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林
-
2 # 舊城舊夢舊時光369
唐代的發音目前只能靠被法華人搶去的現藏於巴黎國家博物館的唐本《切韻》殘卷來恢復。不過宋代之後的很容易恢復,因為宋朝的韻書《大宋重修廣韻》儲存的很好。另外,我看到有人提粵語的,粵語跟唐代官話沒有太大關係。粵語以及普通話和其他官話都是宋朝之後才出現的,唐和宋的官話差距很大。唐代官話只分四聲,即平上去入四聲,而宋代官話在四聲的基礎上各分陰陽,變成了四聲八調。粵語在四聲八調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箇中入,目前來源未知。並且粵語以及普通話的全濁聲都已經清化,還清化的一模一樣……說明兩者的共同祖語年代很近,並且是在北方方言入派三聲之前分化的,因為粵語還保留了完整的中古漢語入聲p t k三韻尾。初步推斷兩者應該是宋末元初分化的
-
3 # 紅日284737551
唐詩都是唱出來的,我看有點真實性,恢復唐音,是一味豐盛的佳餚,細細品來,色香濃豔,美味極佳,令人回味無窮也!
-
4 # 吳言已對
關於唐音是怎麼一道“菜”,我並不瞭解,於是想學習一下,發現百度裡找到的資料太專業了,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掌握的。
是我們現在的老百姓距離唐代太遠了嗎?看完答案後,我覺得不是,這個東西連唐代的老百姓也未必懂。唐音在當時來說,也是有學問的人研究的,那時的老百姓基本都是種地的,日常說話不會像唐詩那樣講究押韻的。
書本里流傳的唐代文學作品才是唐音,就我們普通人來說,如果不懂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來說,那麼懂得唐詩結尾的字是押韻的就可以了;如果說押韻也不明白,那就看“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開頭兩句和結尾那句都要押韻。
押韻只是唐音的一個形式,最重要的要有意境,不是押韻就是唐詩,比如“我名叫張三,愛吃小餅乾。不願自己買,請人來掏錢。”這是我做的,算不上唐音,只能算順口溜而已。唐朝的樂器很發達了,說話還沒有麥克風,唱歌的只能靠大聲叫喊,觀眾才能聽清楚,用押韻唱起來朗朗上口,大家可以清晰聽見。
不僅是唐朝的詩歌,歷朝歷代的詩歌都講究押韻,這樣才便於歌者大聲唱出來。現在的時代不用了,唱歌有麥克風了,多咬嘴都能聽清,把周杰倫放在唐朝,他的歌不會這樣出名,甚至有沒有人聽還說不上呢,感謝時代成就了一大批周杰倫一樣的紅歌星。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弄清什麼才是“唐音”?
有一次,高曉松在他的《曉說》節目中與馬伯庸一起話談唐朝長安,說到唐朝口音就像現在的粵語,唐詩要用粵語讀才好聽。
但是,馬伯庸提出了3個關於唐音的觀點。
1.唐朝的口音並不是以現在北京話為標準的一個官話,可以說唐音並不是土生土長的西安話,並不以某一地方的方言為基準,而是被髮明出來的一種特定的官話。
2.現在的粵語只是儲存了唐音中的許多元素,但粵語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唐音。
3.在當時官員之間交流所使用的唐音,必須進過學習才能掌握。
唐音的影響力公元618年唐朝建立,直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維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強盛。唐朝面積最大時高達1200萬平方公里,當時的北韓是中國的安東都護府,越南是中國的安南都護府,蒙古是中國的安北都護府,哈薩克是中國的安西都護府。唐朝語言成為東亞地區的“通用語”,日本、北韓、越南等國大量借入當時的中古音,深刻地影響了這些國家的語言。直至今天,日語的音讀、韓語的漢字音、越南語的漢越音,都保留著不少唐音的特徵。
唐音怎麼讀已無法考證唐朝人對四聲的描述是“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者直而促”。
可以肯定平聲是平調,但比較低沉,不是普通話那種高平調。也能肯定入聲是短促調,跟粵語、晉語等方言的調值一致。但上聲、去聲的調值卻無法肯定。聲調是語言的靈魂,可惜我們無法考證上聲和去聲的調值,更不無法復原唐朝讀書音的聲調。
唯一能復原的唐朝口語發音日本空海法師於公元804年抵達唐朝首都長安,806年返回日本,創立日本佛教真言宗,號稱遍照金剛。空海傳授的漢語有六個聲調,稱為“六聲家”,對每個聲調的調值和音高皆有明確描述,沒有一絲含糊之處。這是我們唯一能復原的唐朝口語發音!
“六聲家”的調值應為開元時期的長安話聲調。六聲家的六個聲調如下:
(1)陰平,讀為降調。一個平聲字,如果聲母是清子音,則讀陰平。比如“空”讀為kòng,“心”讀為sìm
(2)陽平,讀為低平調。一個平聲字,如果聲母是濁子音,則讀陽平。比如“紅”讀為hong,“蠻”讀為man
(3)陰上,讀為高平調。一個上聲字,如果聲母是清子音,則讀陰上。比如“可”讀為kā,“始”讀為xī
(4.1)陽上,讀為升調。一個上聲字,如果聲母是濁子音,則讀陽平。比如“道”讀為dháo,“我”讀為ngá
(4.2)去聲,讀為升調。比如“下”讀為há,“地”讀為dí。空海所傳的陽上和去聲都是升調,但唐朝的實際發音中,去聲和陽上應有細微分別,比如去聲更低沉一些,或更長一些。空海在長安僅兩年,不能區分陽上和去聲是情有可原的。由於兩個聲調相近,大家都讀為升調即可。
(5)陰入,讀為短促調,音調偏高一點。入聲字的聲母是清子音則讀陰入。比如“七”讀為cit,“八”讀為bat
(6)陽入,讀為短促調,音調低沉一些。入聲字的聲母是濁子音則讀陽入。比如“力”讀為lik,“十”讀為jip
但“六聲家”為唐朝口語聲調,與唐詩的格律並不匹配。陰平讀降調,陰上讀高平調,破壞了平仄格律。所以“六聲家”只能用於對話和讀散文,不能用於讀唐詩。
總結前文所述,唐音早已無法復原,即使將來唐音可被複原,那麼想要使用唐音對話,也有一定的困難,基本相當於學習一門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