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遍山川
-
2 # 我心與明月
戴梓的連珠統和魯班飛三天三夜的木鳥,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一樣是文人沒見過就胡吹的玩意。康熙讓洋人南懷仁造大炮不用戴梓,只能說洋鬼子的科技水平在中國之上,而不是有意壓制中國火器的發明創造。
-
3 # 星輝650
戴梓的連發火器在當時是很先進的,但朗士寧出於基督教利益需要和個人嫉妒誣陷低調的漢人戴梓,並且在當時條件連發槍雖然很有前途但短期內競爭不過弓箭。一個弓箭手二三十支箭,而一支火槍只有二十四發。可這都是暫時的。清朝大辮子皇帝,是個沒遠見的。被八國聯軍打的滿地找牙是必然的。
-
4 # 北洋海軍炮手
更正一個觀點,這玩意壓根不是戴梓發明的,是他仿製的。
這玩意全名叫做琵琶鞘自來火槍,屬於昂利啞國得貢物,昂利啞國,也就是英格蘭。由此可見,這玩意原產自英國,後來英華人把這玩意作為禮物進貢給清朝,然後就被戴梓仿製了,由此可見,那時候就有山寨了。這東西就是在槍托內部設定一個彈倉和一個發射藥倉,再由機關將彈丸和發射藥頂入槍膛,然後由燧石發火。所以,其本質上還是燧發槍,根本不是某些蠢貨吹噓的自動步槍、機關槍,甚至連現代意義的步槍都不是。不過和當時的前裝火槍不同的是,這貨是後裝槍,而且可以一次性貯存20發彈丸。戴梓仿製基本上沒有任何改進,只不過是加長了彈倉使之能夠貯存28發彈丸罷了。但是後裝槍無法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發射藥無法搗實,另一個是解決不了氣密性問題。這就導致了火藥無法充分燃燒導致彈丸的射程和殺傷力大幅降低,也就沒有實戰價值。這一點上來看不管是東西方都發現了類似的問題,所以大家都選擇了繼續使用前裝槍而放棄了對後裝槍的列裝,至多隻能是君主、貴族獵奇的玩具罷了。
-
5 # 閉家鎖的紅楓
戴梓根本沒有發明連珠火銃,而且他所在的康熙時代,也非常重視火器研製和使用,康熙年間,耿精忠叛亂,戴梓投筆從戎,他所獻沖天炮發揮很大作用。
清朝火器技術停滯,是在康熙死後的雍正時代,所以根本談不上什麼“因為恐懼漢人掌握火器所以受迫害”這一說。
早在90年代中國軍事史學家,就透過重新分析史料,確定戴梓其實是仿製了當時歐洲的早期連發火器,而非自己發明。今天網路上流傳的不過是源於文人紀曉嵐的段子罷了。實際上從明朝開始,歐洲和中國的武器專家就都開始研究連發火器了,歐洲在這方面更領先一籌,在1380年就發明了11管排槍,15-16世紀出現了管風琴槍,戴梓仿製的應該就是其中一件。
清代人為戴梓寫的個人傳記《耕煙先生傳》中,明確講到康熙為了展示國力,命戴梓仿造紅毛國(英國)所獻的連發火槍的事蹟。
所以學術界早已搞清楚的事情,在網路上卻成為一個著名謠言。世界上公認的機槍鼻祖,是1861年發明的加特林機槍,使用了獨立的鋼製彈膛,金屬彈殼彈藥等多項當時的新科技,這個發明的基礎是建立在19世紀中期歐洲的鍊鋼技術大進步的技術基礎上,沒有合格的鋼材,根本無法研製近代火器。
在17世紀末的中國,不具備材料學和火藥技術(明清的火藥技術也遠遠落後)的突破,不管戴梓個人再怎麼厲害,想研製出實用化的連發武器也是痴人說夢。用竹蜻蜓就能造出直升機嗎?
-
6 # Ant一Hunter
琵琶連珠銃這玩意原本就是西洋貨,是一種複式燧發槍repeating flintlock rifle 。
目前清宮舊藏了一隻來自於昂裡啞國(英國)的燧發槍,是康熙年間進獻的20連發槍。該連珠火銃的描述與其構造極為相似。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九: “戴遂堂先生……, 言其先德(按:指戴梓)本浙江人,心思機密,好與西洋人爭勝,在欽天監與南懷仁忤。懷仁,西洋人官欽天監正。遂徒鐵嶺。故先生為鐵嶺人。 言少時見先人造一鳥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牡牝,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
《清史稿》雲:所造連珠銃,形如琵琶,火藥鉛丸,皆貯於銃,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凡二十八發乃重貯。
可以看到連珠銃的彈丸的儲備量被增加到28顆,可以得知戴梓在這種英國複合燧發槍的基礎上進行了仿製改進。
回覆列表
康熙初年中國發明家戴梓創造了一種外觀像琵琶的“連珠銃”,也叫“連珠火銃”,它稱得上是世界上第一種連射武器,比美華人加特林發明的機械式機槍早一百多年。
只是這種武器卻只在文人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有記載。單純從文字上來看,它還是利用了火藥鉛丸爆炸後產生的氣體動力,來完成下一發子彈的裝填擊發動作,和現代槍械氣動連射原理相同。總裝彈量有二十八發,射擊距離百步之外,乾隆年間清軍的鳥銃射程也只有三十多步。
戴梓學識淵博,愛好廣泛,通曉天文演算法,擅長機械製造,動手能力又強,當時康熙要自產像外國進口的琺琅器,戴梓受命後也很快研究了出來。
康熙十三年,戴梓隨軍參加了朝廷平定三藩之亂的征戰,利用自己的特長,在軍隊裡不斷創造一些工具和兵器,還將發明的“連珠銃”獻於作戰。
戴梓因功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講,隨後又仿造出荷蘭人的“蟠腸鳥槍”,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傳入中國的“沖天炮”,戴梓也很快仿造了出來,擱到現在戴梓絕對是個發明兼山寨專家。
據稱就是因為戴梓在康熙面前太出風頭,得罪了南懷仁,戴梓遭到“私通東洋”的彈劾報復,被流放到盛京,以賣字畫為生。直到77歲才被朝廷赦免,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連珠火銃”設計使用是成功的,沒有被清政府廣泛採納,這也不奇怪,這些創造發明在當時大多數人眼裡只是“奇淫技巧”。作為千古一帝的康熙自己鑽研天文,數學,物理,幾何,但只限於他的南書房和乾清宮,沒有絲毫把科學知識推廣於世的意識,在這方面和其同時代的俄彼得大帝有天壤之別。
戴梓死後,“連珠火銃”只能收藏於家,至乾隆年間後逐漸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