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自省一下。
一、你相不相信境界的存在。
有些人,特別三俗,當有人提到勞模奉獻,境界高的時候,他便會忿忿不平的說:“屁,都是胡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什麼勞模不勞模的,扯淡呢”。當有人提到某老人拾荒,攢錢供貧困學生上學的時候。這類人便會認為:“傻,沒救”。當聽聞那句名言“如果有人打我左臉,我就伸出右臉再讓他打”的時候。這類人便會不假思索的說:“白痴啊,呵呵”。
這類人,壓根不相信有“境界”的存在。最容易受到各類雜事兒困擾,而且最不守規矩,比如闖紅燈、酒駕什麼的,千萬別提境界,髒了這兩個字。水平麼,的確不高,容易陷入麻煩擺脫不了。如果你相信、或者篤信有“境界”的存在,說明已經處在第一層位置了。
二、你追不追求境界。
這是第二層水平的分水嶺。有的人相信境界,但認為那些都是“聖人”的事兒,跟普通人不沾邊。所以不必去追求、不必去向往。這樣並不能說其錯,但是可以說精神層面上的高度,就此止步了。從此,雖然尊敬有境界的人,但是往往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會控制不住自己的壞脾氣、壞情緒。看著別人都生活心態輕鬆,可自己還是很沉重,不能掌控自己的節奏。時常感覺到被人排擠、欺負,生氣又無奈。如果被懟了,一定要懟回來才暢快,要不然能氣炸,氣哭。這是沒有達到第二層境界的人的通病。
如果你開始確定,你要“追求境界”。那麼有這個意識的時候,你已經步入第二個層次了。追求境界。只要你肯追求,只要有對境界的嚮往,那麼就離真正的幸福更近了一步。
三、是否開始理解境界。
真正開始理解那些人的高尚所在。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朝聞道,夕死可矣”。雖然說的有些誇張,但是確實開始理解境界的感覺,是令人激動的。或許在課堂上,或許在社會里,或許在某一次巧合。由於能力和知識、見識儲備夠了,突然開始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傻子熱心於幫助別人”。(起初只是尊敬這些人,慢慢的到第三層水平的時候,就開始發自內心理解這些人的做法了)。
理解了大雪中戍邊的精神,理解了奮不顧身的英雄氣概。理解了默默的奉獻而不埋怨,理解了為什麼蠍子蜇人,佛陀還要去不斷伸手救它。理解了為什麼被打左臉,還能伸出右臉來讓別人打。也懂了儒家裡“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精義如何,該如何理解。其實,還是有很多不理解。但是一切都源於你變強了。
四、開始漸漸擁有境界,能感受到境界在自己身上起作用。
聽聞古時候有境界的僧人,雖然自身一文沒有,還穿著拼湊起來的福田衣。但卻有了精神的超脫境界。一有錢的大戶,穿著華美的絲綢,在自家宅院門口來嬉笑著問流浪的僧人。你看我,再看看你,你的佛(境界)能給你什麼?僧人默不作聲。大戶又問,你看我這一身,如何?僧人很平靜的說:“我看到了,對錢的迷戀與害怕,對地位的擔憂,對人情的厭倦,對自我的虛無,對疾病的恐懼,和對妻妾的防備,對兒孫的操心,對仇人的憂慮,還有對死亡的恐懼”。大戶驚覺,字字誅心,不再多言。
當然,有人會不理解。我也並不能完全理解,因此面面目前頂多頂多處在第四層水平的初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這個水平。漸漸擁有境界的感覺,不好形容,也無法形容。就好想說一款遊戲很好玩,但是很多人都還沒玩過。或許只可意會吧。
漸漸感受到境界在自己身上,每一次呼吸都很順暢。開始不再為環境所擾。以前脾氣並不好,慢慢的,即便有人戾氣很大,當面衝我發脾氣的話。不是反感,不是擔憂,而是為ta感覺悲哀。為張牙舞爪的行為和氣度感覺可憐。同時,自己的情緒也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不是壓制情緒,而是轉化情緒。可以做到跟原本看來有仇怨的人主動握手言和,甚至成為好友。才真實感受到化敵為友的妙處和可能。開始欣賞錯誤,開始注意到每一個可能失控的環節,開始完善自己不完美的人生,理解幸福的真實感受……其中對自我提升的妙處還是很多的。
五、能否擁有後再拋棄境界。
這一層,可以知道,但是還未做到。只是心有嚮往。就像濟顛和尚那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皆學我,如同進魔道(境界不夠,不要模仿單純的行為)”。
也好像太極裡的一段臺詞:
“我教你的你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
“現在呢?”
