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去過日本或者與日本人有過接觸的都有著“素質很好”、“有禮貌懂規矩”的印象。隨著越來越多當代家長對“教育”問題的重視,對於有著高素質教育的日本,他們的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受到華人的關注。那麼日本教育有著哪些可取之處呢?
到2014年為止,已有20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另有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平獎和文學獎。另一方面,你可能看見過別人分享的日本垃圾分類之細或是參觀日本幼兒園時受到的“驚嚇”等等相關文章,感嘆於日本人過硬的國民素質。如果前者能一定程度上代表日本頂尖的科研能力,後者則能多少反映日本基礎素質教育的普及和成功,那麼我們不得不承認,日本的教育存在其過人之處。
不如讓我們回到初心“教育是為了什麼”,來探究日本教育到底特別在哪裡。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下村修談及自己為何走上科學之路時,說:“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應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為什麼會發光。” 比起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會直接教授知識,體驗式的教育更能自發地使孩子產生好奇,尋找事物“為什麼會這樣”的答案,也能夠在實踐中學會如何處理挫折與失敗。要知道,親身經歷遠比紙上談兵要重要得多。日本的小學生會被要求參於蔬菜種植,照料學校飼養的小動物,經常去戶外參加活動。
聽說過“食育”教育嗎?這是日本對孩子的一種教育理念。所謂“食育”,不僅是單純的餐桌禮儀和食品營養搭配,還會加強孩子對環境的愛護之心,從而減少對事物以及資源的浪費。
為了讓孩子們認識植物、動物,培養珍惜食物的精神,一般幼兒園都會有一片小菜園,還會養上幾隻兔子或小雞。從翻土播種到豐收,小朋友參與全過程。孩子們瞭解到自己每天吃的菜是要付出大半年耕作才能收穫,也就不再浪費糧食了。對於小動物也是同樣,透過照顧小動物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們觀察動物,也可以讓他們有一顆對生命的關愛之心。
在幼年時透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因為一旦你開始真正想做些什麼的時候,會發現兒時的本能是最重要的。
日本人從小就給孩子選擇的權利,當然選擇的結果也由孩子自己承擔責任。選錯了就會後悔,所以選擇這件事並不簡單。日本的孩子從小就懂得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去獲取最大利益,日本的育兒書籍也是這樣教導監護人的。日本人的這種教育方式認為,如果從小沒有給孩子選擇的餘地,那麼恐怕孩子以後會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什麼是必須的、又該對什麼抱有興趣。
教育是為了讓每個人懷著驕傲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
1920年,日本的小學入學率就達到了99%。這是讓人驚人的資料,得益於日本政府的強勢推動,“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此話不假。今天日本的讀報率依舊居高不下,和因極為普及的基礎教育而形成的高識字率有著很大關係。可能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或者適合去接受高等教育的,以此為前提,一個國家普及的基礎義務教育和完善的職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點上,日本做得非常出色。教授要在社會上生存所必需的常識,培養作為工作敲門磚的能力,教導人們尊重每一個職業的重要性。
正如日劇《半澤直樹》裡所提到的“日本是由這樣一個個小螺絲支撐起來的。” 我們的社會也是由每一個崗位上的每一個職業人支撐起來的,教育應該做的就是讓每個人懷著驕傲之心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
教育是為了培育有個性有素質的人。
一個人形成思想、樹立三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程度。我們的教育可能疲於應對考試,而忘記了教授知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育“人”。
“飯前要洗手,見到老師同學要打招呼,不要欺負同學,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飯要好好吃覺要好好睡,要有愛心幫助別人。”一個人要是能把幼兒園老師教過的事情養成習慣在做,已經是個相當不錯的人了。而日本國民的高素質,正是得益於他們不斷身體力行在做,以身作則在教,常言謝感恩、排隊守秩序等等已是他們融入骨血的習慣。這也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對於教育精神的宣傳,媒體作為傳播力最高、影響力巨大的介質也肩負著很重要的作用。留心觀察會發現,日本的影視作品中對於“教育”場面的描繪佔據了很大的比重,校園題材永遠是主流題材之一。校園、家庭這些外在因素以及青少年內在思考方式的變化,關於成長問題的反映中國主流媒體的引導卻似乎很少。無論是從正面描述,抑或是很多深入人心從負面消極層面勾畫的作品;無論是王道系的諄諄善誘,還是出其不意的特色教導……都在積極地探討一個話題——教育究竟是什麼?人,要如何教育?
《3年B組金八先生》
《熱血教師》
《麻辣教師GTO》
《極道鮮師》
《告白》
《女王的教室》
《敬仰吾師》
當然,日本的教育也並不是都那麼理想。校園欺凌、學習效率低下等等,和大多數發達國家一樣,現今的日本教育在穩定發展中存在不少問題。時代在變,環境確實不同,但應該始終相信教書育人的初心是不變的。
大多數去過日本或者與日本人有過接觸的都有著“素質很好”、“有禮貌懂規矩”的印象。隨著越來越多當代家長對“教育”問題的重視,對於有著高素質教育的日本,他們的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受到華人的關注。那麼日本教育有著哪些可取之處呢?
