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大志遠思想空間

    什麼叫中程導彈?按照當年美國和蘇聯簽訂的協議,射程在500~5500公里,在陸地發射的所有導彈都叫中程導彈。

    導彈都是攻擊武器,所謂保衛,是因為消滅了敵人從而實現了保衛。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南韓,澳洲都發表宣告,反對部署中程導彈,因為部署上中程導彈,自己就成了活靶子。

    任何國家都不想整天生活在被威脅之中,中國說不會主動攻擊對方,所以中國是和平國家。而其他國家呢?美國、俄羅斯有沒有這種承諾呢?當然沒有,所以他們的所有盟國也不會這麼發表宣告。

    所以,美國雖然撕毀了中導協議,但美國部署中程導彈是很難的,因為他們都沒有受到威脅。所謂的美國撕毀了中導協議,後果可能是撕毀就撕毀吧,因為冷戰已經結束了,中導條約在冷戰中籤訂的協議,沒有也就沒有了吧,最後不了了之。

  • 2 # 魂舞大漠

    中程導彈今天這麼有名,原因是美國於2019年8月2日親手撕毀了參與制訂的《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簡稱為中導條約。當年美蘇發展射程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彈道導彈,國際上只有美蘇兩家發展得最多,整天有中程導彈那麼瞄著,容易引發核戰爭。因此商量來商量去,終於1987年簽約。自生效以來,可以說有利於和平,然而自從2018年開始,美國為了一己之私,逆國際和平潮流而動,幾次三番威脅要退出中導,國際社會力圖挽救而不得。非常有意思的是,退群半個月,美國即試射了一枚中程彈道導彈,說明研發早就開始,要不然不會這麼快。

    執意退群的意思

    自恃技術領先,部署在盟國,有利對盟國控制,還能賺到不少錢。盟國擁有了中程彈道導彈,做起事來會變得更加有恃無恐,歐亞地區亂起來,國際熱錢會再次回到美國以利發展萎靡的經濟等等,自度這是一筆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算計。損人利己,一慣的傳統和行事風格,並不使人奇怪,只是好亂樂禍,禍亂天下,恐怕並不能使其如意,高估了自已,也過於低估了他人。中導技術擴散以後,美軍不佔技術優勢的話,就會變成孤家寡人,從此直線掉下霸權權臺,達不到目的,還會招致國際社會一致反對。

    過於看得起自已

    其實論說導彈技術,美國未必佔優。就是今天經濟衰落的俄羅斯,領先美國一步,完成了“匕首”和“先鋒”高超音速導彈的部署,試問試驗多年的美國,如今有哪型哪款高超音速導彈得以列裝?所以不必太高估了自已,美國若不安份,故伎重施,把蹩腳的中程彈道導彈,部署於俄之周邊的話,勢必會遭到俄羅斯的強勢反擊。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忽悠著諸多盟友部署,遭到了一致抵制和反對。技術上不佔先,反而會使自已變得更不安全,那麼部署中導的意義又在哪裡?

  • 3 # 一寧1967

    中程彈道導彈的簡稱。

    美國和蘇聯1987年簽署《關於消減中程彈道導彈的條約》中規定,1000--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導彈為中程導彈。

    實際上人們通常按發射距離把導彈分為中短程導彈、中程導彈、遠端導彈和洲際導彈。1000公里以下稱中短程導彈,1000--3000公里為中程導彈,3000--8000公里為遠端導彈,8000公里以上為洲際導彈。

    由於中程彈道導彈可以是常規導彈也可裝載核彈頭,所以在美國和蘇聯軍備競賽過程中,爭相發展,並實戰部署。蘇聯發展部署的中程導彈還比美國多,能夠確保相互摧毀,沒有贏家。在此情況下,美蘇經過長達100多輪的談判,最終達成協議。所以自1987以後,美國蘇聯就沒有再發展中程導彈。今年8月份美國宣佈終止《中導條約》,決定重新研發部署陸基中程導彈導彈。這將打破世界戰略平衡,有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的危險。

    由於中程導彈易於製造成移動式,可透過公路機動,生存能力強,核常兼備,世界其它國家紛紛發展,生產了多種型號的中程導彈。目前世界上中程導彈的型號主要有以下幾種:美國的“潘興2”、俄羅斯的“SS--20”、中國的“東風21”、印度的“烈火2、3”、伊朗的“流星”、北韓的“勞動”、“大浦洞1、2”和“舞水端里”等。

  • 4 # asiavikin雜談

    按照美蘇1987年簽訂的《中導條約》,射程大於1000公里,小於5000公里的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都屬於中程導彈。

    當年被《中導條約》禁止的中程導彈包括兩種彈道導彈(美國的潘興II、蘇聯的SS-20)、一種巡航導彈(陸地發射型戰斧)。潘興II的射程1800公里,由於使用了末制導雷達與影像匹配相關技術,該導彈的命中精度奇高,CEP(圓公算偏差)竟達到40米。因此部署之後就成為蘇聯的眼中釘。相應的,蘇聯的SS-20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可達5000公里,可攜帶3個核彈頭,且能夠機動部署。命中精度雖比不上潘興II,但CEP也達到350米,同樣也是北約國家的心腹大患。“戰斧”導彈陸基發射型的威力更不必說,在海灣戰爭以及後來的諸多場合,大家已經見識過了海基發射型戰斧的厲害:憑藉地形匹配系統和景象匹配相關係統,戰斧導彈成了美國專用遠端點穴型打擊武器,在飛行上千公里後仍舊可以5-10米的精度命中目標,一時風頭無兩。

    由於《中導條約》是美蘇之間的協定,對其它國家例如中國並無約束力。因此,中國在之後的30多年裡透過自己的努力,研製出了東風11、東風15、東風17、東風21、東風26、長劍10等適應各類戰場需求,射程不同的中程、中短程導彈,形成了一套完備的中短程與中程導彈打擊體系。對遏制美方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霸權起到了積極的威懾作用,特別是對於以航空母艦戰鬥群為核心的美軍海上打擊體系構成了嚴重威脅,美方將其稱為反介入戰略。因此,美國終於按捺不住,撕掉了偽裝,悍然退出《中導條約》,為其研製部署新一代中程導彈鋪平了道路。

    從現在的情況看,一旦美國的新一代中程導彈研製完畢,以美國的秉性,一定會將其部署至亞太地區的馬仔那裡。日本、南韓都是潛在的部署基地。對此一定要及早研究應對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美國新中程導彈對我們構成的威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去遠方旅行需要做什麼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