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鵬友學習

    因為劉邦換儲的想法害了他們。

    劉邦非常寵愛戚夫人,而且覺得劉如意非常像自己,因此想廢掉太子(呂后的兒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為太子。

    但這一決定受到了以樊噲為代表的沛縣集團的反對,同時張良也不贊成這個覺得,並請出了商山四皓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劉邦沒有易儲。

    但是這已經對毫無根基的戚夫人和劉如意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劉邦死後,呂后殺死了劉如意,並將呂后做成了“人彘”。

  • 2 # 河洛雜談

    咱們先看看劉邦自己做了什麼事。

    先是納了戚姬之後就忘了那個當初給落草芒碭山的自己送飯、在城牆下面差點跟自己爸媽一起被項羽煮了、艱苦之時跟自己一起打拼的呂雉。任由沒腦子的戚姬噁心呂雉。戚姬生了劉如意之後又愛屋及烏,越看劉如意越喜歡。

    戚姬呢,在藉著劉邦的寵愛的噁心了大老婆之後。這個沒腦子的女人也膨脹了,一邊繼續噁心著呂雉,一邊對著劉邦煽風點火。枕頭風扇的劉邦心一橫就想幹脆把劉盈廢了,把這大漢江山交到劉如意手裡。

    但沒想到此言一出,群臣譁然,不管是功臣還是勳戚都只認呂雉的兒子劉盈,結巴的御史大夫都磕磕巴巴的給劉盈說話。甚至連劉邦自己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都被呂雉給請了出來給劉盈鎮場子。

    自從打敗項羽之後膨脹的沒邊的劉邦一下就清醒過來了一一一太子羽翼已豐,眾望所歸,已經不是自己能撼動的了。而呂雉也從來不是像戚姬一樣是自己的貼身小棉襖,她一直都是自己的合夥人和投資者,差點忘了韓信就是這個女子所除掉的了。而自己卻親手將她和戚夫人鑄成生死大仇,怕是自己死後,二人必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劉邦廢立太子失敗後已然知道在他身後劉如意母子下場必然不會好到哪去了。但戚夫人畢竟是自己所愛的女子,已然不能讓她母憑子貴,登臨天下。那隻能盡力保住他們在自己身後的一條活路了吧,於是讓劉如意直接就藩大邦,再安排各種輔佐,千叮嚀萬囑咐這些忠臣保護好劉如意母子,而戚夫人想必也能靠這趙國大邦在自己身後忍辱偷生。

    誰承想這戚夫人大腦遠不及美貌百分之一,不求螻蟻偷生,只求死的轟轟烈烈。自己被做成人彘,美貌全無,還害得自己的如意一併做了呂雉手下亡魂,只能說人算不如天算吧。

  • 3 # 讀春秋思無忌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劉邦欲廢劉盈而更立如意為太子。

    老三趙如意,戚夫人所生,深受劉邦寵愛。而且劉邦認為太子劉盈為人仁慈柔弱,而如意與自己相似,再加上戚夫人日夜哀求,所以幾次想改立如意為太子。呂后年老色衰,很少見到劉邦,因此關係疏遠。後來呂后只好脅迫張良為其謀劃,請來四位德高望重的賢人來輔佐太子,而他們正是劉邦一直仰慕之人。一日聚餐,劉邦得見四人,不禁感嘆:” 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再加上大臣們的諍諫,劉邦最終沒更換太子,但呂后對戚夫人恨之入骨。

    其二,呂后為人剛強堅毅,為了輔佐劉邦平定天下,誅殺大臣。

    第一個被她選中的就是已被廢為淮陰侯並監視居住的韓信。她趁劉邦在外征戰之際,與蕭何用計殺掉了韓信,從而成功震懾了其他功臣。不久,梁王彭越被劉邦廢為庶人、削職流放蜀地。途中遇呂雉,彭訴說無罪,呂雉答應為他說情,將其帶回咸陽,後勸劉邦將其處死,殺掉並剁成肉醬分賜與其他諸侯王。

    其三,打擊諸侯王,陷害劉氏血脈。(這是後話,但可看出呂后殘酷無情)

    老大齊王劉肥為劉邦的情婦所生,不能繼位,後入朝在家宴上與惠帝以兄弟之禮相待。呂后發怒要誅殺他。劉肥把城陽郡獻出做為魯元公主的封地,才得以辭朝歸國;

    老五梁王劉恢,寵妾被毒死,悲傷過度自盡;

    老六趙王劉友被幽禁,活活餓死;

    老八燕王劉建死後,呂后將其子殺害,國除,後封呂通為燕王。

    老四孝文帝劉恆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其母薄姬亦不為劉邦所寵,才倖免於難;

    老七淮南厲王劉長自幼喪母,由呂后撫養長大,因此有幸免遭政治禍患。

  • 4 # 管仲8

    劉邦生前非常寵愛戚夫人,愛屋及烏也非常喜歡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而這時的劉邦認為太子劉盈為人仁愛懦弱不像自己,常常打算廢掉太子改立劉如意,說“如意像我”。而戚姬也日夜哭泣,希望冊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這時的呂雉年紀大了,常常留守在關中,很少見到劉邦,就越發被疏遠了。有好幾次劉如意幾乎被立為太子。幸虧公卿大臣竭力反對,到了叔孫通進諫時,呂后採用留侯張良的計策,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太子,最終打消了劉邦廢太子的念頭。

  • 5 # 一個人的歷史

    人都說帝王的心是冰冷的,切莫生在帝王之家,但是在劉邦身上看到了一個男人、一個父親對於自己妻子和兒子的眷顧,人性的光輝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綻放了光芒。儘管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戚夫人和劉如意的命運從爭諸失敗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戚夫人和劉如意是沒有能力自保的,她們母子既沒有強大的外戚支援,也沒有功臣勇將的認同,更沒有諸侯的擁護,有的只是劉邦的關懷和庇護而已。劉邦在世時,戚夫人就是寵妃,劉如意就是儲君最有力的競爭者,就是人人尊重的趙王。但是劉邦去世後,加持在戚夫人和劉如意身上唯一的保護傘也將消失,為了保住自己的心愛之人,劉邦必須採取一定的手段,對自己的身後之事做出安排。劉邦在人選上煞費苦心,他選擇了周昌做為趙國的國相,周昌的能力並不突出,但他有個突出的特點無人能及,他是呂后的恩人。在劉邦堅持廢長立幼的時候,周昌曾經碰破頭顱死諫劉邦,因此呂后對周昌心存感激。但周昌並不是呂后一黨,他是忠於自己的,因此劉邦選擇了他。但是周昌雖然忠心,但是缺少謀略,更沒有應對呂后的智慧,因此只能說劉邦所託非人了。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戚夫人從萌生為兒子劉如意爭帝位的一刻起,就已經將自己推到了所有人的對立面上。就算是謀聖張良也沒有辦法扭轉乾坤,更何況張良選擇了支援呂后和劉盈,並請出了商山四皓。戚夫人和劉如意的命運掌握在呂后的手裡,兩個人的生死只在呂后談笑之間。本來在冷宮的戚夫人如果自汙還有一線生機,但她選擇了藝術創作,說出了“子為王,母為虜”斷送了自己的姓名也將兒子劉如意置於萬劫不復之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幼兒園的作業都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