到2014年為止,已有20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另有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平獎和文學獎。另一方面,你可能看見過別人分享的日本垃圾分類之細或是參觀日本幼兒園時受到的“驚嚇”等等相關文章,感嘆於日本人過硬的國民素質。如果前者能一定程度上代表日本頂尖的科研能力,後者則能多少反映日本基礎素質教育的普及和成功,那麼我們不得不承認,日本的教育存在其過人之處。
不如讓我們回到初心“教育是為了什麼”,來探究日本教育到底特別在哪裡。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下村修談及自己為何走上科學之路時,說:“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應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為什麼會發光。” 比起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會直接教授知識,體驗式的教育更能自發地使孩子產生好奇,尋找事物“為什麼會這樣”的答案,也能夠在實踐中學會如何處理挫折與失敗。要知道,親身經歷遠比紙上談兵要重要得多。日本的小學生會被要求參於蔬菜種植,照料學校飼養的小動物,經常去戶外參加活動。
聽說過“食育”教育嗎?這是日本對孩子的一種教育理念。所謂“食育”,不僅是單純的餐桌禮儀和食品營養搭配,還會加強孩子對環境的愛護之心,從而減少對事物以及資源的浪費。
為了讓孩子們認識植物、動物,培養珍惜食物的精神,一般幼兒園都會有一片小菜園,還會養上幾隻兔子或小雞。從翻土播種到豐收,小朋友參與全過程。孩子們瞭解到自己每天吃的菜是要付出大半年耕作才能收穫,也就不再浪費糧食了。對於小動物也是同樣,透過照顧小動物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們觀察動物,也可以讓他們有一顆對生命的關愛之心。
在幼年時透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因為一旦你開始真正想做些什麼的時候,會發現兒時的本能是最重要的。
日本人從小就給孩子選擇的權利,當然選擇的結果也由孩子自己承擔責任。選錯了就會後悔,所以選擇這件事並不簡單。日本的孩子從小就懂得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去獲取最大利益,日本的育兒書籍也是這樣教導監護人的。日本人的這種教育方式認為,如果從小沒有給孩子選擇的餘地,那麼恐怕孩子以後會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什麼是必須的、又該對什麼抱有興趣。
教育是為了讓每個人懷著驕傲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
1920年,日本的小學入學率就達到了99%。這是讓人驚人的資料,得益於日本政府的強勢推動,“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此話不假。今天日本的讀報率依舊居高不下,和因極為普及的基礎教育而形成的高識字率有著很大關係。可能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或者適合去接受高等教育的,以此為前提,一個國家普及的基礎義務教育和完善的職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點上,日本做得非常出色。教授要在社會上生存所必需的常識,培養作為工作敲門磚的能力,教導人們尊重每一個職業的重要性。
正如日劇《半澤直樹》裡所提到的“日本是由這樣一個個小螺絲支撐起來的。” 我們的社會也是由每一個崗位上的每一個職業人支撐起來的,教育應該做的就是讓每個人懷著驕傲之心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
教育是為了培育有個性有素質的人。
一個人形成思想、樹立三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程度。我們的教育可能疲於應對考試,而忘記了教授知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育“人”。
“飯前要洗手,見到老師同學要打招呼,不要欺負同學,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飯要好好吃覺要好好睡,要有愛心幫助別人。”一個人要是能把幼兒園老師教過的事情養成習慣在做,已經是個相當不錯的人了。而日本國民的高素質,正是得益於他們不斷身體力行在做,以身作則在教,常言謝感恩、排隊守秩序等等已是他們融入骨血的習慣。這也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對於教育精神的宣傳,媒體作為傳播力最高、影響力巨大的介質也肩負著很重要的作用。留心觀察會發現,日本的影視作品中對於“教育”場面的描繪佔據了很大的比重,校園題材永遠是主流題材之一。校園、家庭這些外在因素以及青少年內在思考方式的變化,關於成長問題的反映中國主流媒體的引導卻似乎很少。無論是從正面描述,抑或是很多深入人心從負面消極層面勾畫的作品;無論是王道系的諄諄善誘,還是出其不意的特色教導……都在積極地探討一個話題——教育究竟是什麼?人,要如何教育?
《3年B組金八先生》
《熱血教師》
《麻辣教師GTO》
《極道鮮師》
《告白》
《女王的教室》
《敬仰吾師》
當然,日本的教育也並不是都那麼理想。校園欺凌、學習效率低下等等,和大多數發達國家一樣,現今的日本教育在穩定發展中存在不少問題。時代在變,環境確實不同,但應該始終相信教書育人的初心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