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傲翔鷹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在不斷與危險鬥爭中前進。例如發現火能灼烤食物,但是要想辦法駕馭火,不被燒傷。到後來,化學發展了,需要學會避免中毒、爆炸,但也有過事故……而核能的出現和火的運用一樣,使人類的文明進入全新能源時代,因此如何避免危險安全利用核能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在此期間,有失敗和事故很正常,不能因噎廢食。況且,核能帶來的效益遠超損失。人類需要做的,就是研究可控核聚變等清潔核能,爭取早日讓核能安全、普及。

  • 2 # 狼圖影音後期製作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共有4臺機組。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位於烏克蘭基輔(Ukraine)市以北130公里基輔州普里皮亞季鎮附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汙染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國際社會廣泛批評了蘇聯對核事故訊息的封鎖和應急反應的遲緩。在瑞典境內發現放射物質含量過高後,該事故才被曝光於天下。2013年2月12日,核電站因結構性損傷導致屋頂坍塌。然而萬物皆有利弊,若我們只是看到它的弊而無視其利,則是萬萬不能的。核電站確切的來說其實是一種清潔能源,因為如果維護的當,那麼它對與大自然的汙染是遠遠小於傳統的化石能源的,至於題主所擔憂的核輻射,則是有些許的杞人憂天了,擁有核電站說明這個國家擁有著較為先進的核技術,有能力維護其安全發展,自核電站出現至今,僅有切爾諾貝利與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過事故,大部分的核電站還是比較安全的。

  • 3 # 睡LANJIAO

    我們小學就被告知,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它能造福人類,也能帶來災難。

    根據2010年統計資料,不一定準確,因為還有的資源在不斷被探明新的儲量,但想說明一下資源短缺的事實,大家不必太糾結具體資料,意思就是說地球上資源不多了。

    地球上探明的可採用儲量石油1萬億桶,可供使用45—50年;天然氣120萬億立方米,可供使用50—60年;煤炭1萬億噸,可供使用200~220年。全球已探明的主要金屬與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為1450億噸。其中,鋁可保證供應約222年、銅33年、鉛18年、汞43年、鎳51年、鋅20年、鐵礦石161年。

    核能被稱為上帝的能量,舉一個例子,資料同樣不是很準確,但就是說明一下核能的強大。我們知道航母和潛艇都有常規動力和核動力。遼寧艦是一艘常規動力航母,滿油狀態下是8000噸左右,加滿一次需要5個小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數字都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核能是一種清潔能源,不像油一樣需要消耗地球資源,而且會造成環境汙染。也就是說,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不需要用油就能實現正常的工作。福特號航母是核動力航母因為其體積小,重量輕,為搭載更多的航空油料和彈藥創造了條件,並且可以十多年不用更換燃料,基本具備無限續航能力。所以我們國家下一步的航母建造,一定是朝著核動力的方向進展的。

    截止2017年12月,根據資料,世界上30個國家擁有447臺執行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92億kW,核電發電量佔世界總髮電量的10.6%,在不少國家,核電是國家電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是最早進行開發建設民用核電站的國家,目前有99臺執行核電機組,核電機組數量和發電量同時位居世界第一,之後的排名依次為法國(58臺)、日本(42臺)、中國(37臺)、俄羅斯(35臺)以及南韓(24臺),根據目前各國核電建設速度和規劃,中國未來有望超越法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核電國家。

    在核能發電佔比方面,核電是眾多國家的重要電力來源,其中核能發電佔比最高的國家是法國(75%),其他發達國家比如美國(19%)、俄羅斯(18%)、南韓(30%)、瑞典(38%)等核能發電比例都很高。2016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僅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3.56%,核電發電比重排在世界有核國家的末尾,明顯低於世界10.8%的平均值。儘管中國核電整體規模並不算小,但相對於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巨大的用電需求,中國核電所做出的貢獻仍然是非常小的。因此,中國核電的上升空間是非常大的。

    馬克思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他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他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絞首的危險。

    所以核能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是目前最好的替代傳統能源的清潔能源,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有舍就有得,目前最高階七級的核事故,只有切爾諾貝利和日本福島,一般來說,核電站的安全係數是很高的。所以我們暫時離不開核能。

  • 4 # 門外老漢

    上世紀80年代,位於烏克蘭普里皮亞季小鎮附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產生了巨大的核洩露和核汙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災難。一時間,原本熙熙攘攘的小鎮,變成了現在空無一人的死城。聞核色變, 不可否認,與“核”有關係都會要人不寒而慄,腦海中不可避免就出現了巨大的蘑菇雲和耀眼的光波,龐大數值的輻射不斷籠罩著我們的身體,灼傷我們....最終死於“核”。

    1951年,美國最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實驗性核電站。從這以後核電站開始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相比,核電站對大氣不會造成汙染,不會增加溫室效應等優點。但是一旦核電站發生核洩漏後果就不堪設想,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日本的福島核電站都是例子。巨大的輻射值,汙染了水源、食物、土地還有自然環境,人類也無法生存下來。核的應用或許又給了人類一件毀滅自己的工具吧。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地球能源短缺,運用核能是一條必經之路吧,誰能放棄一種能源的使用呢。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一輛汽車以120km/h在高速公路上開著,如果沒有意外,它會一直平穩的開下去,沒有油了再加滿,但是當它發生事故的時候,往往就是車毀人亡。核電站的發展也是這樣,一路平穩,只要把核廢料處理好,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一旦發生爆炸等核事故,最終受害的往往還是人類本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阿令女孩,你如何跟《陳情令》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