用。
2,切記!病從口入;平時注意小孩衛生;勤換!勤衣內褲!勤洗澡!勤Sunny曬棉被床單枕頭,枕套衣褲衩等常用品……,
3,從服用祛蟲片開始;把小孩一切內外衣褲衩子,等棉被枕頭套內外用品全部徹徹底底開水泡15分鐘!或者換新的!
4,用9度白米醋一市斤,食鹽半市斤,山區小黃呢生薑3兩,切碎全部混合搖擺10分鐘!一切肛癢癢病症……,用該醋液藥棉多擦擦,或者晚上睡前直接浸透藥棉貼肛門口!15分鐘!立馬不再癢癢了!效果很明顯大大OK好!非常安全!
-
10 # 使用者竹4329129606107
小孩肛門癢的話,家長可以觀察一下,看看孩子肛門周邊有沒有線性的蟲子,有可能是生寄生蟲了,可以把大蒜搗碎後塗在肛門周圍,能夠殺死蟲子,但比較疼怕疼可找醫生諮詢合適的用藥。
回覆列表
我不是醫生,我身邊有好幾個兒科醫生,經常聽他們說,肛門瘙癢的病因很多,常見的是腸道寄生蟲病,另外肛門溼疹,痔瘡也可以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來綜合判斷和分析。平時需要注意個人的衛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糧,保持大便的軟化,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