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ussrss2
-
2 # 千騎營卍首席司號員
希特勒害怕的不是進攻波蘭,因為勝了可以繼續推進,敗了可以重頭再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他害怕的,是因為進攻波蘭而導致的一系列後果。
說白了,由進攻波蘭導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或者說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是希特勒不能承受的,甚至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令希特勒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對手並沒有他的勇氣和膽識,所以德國在前期取得了巨大勝利。
在1932年登上德國總理之位後,希特勒僅僅用了4年時間,便將德國帶出了經濟危機泥潭,並開始著手向外擴張。
在完成擴充軍備、修建大型工程等一系列準備後,德國開進萊茵非軍事區、吞併奧地利、兼併蘇臺德等,希特勒幾乎是兵不血刃就達到了迅速擴張的目標。
但是在向波蘭索要但澤走廊,企圖將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連在一起時,波蘭表示拒絕,希特勒意識到,應該啟動戰爭程式了。
1、波蘭有準備
歷史上的波蘭雖然被東西方強國前後瓜分了三次,但並不代表一戰後復國的波蘭不堪一擊。
事實上,二戰前的波蘭已經具備了較為發達的工農業體系,擁有常備軍達100多萬,連同預備役戰鬥人員超過250萬,坦克700餘輛,飛機600多架,驅逐艦4艘,潛艇5艘,還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騎兵部隊,數量高達20萬,這樣的軍事力量位居當時的歐洲第五,也難怪波蘭敢放言“三天滅掉德國”。
這樣的波蘭,絕不是希特勒想要的波蘭,如果德國進攻不順利,被波蘭拖住,那麼德國很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二戰可能還沒發動起來就被扼殺。
2、德國沒路退
作為從非戰爭向戰爭階段的標誌性節點,希特勒深知一旦德國發動戰爭,就必須一直打下去,直到勝利或者滅亡。
而當時的德國並沒有完全準備好,雖然極大擴充了陸軍,重建了海軍和空軍,但對於立志擴充生存空間,想要徹底消滅蘇聯、英、法甚至美國等大佬的國家,德國的準備可以說遠遠不夠。
而且世界大戰從來都是團隊作戰,即便德國準備好,盟友也不一定能到位,像義大利這樣的根本就到不了位。
但是時間已經不允許了,因為希特勒的第三帝國靠的是“賒賬”的形式發展起來的,如果債務到期出現違約,那麼希特勒宏偉的夢想就只能夭折,所以他必須在債務到期前發動戰爭。
因為開弓沒有回頭箭,而且德國也沒有完全準備好,所以希特勒心裡沒底再正常不過。
3、英法很曖昧
波蘭拒絕德國的底氣,除了引以為傲的軍事力量,還有英法等歐洲大佬的強力支援。
為了遏制德國,防止德國東山再起,英法尤其是法國除了極力掠奪德國,還將德國東部的波蘭作為自己的盟友,企圖徹底困死德國。
但是當希特勒開始兵不血刃地向外擴張時,英法等國卻心有靈犀地選擇了“綏靖政策”,就是默許德國的種種擴張行徑,這就讓希特勒很迷茫了。
就像習慣了被媳婦欺負的妻管嚴,如果突然有一天媳婦對自己笑臉相迎、畢恭畢敬一樣,那感覺絕不是心安理得,而是誠惶誠恐,恨不得立刻跪下來道歉。
正因為英法在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上的表現太過友好,所以希特勒拿不準德國閃擊波蘭時英法的反應。畢竟幾乎傾全國之力閃擊波蘭,德國西線基本就是不設防狀態。
4、蘇聯太社會
消滅波蘭心中害怕,希特勒最大的擔憂是波蘭的另一個鄰國蘇聯。
作為波蘭的世仇,希特勒絕不擔心斯大林會援助波蘭對抗德國,但斯大林作為一個同樣有巨大野心的政治家,註定是希特勒的勁敵,蘇德雙方的戰爭將不可避免。
但當下的德國還不想與蘇聯為敵,因為英法尚在,如果蘇德交戰,那麼英法樂於坐收漁翁之利,畢竟這就是綏靖政策的本意。
但斯大林一直沒有表態,這就讓希特勒非常焦慮,如果蘇聯不表態,萬一德國閃擊波蘭時蘇聯趁機進入,發動了輸出無產階級革命的戰爭,屆時的德國將會非常被動,所以德國需要蘇聯的“剋制”。
“萬幸”的是,1939年8月23日,蘇德雙方終於秘密締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1939年9月1日4時40分,德軍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向波蘭發動了空前猛烈的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
3 # 天還那麼藍嗎
波蘭當時的軍事實力排名歐洲第6,軍工業十分發達,能夠獨立生產飛機坦克,就算是放眼全世界也勉強算得上列強行列。況且波蘭當時還和英國法國結成盟友,一旦德國膽敢入侵,英國和法國按理說會立馬從背後攻擊德國。波蘭當時看起來那麼強大,德國在入侵波蘭前論單打獨鬥沒問題,如果英法聯軍此時攻擊德國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德國元首看似就是獨孤一擲,當然希特勒更瞭解英法兩國的性格,所以說沒信心是怕這個萬一,其實是胸有成竹的。
回覆列表
波蘭,一個被滅國很多年後又被複國的國家,奇葩得不得了,被沙俄和德國滅掉的波蘭,一部分成了德國的一部分,直到1戰德國戰敗,波蘭復活,為了肢解德國,一戰後德國很悲慘,二戰打波蘭,其中一個目的,打通東普魯士和本土的聯絡……如果英法強行干預,德國沒有全勝的信心,有點賭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