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
宋寧宗時,朝廷內部趙汝愚和韓侂冑(tuō zhòu)兩大勢力鬥爭,結果趙汝愚失敗,朱熹作為同黨受到牽連。
韓侂冑派系的監察御史沈繼祖奏劾朱熹“六大罪狀”,內容分別是:
“不孝其親”、“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為害風教” 、“侵吞人財”
除了這六條,又附加了其他的不檢點行為:
“引誘兩個尼姑納為小妾”、“家中寡婦懷孕”、“兒子們偷牛並殺了吃”……
後面“尼姑”“寡婦”兩件事被現代網際網路民炒作的最厲害,特別是後者,更是被添油加醋:
大家快來看啊,朱熹老爺子竟然和自己守寡的兒媳婦亂倫!禽獸!
作為正常人,受到這樣的指控,應該全部罵回去的吧?
但是朱熹偏不。他沒有罵回去,而且還給皇帝上奏了一篇“認罪悔過書”。
朱熹在裡面說了這樣一句:“諒皆考覆以非誣”。
字面意思:“想必、猜測這些罪名都是經過調查核實而非誣陷。”
這句話讓後世所有看朱熹不爽的人嗨了:
你看朱熹這個混蛋自己都在皇帝面前承認了自己乾的好事。他就是一人渣!
說實話,我心裡很不爽。
繼續查,我要去查個究竟。
結果證明,我的懷疑是對的:朱熹是被誣陷者。
大家評判一下吧:
第一,宋代的監察御史,也就是言官,是可以胡說八道的,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很明顯尼姑寡婦什麼的是無中生有。
第二,從彈劾朱熹的奏摺看,後面的幾個遠比前面的六大罪狀招人噁心,為什麼不把後面的也列進去,變成十大罪狀呢?
第三,朱熹真的會向皇帝認罪嗎?他可是千古大儒,當時賢良,萬人敬仰,他不要臉,親朋門生要好吧?
第四,“諒皆考覆以非誣”這句話的話外音,實際上是在朱熹面對皇帝時的“自嘲”:他們明明就是在誣陷我。
第五,元代編修的官方正史《宋史》關於此事,明確寫道“二年,沈繼祖為監察御史,誣熹十罪,詔落職罷祠。”注意,《宋史》中用了“誣”字,表明官方是不承認這些誣陷的。
第六,《四朝聞見錄》這本書裡葉紹翁對朱熹非常尊敬,記下這些事情,不是為了給朱熹潑髒水,而是將事實大白天下,還朱熹公道。
總之一句話,關於朱熹的黑料有很多,特別是桃色緋聞,基本上都是當時“慶元黨禁”政治鬥爭中政敵迫害朱熹所捏造的。
我們看歷史,要時刻保持懷疑精神啊,不要人云亦云。
(二)《宋史》中的朱熹
我一直覺得,朱熹是一個非常“正能量”的儒家。
為什麼朱熹會被誣告成功,有很大一個原因,是皇帝對他不爽。
在《宋史》裡,他是這樣一個人:
1.他是一個典型的有使命感的儒家學者
明年夏,大旱,詔監司、郡守條其民間利病,遂上疏言:
天下之務莫大於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蓋天下之紀綱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術公平正大,無偏黨反側之私,然後有所繫而立。君心不能以自正,必親賢臣,遠小人,講明義理之歸,閉塞私邪之路,然後乃可得而正。
且雲:"莫大之禍,必至之憂,近在朝夕,而陛下獨未之知。"上讀之,大怒曰:"是以我為亡也。"熹以疾請祠,不報。
事情是這樣的:
宋寧宗時,朝廷內部趙汝愚和韓侂冑(tuō zhòu)兩大勢力鬥爭,結果趙汝愚失敗,朱熹作為同黨受到牽連。
韓侂冑派系的監察御史沈繼祖奏劾朱熹“六大罪狀”,內容分別是:
“不孝其親”、“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為害風教” 、“侵吞人財”
除了這六條,又附加了其他的不檢點行為:
“引誘兩個尼姑納為小妾”、“家中寡婦懷孕”、“兒子們偷牛並殺了吃”……
後面“尼姑”“寡婦”兩件事被現代網際網路民炒作的最厲害,特別是後者,更是被添油加醋:
大家快來看啊,朱熹老爺子竟然和自己守寡的兒媳婦亂倫!禽獸!
作為正常人,受到這樣的指控,應該全部罵回去的吧?
但是朱熹偏不。他沒有罵回去,而且還給皇帝上奏了一篇“認罪悔過書”。
朱熹在裡面說了這樣一句:“諒皆考覆以非誣”。
字面意思:“想必、猜測這些罪名都是經過調查核實而非誣陷。”
這句話讓後世所有看朱熹不爽的人嗨了:
你看朱熹這個混蛋自己都在皇帝面前承認了自己乾的好事。他就是一人渣!
說實話,我心裡很不爽。
繼續查,我要去查個究竟。
結果證明,我的懷疑是對的:朱熹是被誣陷者。
大家評判一下吧:
第一,宋代的監察御史,也就是言官,是可以胡說八道的,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很明顯尼姑寡婦什麼的是無中生有。
第二,從彈劾朱熹的奏摺看,後面的幾個遠比前面的六大罪狀招人噁心,為什麼不把後面的也列進去,變成十大罪狀呢?
第三,朱熹真的會向皇帝認罪嗎?他可是千古大儒,當時賢良,萬人敬仰,他不要臉,親朋門生要好吧?
第四,“諒皆考覆以非誣”這句話的話外音,實際上是在朱熹面對皇帝時的“自嘲”:他們明明就是在誣陷我。
第五,元代編修的官方正史《宋史》關於此事,明確寫道“二年,沈繼祖為監察御史,誣熹十罪,詔落職罷祠。”注意,《宋史》中用了“誣”字,表明官方是不承認這些誣陷的。
第六,《四朝聞見錄》這本書裡葉紹翁對朱熹非常尊敬,記下這些事情,不是為了給朱熹潑髒水,而是將事實大白天下,還朱熹公道。
總之一句話,關於朱熹的黑料有很多,特別是桃色緋聞,基本上都是當時“慶元黨禁”政治鬥爭中政敵迫害朱熹所捏造的。
我們看歷史,要時刻保持懷疑精神啊,不要人云亦云。
(二)《宋史》中的朱熹
我一直覺得,朱熹是一個非常“正能量”的儒家。
為什麼朱熹會被誣告成功,有很大一個原因,是皇帝對他不爽。
在《宋史》裡,他是這樣一個人:
1.他是一個典型的有使命感的儒家學者
明年夏,大旱,詔監司、郡守條其民間利病,遂上疏言:
天下之務莫大於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蓋天下之紀綱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術公平正大,無偏黨反側之私,然後有所繫而立。君心不能以自正,必親賢臣,遠小人,講明義理之歸,閉塞私邪之路,然後乃可得而正。
且雲:"莫大之禍,必至之憂,近在朝夕,而陛下獨未之知。"上讀之,大怒曰:"是以我為亡也。"熹以疾請祠,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