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馮玉興1
-
2 # 似遠不時近
題主可以看一下《百家講壇之錢文忠解讀百家姓》。內容我一時無法總結出來,只記得趙姓分為兩支,一支是古代黃帝部落時豢養牲畜的氏族,後改姓為趙,是趙姓最早的祖先;還有一支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嬴政,是嬴政後代中的一支改姓為趙繁衍下來。
-
3 # 生活1580886
有句話叫“山西梧桐大槐樹上老鴰窠”,據說明初戰亂結束後,又逢山東等地大災,人口銳減,為人口平衡及明朝發展,於是採取遷移政策,所以直到今日,很多姓氏根源可在山西梧桐尋到。
-
4 # 泰興觀止
【張姓始祖】遠古時代,黃帝第五子名揮,為弓正。看到天上弧星的排列形狀,受到啟發,發明了弓和箭。被任命為監造弓箭的長官,因姓張氏。是為張氏始祖“張揮”公。
-
5 # 唐書夷
百家姓前十分別為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
趙:
始祖:造父。西周時代人,幫助周穆王擊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得賜趙城(今山西洪洞),自此以後,造父族便以封地命氏,稱為趙氏。
錢:
始祖:籛鏗。先秦時代人,受堯封於彭城(今河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彭城鎮)建立大彭氏國而被尊稱為彭祖。周文王時期,彭祖的裔孫(臨安人)錢孚曾建立五代時期的吳越國,為得姓始祖。
孫:
始祖:孫乙。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李:
始祖:李利貞。公元前1069年生人,出生於中原苦縣(今河南鹿邑一帶),上古帝王顓頊之後皋陶後代,原名理利貞,後來將“理”改為“李”,後被尊稱“李姓始祖”。
周:
始祖:周文王姬昌。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
吳:
始祖:仲雍。仲雍,姬姓,名雍。父親為周太王,兄弟排行第二,哥哥太伯,弟弟季歷。父欲傳位於季歷,後立季歷之子姬昌;仲雍與太伯主動避讓,從陝西渭水之濱遷居到江蘇無錫。
鄭:
始祖:鄭恆公。
源於姬姓,以國號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鄭國,遠祖為鄭桓公。 公元前375年,鄭國被南韓所滅。鄭國滅亡後,散居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制(今滎陽西)、祭(今河南鄭州東)、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等地,為紀念故國,鄭華人相繼改姓為鄭,自此,鄭姓誕生。
王:
始祖:太子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
馮:
始祖:馮簡子。春秋時期鄭國大夫,鄭簡公封其於馮地,以封邑馮地(今陝西大荔縣)為姓,始為馮氏。
陳:
始祖:陳胡公。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周武王將長女太姬嫁給滿,備以三恪,奉祀虞舜。陳國始建都於株野(今河南 柘城胡襄鎮)史稱陳胡公,後遷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為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
-
6 # yysr煙雲山人
各姓氏有各自的源頭,好像拋秧下種一樣撒佈於全國。中國姓氏的排名(百家姓)有兩種,按照新近的排法,前十名的次序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
李姓的始袓叫李耳,即老君,他是道教的鼻祖,河南商丘人。
王姓源自姬姓,周靈王之子姬晉把自己的姬姓改為王姓,號王子晉,於是便成了王姓的始祖,居陝西岐山。
張姓源於姬姓,張揮為該族的得姓始祖,居河南濮陽,一說居河北清河。
劉姓炎帝堯唐之後,源自祁姓,封劉國,即以封地為姓,得姓始祖號劉累,居江蘇彭城。
陳姓的得姓始祖叫陳厲,乃春秋時齊國大夫陳完之父,居宛丘,今河南淮陽。
楊姓的始祖叫楊伯僑,源於春秋時的楊國,今山西洪洞縣。
趙姓顓頊帝之後,源於嬴姓,其後人嬴造父得封於趙城,即以城為姓,成了趙姓的得姓始祖,居趙城。
黃姓為顓頊帝之後,得姓始祖名陸終,發源地為北方的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縣。
周姓黃帝之後,起源於姬姓,姬昌建周後一部分人以周為姓,周公旦即為周姓的得姓始祖,居陝西岐山。
吳姓上古早已有之,少康帝時的吳賀即是該姓的始祖,後分四個源流,分別發源地為: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周原(陝西岐山);山西平陸縣的吳山;古吳(陝西平陸縣的歷山)。
回覆列表
我們馮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九,系中華民族正宗,雖說是多源姓氏,但源流清晰,代代相承。
相傳上古時代有一位英雄叫馮夷,能征慣戰,武藝高強,他建國馮城(今河南滎陽),代代承襲,安定祥和。後因戰亂族人北渡黃河,淹沒於歷史洪流中。
春秋時鄭國有一大夫馮簡之,有功於鄭,被封馮城。馮簡之是正史記載的馮氏第一人,在馮氏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戰國時期,馮城被魏國佔領,魏文侯畢斯封其子長卿於馮城,從此,馮氏瓜瓞綿綿,形成望族。
因長卿一族系畢萬之後,畢萬系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古時有姬畢魏馮是一家之說。很多馮氏望族家譜,比如馮友蘭家族族譜,記載的就很清楚,他們系畢公高後裔。
至於司馬遷後人有馮姓,那是因為避禍改姓為馮,那不是馮姓主流,人數很少。
歷史上馮姓名人很多,馮諼、馮去疾、馮異、馮勤、馮太后、馮京等舉不勝數,尤其是近代,馮雲山、馮子材、馮國璋、馮自由、馮如、馮玉祥、馮友蘭等,更是群英薈萃。
讓我們馮姓族人攜起手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