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看歷史》
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把帝國的首都遷到了羅馬東邊的小鎮拜占庭(Byzantium),並將此處更名為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羅馬正式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義大利及其以西地區為西羅馬,首都為羅馬。以東為東羅馬,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公元479年,西羅馬滅亡,西歐陷入了一團混亂之中。隨後基督教也逐步開始分裂,西羅馬地區信奉天主教,東羅馬稱正教(或東正教),各有教廷教宗。
公元537年12月26日,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率領一支莊嚴的隊伍舉行聖索菲亞大教堂落成典禮。這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基督教分支東正教的教堂。它也成為拜占庭建築最光輝的代表,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東正教的中心教堂。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拉丁基督教徒佔領了君士坦丁堡,教堂遭到了洗劫和褻瀆,併成為了天主教教堂。
拜占庭人重奪君士坦丁堡後,大教堂已顯得相當破敗,他們重新裝修了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又迴歸東正教。
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克了君士坦丁堡,將此地更名為伊斯坦布林,作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延續了千年的拜占庭帝國就此滅亡。
不過土耳其人並沒有破壞大教堂,他們很喜歡這個宏偉的建築,決定“佔為己有”,把大教堂改成伊斯蘭教的清真寺。
一戰結束,奧斯曼帝國滅亡。1923年土耳其建國,脫離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成為世俗國家。土耳其共和國把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成博物館。如今,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屬於基督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共有的一個宗教博物館——阿索菲亞博物館。
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對面,還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建築一一藍色清真寺(原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林的地標式建築,地處舊市街的中心。這座清真寺是回教世界最優秀的建築師錫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Aga的作品,始建於1609年奧斯曼帝國時期,花費了七年時間建成。
藍色清真寺屬阿拉伯風格的圓頂建築,周圍有六根尖塔,象徵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艾哈邁德一世(1603~1617年在位)一心想和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大帝別苗頭,作為自己的競爭目標,遂仿照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圓拱形穹頂,於1606~1616年完成了舉世無雙的、有六支傳音筒(回教的傳音尖塔)的伊斯蘭教藍色清真寺。
土耳其蘇丹艾哈邁德一世可以說是一位和平大帝,他在位時期對東西的兩場條約,看似有所退讓。但其實只是對昔日奧斯曼帝國霸權的一種反思。而他在位期間下令建立的藍色清真寺,使得土耳其日後得到了藍色土耳其的美譽。
人類透過建築表達信仰,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的金字塔、方尖碑、卡納克神廟,之後有希臘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哥特式建築、洛可可式建築等等。這次著大火的巴黎聖母院是哥特式建築,伊斯坦布林的聖索菲亞教堂是拜占庭時期的羅馬式建築,藍色清真寺是仿照聖索菲亞教堂建造的。從歷史記載可以看到,聖索菲亞教堂和藍色真寺的建造,充滿了宗教權力的色彩。這也為我們解讀建築與宗教信仰的關係提供了思考的線索。
同時也提供了一條思路,如果將來重建圓明園、阿房宮,我們要透過這些建築來表達什麼?這一點也正是重建巴黎聖母院的人們所思考的問題。
《從聖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看歷史》
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把帝國的首都遷到了羅馬東邊的小鎮拜占庭(Byzantium),並將此處更名為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羅馬正式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義大利及其以西地區為西羅馬,首都為羅馬。以東為東羅馬,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公元479年,西羅馬滅亡,西歐陷入了一團混亂之中。隨後基督教也逐步開始分裂,西羅馬地區信奉天主教,東羅馬稱正教(或東正教),各有教廷教宗。
公元537年12月26日,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率領一支莊嚴的隊伍舉行聖索菲亞大教堂落成典禮。這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基督教分支東正教的教堂。它也成為拜占庭建築最光輝的代表,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東正教的中心教堂。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拉丁基督教徒佔領了君士坦丁堡,教堂遭到了洗劫和褻瀆,併成為了天主教教堂。
拜占庭人重奪君士坦丁堡後,大教堂已顯得相當破敗,他們重新裝修了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又迴歸東正教。
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克了君士坦丁堡,將此地更名為伊斯坦布林,作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延續了千年的拜占庭帝國就此滅亡。
不過土耳其人並沒有破壞大教堂,他們很喜歡這個宏偉的建築,決定“佔為己有”,把大教堂改成伊斯蘭教的清真寺。
一戰結束,奧斯曼帝國滅亡。1923年土耳其建國,脫離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成為世俗國家。土耳其共和國把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成博物館。如今,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屬於基督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共有的一個宗教博物館——阿索菲亞博物館。
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對面,還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建築一一藍色清真寺(原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林的地標式建築,地處舊市街的中心。這座清真寺是回教世界最優秀的建築師錫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Aga的作品,始建於1609年奧斯曼帝國時期,花費了七年時間建成。
藍色清真寺屬阿拉伯風格的圓頂建築,周圍有六根尖塔,象徵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艾哈邁德一世(1603~1617年在位)一心想和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大帝別苗頭,作為自己的競爭目標,遂仿照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圓拱形穹頂,於1606~1616年完成了舉世無雙的、有六支傳音筒(回教的傳音尖塔)的伊斯蘭教藍色清真寺。
土耳其蘇丹艾哈邁德一世可以說是一位和平大帝,他在位時期對東西的兩場條約,看似有所退讓。但其實只是對昔日奧斯曼帝國霸權的一種反思。而他在位期間下令建立的藍色清真寺,使得土耳其日後得到了藍色土耳其的美譽。
人類透過建築表達信仰,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的金字塔、方尖碑、卡納克神廟,之後有希臘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哥特式建築、洛可可式建築等等。這次著大火的巴黎聖母院是哥特式建築,伊斯坦布林的聖索菲亞教堂是拜占庭時期的羅馬式建築,藍色清真寺是仿照聖索菲亞教堂建造的。從歷史記載可以看到,聖索菲亞教堂和藍色真寺的建造,充滿了宗教權力的色彩。這也為我們解讀建築與宗教信仰的關係提供了思考的線索。
同時也提供了一條思路,如果將來重建圓明園、阿房宮,我們要透過這些建築來表達什麼?這一點也正是重建巴黎聖母院的人們所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