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好沒成就
-
2 # 親子故事蓮子說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當孩子不愛學習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辦?
一件事能不能做好?有外因和內因來決定。現在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外因可能是:自己同學不學習的影響;老師教的不好;學校用的方法不對…但這些都是外因,外因透過內因起作用。
要調整這種狀態,跟是否義務教育關係不大?跟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關係最大,你說呢?
現在說一說如何提升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
孩子是否有夢想?有夢想的孩子自己知道為什麼要學?會更加主動的去學。傳統文化中,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讓小小的岳飛心中有了一個夢想,夢想就是方向,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這個方向,那樣才有動力。父母是否引導孩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夢想?如果沒有,趕快去找。
孩子是否有方法?2500年前,孔子就強調,要因材施教,用不對方法,孩子學不好很容易有挫敗感。進而形成惡性迴圈。所以孩子是否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有一些孩子是聽覺型,聽覺型的孩子,如果用體覺型的學習方法,就可能是差等生。現在有很多的測評工具,可以根據測評工具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孩子是否有太大壓力?適度的壓力能促進人奮進,但壓力過大,也很容易緊張,沒辦法放鬆的吸收資訊。所以,讓孩子保持在適當的壓力之下,能夠有很好的學習氛圍,是他有持續學習動力的一個條件。
當然,在孩子學習動力產生的前提下,如果孩子感到義務教育已經不適合自己了,為她換一種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許是有用的方法。總之,教育孩子最關鍵的叫因材施教,根據他的特點為ta定製教育方案才是有用的,你說呢?
-
3 # 大叔不爭
孩子貪玩不愛學習,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個人認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也就是遊戲是成長的需要,要適當並主動的帶孩子多玩點遊戲,有助於孩子智力成長。另外一個方面,孩子模仿能力也很強,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天到晚都是打麻將,打撲克牌,看肥皂劇多了,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建議當家長的要陪伴孩子一起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引導孩子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
4 # 泊一段情
一看到這個問題,許多人的第一反應肯定就是說服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快樂教育等等。但是作為一個資深教師,我掏心掏肺地和大家講:理論看起來是多麼地高大上啊,可是理論多數是那些所謂專家教授們脫離實際的美妙幻想、這些年他們把中國教育禍害夠嗆。我敢斷言:別看他們在講臺上講得唾沫橫飛,讓他們到基層講課他們連學生都控制不住……
扯得有點兒遠,回到這個問題:我想如果一切手段都失去效果,父母手足無措額時候,不妨讓孩子體驗一下不好好學習的後果。這就如同預支自己的未來一樣,會有切身感悟,從而激勵孩子奮發向上。
我在辦公室裡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六年級的男孩。這個孩子家境優越,父親是一個公司的老總。但是可能正是因為家境優越,導致孩子不思進取、不完成作業、不注意聽講、成績不理想甚至成為學困生。
老師和孩子的父親反應了孩子的學習狀態,經過深思熟慮,這位父親決定帶孩子去建築工地體驗生活。
體驗的時間不長――一個星期,但是回來之後,這個孩子確實開始用功了、開始努力學習了!
從孩子的日記中我們能窺見孩子在工地上受到的心靈震撼:
“下午兩點半,我們開始勞動。我負責運磚。我一次只能搬三塊,後來減少到了兩塊。後來我感覺太陽越來越熱,一塊也搬不動了……工頭允許我休息一會兒。我坐在樹陰嚇,身體好像已經不是自己的,汗水像小溪似的流下來,我的手指肚兒已經磨的粉嫩、摸東西火辣辣的……”
“上午我們負責挑揀煤灰裡的渣子,據說煤灰可以在封頂的時候派上用場。我小心翼翼地挑著,但是有風,時不時地把煤灰吹向我的臉和脖子,嗆得我不停咳嗽。汗水流下來,混合著煤灰殺得眼睛生疼……”
“我在整理木料的時候,腳被釘子扎破了,可是還要繼續工作。我一瘸一拐地走著,心裡難受極了……”
“…………”
或許這種直達心底的感受才會促使他痛改前非、砥礪奮進,別的手段都是蒼白無力的!當然,孩子的父親也特別強調:讓孩子吃苦、體驗艱苦的生活並不是看不起勞動人民,這點也是特別要和孩子講明白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回覆列表
有文化是立身之本
在這個問題上,我有親身經歷,願與大家分享。
我的兒子小學成績優異,全年級近千名同學排位前20名。上初中後,貪心踢足球,成績下滑嚴重初一、初二節節敗退。沒有辦法,初二復讀了一年。初三我把他轉到了一個教育教學質量比較好的學校。高中考上了,成績在全縣排名中下水平。這說明我的努力沒有失敗。
上高中,我選擇了臨縣一所很有名氣的學校。不幸的是和他過去一起上初中沒考上的同學也去了那所學校,並且租住在一間房子裡。知道這個情況後,我很快做出了反應。將我兒子轉到了一所更好的中學,將他們徹底分開了。由於學校教育質量好,我兒子學習趕不上,他產生了輟學的念頭,給我寫了一封長信,意思是大學出來還要工作,不如提前外出打工。這種情況下,我堅決表態,不能鬆懈,必須堅持讀書。我不顧路途遙遠,經常去學校拜訪老師,瞭解他的學習情況,給他講沒有文化,難成大氣的道理。
三年堅持,三年付出。我兒子考上了一所不算太好的大學。
或許是他長大了,懂得了努力學習的道理。大學畢業全班同學沒有掛科的五六個人,他是其中之一。這一條是他後來參加招聘的第一道門檻,他跨過去了。
現在他在一線城市一家國企上班,幾萬人的大單位,多次被評為優秀員工,收入也不錯。
教育孩子吧,起碼也要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才能有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