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回答各有各的道理,我不予置評。
我只提供一個簡單粗暴的判斷方法吧。畢竟理論說了再多,記不住也是白扯。
我猜題主的疑問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用to doing,什麼時候用to do。
判斷方法
其實這個要結合前面的謂語動詞一起看。
我們把結構簡化為
如果:
如stop to eat,停下來(原來做的事),再去吃東西。
如look forward to eating,我盼望著吃,“盼望”並不是“吃”的前提條件。
如stop eating,不再吃了。
原理:
因為to do往往表示“目的性”,其實隱含了一種前後的條件關係,因此to do往往用在【動作A】是先決條件的時候。
而沒有這種條件關係的時候,to就用來表示前後兩詞的空間/邏輯關係,這時候就是當介詞來用了。介詞後用doing就是常識了。
注:
由於語言的多樣性,任何語法規則都有可能出現“特例”,因此以上規律只是用來幫助記憶一般情況的,基本可以覆蓋大多數你能遇到的情況了。萬一遇到特例,遇到一個記一個就行了。
前面的回答各有各的道理,我不予置評。
我只提供一個簡單粗暴的判斷方法吧。畢竟理論說了再多,記不住也是白扯。
我猜題主的疑問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用to doing,什麼時候用to do。
判斷方法
其實這個要結合前面的謂語動詞一起看。
我們把結構簡化為
如果:
如果【動作A】必須先發生(是前提條件),【動作B】才能發生,那麼【動作B】就用原型。如stop to eat,停下來(原來做的事),再去吃東西。
如果【動作B】發不發生和【動作A】的發生與否沒關係,那麼【動作B】就用doing的形式。如look forward to eating,我盼望著吃,“盼望”並不是“吃”的前提條件。
若【動作A】是一個及物動詞,且【動作B】發不發生和【動作A】的發生與否沒關係,那麼【動作A】+【動作B】-ing形式,也適用。如stop eating,不再吃了。
原理:
因為to do往往表示“目的性”,其實隱含了一種前後的條件關係,因此to do往往用在【動作A】是先決條件的時候。
而沒有這種條件關係的時候,to就用來表示前後兩詞的空間/邏輯關係,這時候就是當介詞來用了。介詞後用doing就是常識了。
注:
由於語言的多樣性,任何語法規則都有可能出現“特例”,因此以上規律只是用來幫助記憶一般情況的,基本可以覆蓋大多數你能遇到的情況了。萬一遇到特例,遇到一個記一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