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茗史館
-
2 # 野望史今
窮久了的人變成暴發戶,通常會在認識的人面前顯擺。項羽就像一個爆發戶,為了顯擺才建都彭城。
項羽的出生地是江蘇宿遷,而彭城,就是現在的徐州。當年的彭城是江蘇境內最早建城的地區,可以算項羽家鄉附近的大城市了,也是連線各地的交通要道。項羽建都彭城,即滿足了衣錦還鄉的願望,又佔據了戰略要地。
但是如果想爭奪天下,彭城就不是建都的好地方。史記裡記載,項羽佔據關地中後,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繞,可都以霸”。意思是關中地方是帝王之資,佔據了就可以圖天下。
但是項羽志不在此,史記記載“項羽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來,曰富貴不還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項羽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項王發達了,如果不還鄉,就好比穿著漂亮衣服走夜路,沒人知道。
見勸說無效,這位歷史上沒留下姓名的人發了句牢騷話“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說聽說楚華人就好像猴子穿上衣服假裝是人,原來這的如此。項羽大怒,烹了勸說者。
所以項羽建都彭城,就是很典型的衣錦還鄉的爆發戶心態,有了地位後就想廣而告之,還生怕別人不知道。現在有不少人把項羽洗白成貴族,但是項羽在歷史上更像是窮三代突然暴富。
-
3 # 天理之昭明靈覺處
我們先來看看這樣兩個場景:
場景之一:項羽年少時隨同叔叔項梁生活在江東,有一次看到秦始皇東巡會稽郡,看到盛大的車馬儀仗,精銳的步騎警衛,於是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鉅鹿之戰後,項羽進入咸陽,大勢已定,儼然成為天下霸主。有人勸導項羽將國都定在咸陽,這裡土地肥沃,又有險關把守,然而項羽卻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可以看出,項羽英雄蓋世的外表下,滿腦子榮華富貴和唯我獨尊,他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
公元前206年,項羽竟然讓歷史倒流,廢除秦的三公九卿和郡縣制,將秦始皇統一的土地分了十九塊,各自封王。
項羽本想衣錦還鄉,一說是祖籍宿遷,一說起兵地會稽今蘇州,但由於各路諸侯認為分封不公,諸侯之間戰事不斷。項羽在回鄉的路上,各路諸侯就已打起來了,造成諸侯混戰。項羽只好定都在彭城,今徐州,從此項羽為平叛諸侯不得安寧,讓劉邦有了機會。
項羽定都彭城,實屬不得已而為之。
回覆列表
項羽在分封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對於想要成就“霸業”的項羽來說,彭城是最為理想之地。彭城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雖然地處四戰之地、易攻難守,但同樣又遏制四方,討伐其他諸侯極為方便。此外,項羽還要平衡各諸侯的利益,加之楚地畢竟為故里,項羽在此根深蒂固,因此彭城便成為了首選之地。
彭城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彭城便是現在的江蘇徐州,上古時期,黃帝與蚩尤大戰於此後統一華夏,遂使”黎民“、”百姓“併為一家,帝堯時又分封彭祖於此,建立大彭氏國。這裡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我們先來看看項羽的分封圖。
上圖便是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其中九江王英布是項羽曾經的部將,而衡山王吳芮不僅是英布的岳父,同樣也是早期投靠項羽的首領,臨江王共敖則是原秦末楚國大臣。可以說,項羽、英布、吳芮、共敖都是楚軍陣營,屬於項羽同一陣營的諸侯。
這樣沒有了西南方的威脅,我們再來看彭城重要的地理位置,東臨三齊、北控趙代、西面直臨魏地、韓地。
雖然彭城易攻難守、四戰之地,但在項羽對自身軍事極為自信的情況下,同樣是遙控、威脅諸侯的最佳地理位置,平定諸侯叛亂極為方便。雖然關中地區易守難攻,但對於各諸侯的輻射實在有限,對於志在“霸業”的來說,彭城顯然要比關中更加合適。
同樣,這也是項羽為何不讓韓王韓成就封的原因所在,因為其擋住了楚國西進的道路,而為韓成求取封地的張良又投靠了劉邦,項羽不得不拔出這個位置重要,卻又不屬於自己一方陣營的諸侯。
平衡各方利益在項羽分封天下時,各諸侯的實力實際上仍然很強,因此項羽不得不平衡各方的利益。
同樣以上面的分封圖為例,我們不難看出,這十八路諸侯除了原六國貴族之外,其他都是秦末各路義軍的將領,這是因為六國貴族代表著各地民心,而六國將領則代表著各自的實力。
為了平衡各方利益,項羽不得不將原六國土地進行分割,擠出封地來分封掌握著軍權的六國將領。這種情況下,他只能對六國貴族進行改封,並壓縮其封地,例如魏王魏豹改封西魏王,趙王趙歇改封代王,齊王田市改封膠東王,燕王韓廣改封遼東王。
正因為要平衡各方利益,項羽雖然佔據了最為富饒的一片地區,原楚國陣營的諸侯封地較之其他諸侯王也都比較大,但不難看出,除了西楚北部外,項羽也只是在原楚國的基礎上進行的分割,並沒有大量侵佔其他諸侯王的封地。
人心問題項羽的主要根基還是在楚地,且其手下士兵大多來自於楚地,於是項羽便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其實這不僅代表了項羽的想法,同樣也代表了以楚軍的想法。因此,返回根基之地,有利於項羽迅速穩定人心,鞏固優勢。
同樣,人心問題也決定了項羽不可能選擇關中之地,項羽在西入關中之前,曾“夜擊阬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一口氣坑殺了二十萬以關中子弟為主的秦軍降軍,進入關中後又一把火燒掉了秦都咸陽,可想而知關中百姓對於項羽的憎恨。在毫無根基,又遍佈憎恨的地區建都,顯然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所以,項羽選擇了將秦地一分為三,分別封給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在他想來,這三人畢竟是秦國將領,在秦地擁有一定根基,讓三人紮根秦牢牢將劉邦鎖在漢中足夠了。這也是項羽為何要坑殺二十萬秦軍的原因所在,他不想在自己輻射不到的秦地擁有過大的力量。
但項羽沒想到的是,秦地百姓對於章邯三人同樣極為憎恨,因為是他們葬送了秦國最後的反抗力量,同樣是他們將二十萬秦軍間接送入了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