“忘了一半”
“全忘了”
“那好,上吧。”
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自省一下。
一、你相不相信境界的存在。
有些人,特別三俗,當有人提到勞模奉獻,境界高的時候,他便會忿忿不平的說:“屁,都是胡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什麼勞模不勞模的,扯淡呢”。當有人提到某老人拾荒,攢錢供貧困學生上學的時候。這類人便會認為:“傻,沒救”。當聽聞那句名言“如果有人打我左臉,我就伸出右臉再讓他打”的時候。這類人便會不假思索的說:“白痴啊,呵呵”。
這類人,壓根不相信有“境界”的存在。最容易受到各類雜事兒困擾,而且最不守規矩,比如闖紅燈、酒駕什麼的,千萬別提境界,髒了這兩個字。水平麼,的確不高,容易陷入麻煩擺脫不了。如果你相信、或者篤信有“境界”的存在,說明已經處在第一層位置了。
二、你追不追求境界。
這是第二層水平的分水嶺。有的人相信境界,但認為那些都是“聖人”的事兒,跟普通人不沾邊。所以不必去追求、不必去向往。這樣並不能說其錯,但是可以說精神層面上的高度,就此止步了。從此,雖然尊敬有境界的人,但是往往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會控制不住自己的壞脾氣、壞情緒。看著別人都生活心態輕鬆,可自己還是很沉重,不能掌控自己的節奏。時常感覺到被人排擠、欺負,生氣又無奈。如果被懟了,一定要懟回來才暢快,要不然能氣炸,氣哭。這是沒有達到第二層境界的人的通病。
如果你開始確定,你要“追求境界”。那麼有這個意識的時候,你已經步入第二個層次了。追求境界。只要你肯追求,只要有對境界的嚮往,那麼就離真正的幸福更近了一步。
三、是否開始理解境界。
真正開始理解那些人的高尚所在。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朝聞道,夕死可矣”。雖然說的有些誇張,但是確實開始理解境界的感覺,是令人激動的。或許在課堂上,或許在社會里,或許在某一次巧合。由於能力和知識、見識儲備夠了,突然開始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傻子熱心於幫助別人”。(起初只是尊敬這些人,慢慢的到第三層水平的時候,就開始發自內心理解這些人的做法了)。
理解了大雪中戍邊的精神,理解了奮不顧身的英雄氣概。理解了默默的奉獻而不埋怨,理解了為什麼蠍子蜇人,佛陀還要去不斷伸手救它。理解了為什麼被打左臉,還能伸出右臉來讓別人打。也懂了儒家裡“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精義如何,該如何理解。其實,還是有很多不理解。但是一切都源於你變強了。
四、開始漸漸擁有境界,能感受到境界在自己身上起作用。
聽聞古時候有境界的僧人,雖然自身一文沒有,還穿著拼湊起來的福田衣。但卻有了精神的超脫境界。一有錢的大戶,穿著華美的絲綢,在自家宅院門口來嬉笑著問流浪的僧人。你看我,再看看你,你的佛(境界)能給你什麼?僧人默不作聲。大戶又問,你看我這一身,如何?僧人很平靜的說:“我看到了,對錢的迷戀與害怕,對地位的擔憂,對人情的厭倦,對自我的虛無,對疾病的恐懼,和對妻妾的防備,對兒孫的操心,對仇人的憂慮,還有對死亡的恐懼”。大戶驚覺,字字誅心,不再多言。
當然,有人會不理解。我也並不能完全理解,因此面面目前頂多頂多處在第四層水平的初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這個水平。漸漸擁有境界的感覺,不好形容,也無法形容。就好想說一款遊戲很好玩,但是很多人都還沒玩過。或許只可意會吧。
漸漸感受到境界在自己身上,每一次呼吸都很順暢。開始不再為環境所擾。以前脾氣並不好,慢慢的,即便有人戾氣很大,當面衝我發脾氣的話。不是反感,不是擔憂,而是為ta感覺悲哀。為張牙舞爪的行為和氣度感覺可憐。同時,自己的情緒也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不是壓制情緒,而是轉化情緒。可以做到跟原本看來有仇怨的人主動握手言和,甚至成為好友。才真實感受到化敵為友的妙處和可能。開始欣賞錯誤,開始注意到每一個可能失控的環節,開始完善自己不完美的人生,理解幸福的真實感受……其中對自我提升的妙處還是很多的。
五、能否擁有後再拋棄境界。
這一層,可以知道,但是還未做到。只是心有嚮往。就像濟顛和尚那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皆學我,如同進魔道(境界不夠,不要模仿單純的行為)”。
也好像太極裡的一段臺詞:
“我教你的你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
“現在呢?”
“忘了一半”
“現在呢?”
“全忘了”
“那好,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