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

    武則天(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 其十四歲時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後為皇后,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臨朝稱制;天授元年(690年),自立為帝,建立武周;705年,於上陽宮崩逝,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後累諡為“則天順聖皇后”。(圖片來源於網路)

    總的說,武則天算是稱職的皇帝,更也是偉大的女皇帝,她創造的貢獻我就說了,就說一說武則天晚年為了保證皇位和國家的穩定,避免國家發生流血事件而做出的舉措,也知道為什麼武則天把皇位傳給武家後人。(圖片來源於網路)晚年期間的武則天審時度勢,激流勇退/功成名就,她在臨終前,先後頒下遺詔和遺囑:一是去帝號,稱則天皇后,歸葬於乾陵(一陵合葬兩朝帝王,一對皇帝,又是一對夫妻,世上獨一無二)。二是赦免王皇后、蕭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韓瑗等親屬,全部釋放,給予安置。三是重立兒子李顯為皇太子,在她歸天之後,在乾陵前七節碑對面,立上一座碑,但不須立傳(無字碑,人間絕無僅有)。她為什麼要做出這一反常規的巨大轉折呢? 武則天獨具敏銳的洞察力。(圖片來源於網路)當年她女主天下,是自信自己的能力勝於李唐宗室。到了晚年,她發現天下人對武姓諸王並不“感冒”,並預見到李、武兩家族為了爭奪皇位必定大動干戈,兵戎相見,那時候天下必定大亂,百姓必定遭殃,武氏家族恐怕也會死無葬身之地。因此,她審時度勢,權衡利弊,還是以江山社稷為重,在臨終前頒下了遺詔和遺囑,並召集李、武兩家族後人宣誓明堂,告知天地,並製作鐵卷,藏於史館,兩族人和平共處。 武則天總算在她有生之年完成了權力交接,避免了刀光劍影、屍橫遍野的大血戰。對此,她用心頗為良苦,雖然不甘心,但也很無奈。這樣做順應時勢,是明智的;對天下百姓來說,則免受刀兵之苦,是大幸!(圖片來源於網路)

  • 2 # 經典守望者

    百姓“未饜唐德”應該是重要的推動力量,也就是百姓還懷念李唐王朝當政時期的仁德與恩情,天下人心還向著李唐王室。眾所周知,武則天的繼位是因為中宗睿宗的懦弱,在很多擁護唐朝的老臣心中,武則天就好像是一個代替丈夫管家的老太君一樣,家業仍然屬於丈夫的家族,她只不過是代管而已,所以說武則天統治時期仍然能得到整個社會的支援。

    第二點就是祭祀問題,古代人對於身故後祭祀的問題看的很重,因為皇帝駕崩之後如果沒有得到祭祀,就好比人沒有東西吃,沒有地方住,只能夠漂泊在外,這對於任何一位古代帝王都是無法接受的。而且,自秦始皇開始歷代皇帝都沒有單獨祭祀女子的先例,武則天如果傳位給武家人,那麼武則天可能會被當成開國之君加以供奉,那麼唐高宗的靈位由誰來供奉呢?武則天繼位後將原先李唐王朝的太廟改為“享德廟”繼續供奉,但這是因為武則天與唐高宗有夫妻之情,如果換了後人,是絕對不會如此對待唐高宗的,畢竟之前沒有先例可循。這就讓武則天大受動搖。

    第三點就是武氏家族的內部問題,武則天屬意的兩個侄兒武承嗣和武三思是武則天的兄弟武元慶和武元爽的兒子。這兩個人和武則天的關係極為糟糕,在武則天小的時候,他們的父親早死,這兩個兄弟就為了多爭一些家產,就將武則天母女趕了出去。武則天掌權後就報復他們,將他們趕到了外地當官,相繼病死。所以說武則天從情感角度是不會容忍他們的兒子成為皇帝,再追封這兩個仇人為皇帝的。所以,最終武則天選擇了兒子繼承自己的皇位。

  • 3 # 正史漫談

    作為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雖因為心狠手辣為人詬病,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她具備執政者的兩個優秀素質:

    其一是馭官有術、善於納諫;其二更為難得:識大勢、順應民心。她選用李氏作為繼承人,就是聽取意見、順應大勢所做的抉擇。

    武則天稱帝后,侄子武承嗣、武三思自然有當太子的心思,多次組織說客以“自古以來,從未有天子立異姓為太子”為由來勸說姑姑讓自己繼承大統。武則天猶豫不決。

    當時備受重用的狄仁傑則立場鮮明,他多次勸說武則天把江山傳給兒子,建議召回被貶的廬陵王李顯,並給出了兩方面的理由:

    一、天意和民心。當今天下是太宗李世民親自衝鋒陷陣、歷盡艱險打下來的,並經過與高宗兩代人的勵精圖治,國家昌盛。李家民心所向,天意難違。

    二、武則天自身的利益。若把帝位傳給子孫,武則天還能以太后的身份在太廟享受世世代代供奉;若傳給武氏,將失去此地位:有誰聽說過一朝的祖廟裡會供奉姑姑的?

    其後王方慶、及善等重臣也陸續提出此類進諫,武則天內心逐漸偏向李家。

    此前,大唐東北地區的契丹族官員、歸誠州刺史孫萬榮反叛,並打著為廬陵王聲冤的旗號,一時間氣勢洶洶,唐軍數次失利。雖然最終叛軍被鎮壓,武則天也由此意識到了李氏基業之穩固。

    這期間,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當時正如日中天,而重臣吉頊則跟這倆兄弟關係密切、稱兄道弟。有一天吉頊嚇唬倆人:“你們兄弟倆沒有為國立下一丁點的功勞卻貴寵如此,日後下場堪憂啊!”兩位帥哥被嚇住了,請求保命之策,吉頊就勸他們找機會建議天后立李氏為太子,這樣倆人就有功於未來的天子,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兄弟倆如實照辦。武則天一聽,就知道這些話肯定是他倆的好哥們吉頊的主意,就把他叫來問話。吉頊確實有能耐,經過他反覆陳述利弊,武則天終於拿定了主意。沒過多久,廬陵王李顯就被召回至神都洛陽。

    不到半年後,知道自己無緣太子之位的武承嗣抑鬱成疾,不治身亡。

    又過了不到一個月,廬陵王李顯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子。(此前被改名為李哲,此時恢復了“李顯”的原名)

    所以,雖然武則天篡奪了李氏天下,併為了穩固地位大肆屠殺李家子弟。但歸政於李氏,也是在在位期間就已確定的事情,這也是她死後未遭到清算的主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機的慢門拍攝選用什麼樣的拍攝模式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