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人參國際城
-
2 # 葉孤騰
吃大魚大肉,不過補一時之氣,如果縱情享樂,顛倒日夜,如此所補之物,無論多麼難得,遠不夠消耗之用。
以藥物進補,當然也有益氣養神之效,然正所謂是藥三分毒,補了某個方面的功能,必然要損害其它器官的健康,可謂是得不償失。
如上所言,以筆者對於傳統文化和養生哲學有限的領悟和研究,認為真正對人有“長治久安”之效的進補方式僅僅以下三法,有不妥之處,還希望大家能夠指點一二。
一、適量運動
古人講三陽開泰,其中首談的就是運動,因為只有讓自己動起來,才能證明生命是鮮活而脈動的,才能夠感應宇宙間良好而積極向上的氣場。
對於長期坐著工作的人來說,最需要的就是有氧運動,透過流汗排出壓力和毒素,然後以Sunny雨露的氣息作為身體的補給,如此週而復始,生命才會是靈動的,不易生病且富有激情。
二、控制慾望
所有讓我們舒服的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其中尤以縱慾尋歡代價最大,因為它直接消耗我們的精氣神,所以無論是佛經,還是道家儒家經典,都主張人們剋制,即婚前禁慾,婚後節慾。
是的,有一種進補的方式叫做:不洩為補
翻看我們爺爺輩父親輩時候的老照片,我們會發現照片裡的每個人哪怕餓著肚子眼睛也是炯炯有神的,再看看如今大街上走著的人,眼睛大都是呆滯而渾濁的,難道說現在人們吃的沒有以前好嗎?非也,現在的人們吃的多,但是因為各種慾望而耗費的精氣神更是空前嚴重。
三、讀聖賢之書
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許多人追求所謂的潮流和時尚,卻對於我們中華幾千年流傳的文化經典嗤之以鼻,認為那是封建思想,這真的是很愚蠢的思想誤區,很遺憾我也曾經是這類人群中的一員。
但事實上,老祖宗們在書中留下的真知灼見真的對我們的人生大有助益,多讀這些先賢經典,我們會漸漸拋去無知變得謙虛,開始明白事理,少了戾氣,多了慈悲。
古先賢總是孜孜不倦的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培育愛心,修養品德,而這些真的是保證我們平安健康的根本,一個懂得修身養性的人,身體健康只能說是上天給他的最低賞賜,如果造化大一點兒,甚至於在人世間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也不是沒有可能。
總的來講呢,適量運動保證我們身體新陳代謝正常運轉,控制慾望則讓我們精氣神飽滿不至被邪氣侵擾,而讀聖賢之書,則貴在修身養性。
能做到以上三點,那麼我們可以預見,這個人必然是身心健康的,可給以“養生達人”的稱號,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浪費時間想著如何進補,換言之,一個人總是想著吃什麼東西進補,那麼這個人一定是放肆而不懂得修身養性的,無論如此進補,總歸精神萎靡缺少活力。
-
3 # 太常吸貓
古人十分重視牙齒,因此對於保養牙齒頗有研究。書中記載,用楊枝之物可以清潔牙齒。吃完飯要漱口數次,早晚扣齒數次,可以預防齲齒。而且古人意識到,水銀會使牙齦腫痛,牙齒脫落。
還有一種十分精細的松脂保養牙齒法。選取好的松脂(以真定所產為佳),用細布袋煮制,將久煮不化的部分丟棄,浮在水面上的油脂撈出備用。將白茯苓末去皮搗為細末,每天用三錢藥末,放入口中用熟水漱口,再蘸取製成的松脂揩牙,之後用少量的熟水嚥下,然後照常洗漱,據說可以牢固牙齒,駐顏烏髮。
指甲也是古人很重視的部位,對於修剪指甲的時間也有要求。《千金方》雲:“凡寅日剪手甲,午日剪足甲”,也有晚上不能剪指甲的說法。
沐浴則要求更多,不要洗澡頻率過高,不可吃飽飯馬上洗頭髮,也不能洗完頭不幹就睡覺,據說會引起頭風病。對於沐浴場所也有要求,洗澡的地方要密閉,不能太冷或太熱,冬天洗澡需要格外注意。在山中不是活水的水塘處也不要洗澡,水中可能會有沙蝨。菊花、蘭花、枸杞也可以用來泡澡,據說有養生延壽之效。
回覆列表
現代人把人參奉為滋補聖品,那古代人呢?
歷代古書中對人參都有不同的記載,人們對人參的研究也從未停止。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古書中,都是怎樣記載人參的。
歷代醫書記載
人參功效
主治秘訣
“補元氣,止瀉,生津液。”
本草疏經
“人參能回陽氣於垂絕,卻邪虛於俄頃,其主治也,則補五臟。益髒雖有五,以言乎生氣疏通則一也,益真氣,則五臟皆補矣。邪氣之所以久留不去者,無他,氣虛則不能敵,故留連而不解,茲得補而真氣充實,則邪不能容。”
日華子本草
“調中治氣,消食開胃。”
圖經本草
“相傳欲試人參,使二人同走,一含 人參,一口空,各走三五里許,其不含人參者必大喘,含者氣息自如。”
中藥大辭典
“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洩,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症。”
本草新編
記載:人參,味甘,氣溫、微寒、氣味俱輕,可升可降,陽中有陰,無毒。乃補氣之聖藥,活人之靈苗也。能入五臟六腑,無經不到,非僅入脾、肺、心而不入肝、腎也。五臟之中,尤專入肺、入脾。其入心者十之八,入肝者十之五,入腎者十之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