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家在北緯35度
-
2 # 螢火蟲
就拿手機號碼被洩露來說,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明明沒有了解過相關的東西,打電話的人怎麼一開口就說您曾經瞭解過,仔細一想好像在一些APP註冊的時候,提供了手機號碼,只是掃過一眼相關的東西,但那並不是我要了解的東西。
這時候,你的資訊就是已經被洩露了,這種感覺非常不好,好像自己的東西,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被別人賣了,除此之外,還會衍生出一些想法,例如:我的其他資訊會不會也已經洩露了、打電話的人會不會找上門。
遇到這樣的事非常無奈,報官也沒用,所以大資料洩露最直接的會給當事人造成心理上的陰影。
-
3 # 愛折騰的大叔
影響肯定是有的,君不見我們每天收到的那些個騷擾電話,什麼沿街商鋪、貸款、欺詐電話(有些還能能叫出你名字)、欺詐簡訊等等。
一般來說當我們使用一個網際網路網站或app的同時,會留下很多資料,最基本的比如手機號、郵箱、姓名、年齡等等,這些個人資料對於網際網路公司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可以得知是那一部分人在使用他們的產品,這些使用者的特徵都有哪些,這些使用者是否都是與其的使用者等等,所以說一般網際網路公司是不太願意把這些資訊公開的。
但是總會有一批人透過各種各樣的渠道來獲取一些個人資訊,這些都是用於電話銷售用的,比如推銷房產、貸款等等。
那麼我們就沒辦法避免資訊洩露了麼?其實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身邊的人在拿外賣拿快遞時使用的都是花名(不是自己的真實姓名),這也是一種辦法。
最後在這個大資料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都無可避免的成為個人資訊洩露的受害者。
-
4 # 流浪王94
個人資訊是人的第二生命,在一定程度上與生命還重要,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利用資訊交流方便了許多,隨之也招來了個人資訊被非法使用風險。有一個做門衛的保安小夥子,身份證亂扔亂放被別人拿走,以他的身份資訊開了一家公司,因公司經營不善欠了一屁股債,債主把公司法人代表他起訴到法院,法院傳喚了他,他還矇在鼓裡不霄得咋會事,個人資訊像身份證,銀行卡號碼,手機號碼,各種用途的密碼要嚴格管埋,也不能在在不理解詳細內容的文書上簽字,有位老太婆理財獲利心切,被別人哄騙,用住房抵押做理財產品,與騙子籤合同,每月按時給他卡上打分紅的錢,騙子拿著老大婆的個人資訊資料和糊裡糊肚簽了名的委託書,做了委託代理公證,取得了住房所有權代理,而後做了變賣,直到購買者來收房了,他還矇在鼓裡不明白,還等著近幾個月的分紅咱不到賬了,真是被人騙了還幫別人數錢呢。 要多瞭解社會,現在的新聞媒體上這方面遭詐騙的新聞多,聽了多了就知道騙子有哪些騙術,第一時間警惕起來,防止受騙。保護生命保護個人所有資訊,杜絕被壞人非法使用。
-
5 # 鎂客網
隨著大資料時代的來臨,個人資訊的儲存的確遇到了嚴重的威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個人隱私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安全。個人資訊的洩露將會成為一種必然。而隨著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洩露一些個人資訊,我們對於個人隱私的概念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之所以注重個人資訊是否洩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過去近100年的工業文明賦予了我們這樣的觀念。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文化差異,形成了對個人資訊洩露以及個人隱私的不同印象。在西方中世紀的時候,很多西歐貴族上廁所的時候,並沒有準備專門的廁所,很多時候甚至是放在客廳裡。這是因為在西方中世紀的文化中,只有貴族和貴族之間可能需要保持平等的人格,而面對下人時保持個人隱私沒有必要。工業文明興起之後,由於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平民開始擁有了自己的財富,這個趨勢不斷增加,造成了相當穩定的資產階級,或者說中產階級。這些人就開始,為了自己的尊嚴而設定了一些隱私。飲食文化由此而大行其道。對於中華文化圈內的人來說,隱私這個概念其實屬於舶來品。甚至可以說是因為西方人在中世紀對隱私和個人資訊的極度不重視,而導致了隱私的產生,而這種現象在中華文化中可能並不存在。由於,中華文化薰陶下的人們對個人的安全有著極高的敏銳性,所以從古至今,我們總是“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在這個程度上,可以說只有西方人需要隱私這個概念。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公開問一個華人有關個人方面的一些資訊,他要麼不告訴你,要麼告訴你錯誤的資訊。而一個西方人可能你還沒有要他講,他就滔滔不絕,自己在那裡自己講自己的隱私,這是文化差異所造成的現象。
當然,到了現代,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們有了大資料等相關技術,對一個人的判斷可以透過資料等很多維度,得出一個大致靠譜的行為動向。由於維度足夠的多,使得人們不可能透過偽裝來完全避開個人資訊洩露所造成的影響。這對人們帶來了兩方面的影響,第一由於資訊的不斷公開,使得政府在懲治腐敗上面得到了大力的監督,凡是貪腐的官員都會忌憚科技的日益發展而對自己財富的曝光。另一方面,由於個人資訊的不斷被曝露,使得每一個平民都更加被大組織或者國家深刻的掌握著。這意味著每一個個人所發起的一些迥異於別人的言論,可能會遭到更加完美的監督。不過從社會安全的角度來講,這也並非是壞事。而且,如果在將來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網上獲取的資訊,自己製造一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麼大資料技術將在安全領域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
隨著大資料技術的發展,個人資訊一方面可以幫助人們對權力和貪腐作出約束,另一方面商業大廈組織可以更好的掌握個人資訊,以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商業行為,而國家也可以透過更好地監控個人資訊,識別人群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分子,提前加以監控。
回覆列表
個人資訊包括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指紋、頭像,各種社交賬號、日常蹤跡、銀行及移動支付賬號等等。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越來越發達,社交越來越便捷,個人在各種平臺的資訊越來越公開化,大資料時代的發展趨勢無法阻擋。
但資訊保安技術也越來越發達,涉及金融安全的技術也會廣泛應用。
只要我們提高安全意識,拒絕非法利益誘惑,就能最大限度保障資訊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