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活百態百味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人,指的是宋朝宰相趙普。

    趙普原是一個小吏,他輔佐宋太祖趙匡胤取得天下後,任宋朝宰相。趙普比較崇拜孔子,喜歡讀《論語》,他處理事情也往往以《論語》為依據來處理。他下朝回家就常讀《論語》,上朝處理事務很敏捷。

    趙匡胤死後,趙普又繼續輔助宋太宗趙匡義。有一天趙匡義對趙普說:“聽說你常讀《論語》,並以其來做事輔助太祖?”,趙普很謙虛地回答:“我不才,很敬仰聖人孔子,並以他的言行為榜樣來為人處事,也以孔子的仁義禮智信來輔助太祖及您,請皇上見諒”。趙普死後,由於老鼠及綿蟲啃咬掉趙普所讀的《論語》部分,家人們從趙普生前所用的箱子裡只取得部分《論語》書。所以就流傳下來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

  • 2 # 品書觀影筆筆君

    縱觀中國歷史,要說起謀士,大家最先想到的估計就是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和元末明初的劉伯溫了。可還有一人,他並沒有如諸葛孔明那般的名氣,但在我看來,卻有著不輸於諸葛孔明的才智。他就是宋朝開國丞相趙普。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後隨父親遷居洛陽。他自幼學習治國政治,但千里馬也需要伯樂來發現,因此,在他遇見趙匡胤之前,只是一個無名小卒。趙普早年書讀的並不多,但對《論語》卻有著不俗的見解,他曾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當然,這句話現在想來是的確不可以當真的,畢竟一朝宰相,只讀半部論語,顯然是有些說笑了。

    趙普這塊金子,可謂是在遇見趙匡胤後才真正開始發光。顯徳三年(956年),當時節度使劉詞任趙普為從事,在劉詞死後,趙普在引薦下跟隨了趙匡胤。但其真正的才能被發現還是在趙匡胤攻滁州之時。後來在趙匡胤的推薦下擔任推官。隨著趙匡胤的一步步升遷,趙普的才能也一步步的被發現,他的計謀加上趙匡胤的軍事才能,在幾場勝仗之後,他理所應當的成了趙匡胤的心腹。他知道趙匡胤的“大志”,有著相同的目的,對於趙匡胤來說顯然是如魚得水,於是,在他的策劃下,趙匡胤被一群“戲精”下屬“黃袍加身”,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

    顯徳七年,趙普等一干將領見民心所向,便計劃推舉趙匡胤為皇帝,但無奈趙匡胤念舊情不願如此。於是,在趙普的計劃下,謠傳契丹勾結北漢,於是當時的宰相範質便派趙匡胤出兵抵禦。趙匡胤率兵北征,行至陳橋,趙普等人託故不前,將趙匡胤灌醉,於是“黃袍加身”。可以說,在趙普的策劃下,趙匡胤由一個軍事統帥變成了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

    趙普不僅在軍事方面有著不俗的謀略,政治方面也是行家。趙匡胤稱帝后,擔心自己的帝位。當然,唐末藩鎮割據,群雄爭霸的局面看得多了,趙匡胤擔心也很正常。於是,建隆元年,趙匡胤召趙普問:“唐末以來,短短數十年間,君王換了又換,經歷了八姓十二君,征戰不休,對於治國的長久之計,愛卿可有什麼好的辦法嗎?趙普聞此,便道:“此問題的癥結在於藩鎮割據,他們權力過重,而治理的辦法也只能削弱藩鎮的權利,制其兵權,天下就可以安定下來了”。於是,趙匡胤便在此建議下開展了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和整頓,宋初的政治經濟是穩定了。可像大多數的君臣一樣,漸漸的,趙匡胤與趙普在一些事情上也不可避免的出現分歧,趙普也屢次使趙匡胤不開心,趙匡胤開始不在信任趙普。於是,在第二次罷相後,趙普回到老家。因為同朝為官,趙普與趙光義越走越近,即後來的宋太宗。因此,在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又將趙普召回,再任丞相。而對於趙匡胤的死因,一說是趙普與趙光義密謀害死了趙匡胤,謀得帝位。但歷史的真相,又有幾人能說清呢,歷史的留白也使歷史顯得更真實

    能治天下的不是《論語》,而是智慧。趙普從論語當中悟出了很多智慧, 是智慧治好天下。趙普對孔子的思想比較認可,他這句話,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世人知道 《論語》的重要性。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在趙普生前及整個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籠。在朱熹將《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稱作《四書》並 列入儒家經典,大肆宣傳儒學之際,也未見有相關記載。此說出籠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後。但此說真正流傳開來,則是在元代。然而恰恰是在元代,對儒學和儒生極其輕蔑。所謂“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與乞丐不相上下。儒生被稱為“老九”的說法就是由此發端的。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當時的戲劇家高文秀在《遇上皇》雜劇中的一句臺詞,不過是被冷落的儒生們藉以自慰的一種自我吹噓心態的流露而已。由於儒生們畢竟充當著私塾的教書匠,佔據著社會教育的廣大舞臺,加上戲劇又很容易流傳,所以這句刻意誇張《論語》功能和儒生作用的臺詞,便得到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將《論語》倒背如流者的歡迎,並藉以自我標榜,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廣泛散

  • 3 # 牧之兵家

    這個是北宋年間的一位開國功臣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這位功臣就是北宋宰相趙普。

    相傳趙普一生沒有讀過什麼書,身邊只有一本“論語”。可就是這一本半部“論語”讓趙普仕途一帆風順!憑藉這一本半部“論語”讓趙普三次官拜宰相!

    第一次官拜宰相是乾德二年(964年),中書省沒有宰相簽署敕令,趙普就以此為由上奏宋太祖趙匡胤,宋太祖趙匡胤說:“你只管只管發號命令就好了,朕為你簽署可以嗎?”趙普說:“這是有關部門官吏的職責而已,不是一個帝王要做的事。”宋太祖趙匡胤就命令翰林學士講求舊制,竇儀說:“現在皇弟擔任開封尹、同平章事正是宰相的職任。”於是宋太祖趙匡胤就下令簽署權賜給趙普,趙普擔任宰相!

    第二次官拜宰相是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趙匡胤駕崩了,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史稱宋太宗。

    第三次官拜宰相是淳化三年(992年),趙普三次上表皇帝時候自己已經年老多病,請求告老還鄉。皇帝派出了使者趕快去安撫慰問趙普,並且給他加了太師的頭銜還封他“魏國公”,享受宰相待遇,讓他安心在家中養病。

    直到死後,其後人在他的遺物中也只找到一本半部“論語”!所以後人都說大宋宰相趙普僅憑一本半部“論語”輔佐皇帝管理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月份SUV銷量前15榜單,吉利博越竟榜上無名,到底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