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登思瑞
-
2 # 鐵血戰史1927
二戰時日本列印度的這一仗可不是普普通通的一仗。這一仗讓日本在東南亞的兵力損失慘重!
1943年軸心國在庫爾斯克和瓜島戰役失利後,戰場主動權被盟軍掌握。為了奪回戰場主動權,希特勒要求日軍向印度進發,與德軍在印度會師。日本本部在充分考慮後,如果攻進印度可以轉變日軍在緬甸的防禦態勢,同時能夠切斷中印公路,如果拿下英帕爾日軍還可以威脅到盟軍的補給基地。所以日本大本營本部決定由緬甸司令牟田口廉也率領第15軍的8.5萬人進軍印度。
要想從緬甸進軍印度,牟田口廉也必須要渡過緬西北欽敦江,翻過那加山脈。這些地形沒有道路,坦克、卡車不能透過,後勤補給跟不上!但是牟田口廉也過根本不去考慮這個,他一廂情願的認為只要大日本帝國的軍隊能夠渡江就會在兩個星期內結束戰鬥,他計程車兵會佔領印度的糧倉以戰養戰。他讓士兵只攜帶很少的口糧強渡欽敦江,經過浴血奮戰,日軍抵達英帕爾地區,在此地遭到中國遠征軍和英印聯軍的殊死抵抗,日軍缺乏制空權,因此美國空軍可以隨意轟炸。本來日軍就疲憊不堪,又缺少糧草彈藥,很快日軍被擊退。當雨季來臨時,山林中洪水氾濫,道路泥濘,伴隨而來的瘧疾、流感等疾病讓日軍痛苦不堪。再加上缺乏藥品,這些日軍只能被慢慢折磨致死!日軍紛紛要求撤退,最終牟田口廉也決定撤兵,此戰日軍傷亡五萬多人,其中三萬人死於飢餓和疾病。
-
3 # 戰略論
在英帕爾戰役中,日本第15軍三個師團總計10萬人,傷亡了5萬人,剩下的還有一半成了病人。武器裝備的損失更是慘重,戰前該軍擁有217門火炮,2907輛汽車,戰後只剩下46門火炮,800餘輛汽車。以第15師團為例,一個步兵大隊剩下的武器只有一挺重機槍、兩挺輕機槍和兩個擲彈筒,僅及一個小隊的裝備。平均一個師團的步槍總數只有600支左右,這意味著整個日軍第15軍已經喪失了戰鬥力。當時在緬甸日軍不過只有8個師團和1個旅團,一下損失了3個師團,連緬甸的防禦體系都已經崩潰了,更不用說在印度東部維持攻勢作戰了。
從戰略上看,日軍在印度東部英帕爾附近發起的進攻並不意味著日軍將要開始深入進攻印度東部的積極戰略攻勢,而是在緬甸保持戰略防禦的基本框架內,透過戰術上的進攻奇襲以摧毀盟國的反攻基地,殲滅盟軍一部分反攻力量,迫使盟軍延長反攻準備時間來達到其防禦的目的。所以即便日軍透過奇襲成功了佔領了英帕爾,日軍也會佔據有利地形就地轉入防禦,並不會做進一步的作戰行動。
日軍發起的英帕爾戰役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補給問題,當時日軍在緬甸已經失去了制空權,而且日軍要透過親敦江和明京山脈,完全是崇山峻嶺,只有幾條羊腸小道可做行軍,一旦進入雨季,則交通完全斷絕,非常不利於展開大兵團的作戰。當時日軍攜帶的作戰補給僅夠不到一個月的作戰,而作戰則持續了三個多月之久,後續的補給由於地形的不利和盟軍的空襲幾乎完全中斷,失去基本彈藥的補給,再強大的部隊也難以長久的支撐下去。反觀在英帕爾的盟軍部隊,雖然地面交通線被日軍切斷,但是源源不斷的增援兵力和補給從空中運來,日軍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強撐下去只會導致毫無意義的傷亡。
原本是為了透過進攻改善區域性的防禦態勢,節省防禦兵力,結果變成了損失大量的作戰部隊,日本在緬甸的防禦徹底崩潰,其所謂的絕對國防圈的西南方向已經門戶大開,再無安全可言。
-
4 # 戰情解碼
雖然只在印度打了一仗,可它卻讓日本人刻骨銘心。當時日軍總共去了十萬人,結果有五萬多人死在了印度,剩下的人中也有半數以上是病號。如果日軍再不撤退,那恐怕剩下這點人也都得留在印度給三哥當“肥料”!
牟田口這個人不僅狂妄自負,還無視最基本的軍事常識,對後勤補給的輕視讓他在英帕爾上了刻骨銘心的一課。十萬日軍僅攜帶二十天的口糧就忘圖拿下地形複雜的英帕爾地區,這無異於痴人說夢!牟田口犯了傻但英華人可不糊塗,盟軍司令蒙巴頓設下的誘敵深入之計正中日本人的要害,拖的日軍只能狼狽逃回緬甸。
到了4月中旬,日軍的補給已經越發困難,而雨季的到來讓日軍的形勢更加雪上加霜。二十天的口糧吃完後,日軍開始還能以當地的旱稻勉強充飢,等到連旱稻都吃光後,日本人只能學起了兔子。缺糧少藥讓日軍的戰鬥力迅速下降,官兵的怨氣也越來越大,最終第31師團在師團長佐藤的率領下,私自撤出了科希馬戰線。日軍的形勢越發糟糕,當牟田口孤注一擲的總攻失敗後,他也只能接受失敗,下令撤兵。然而在英軍的追擊下,日軍的撤退很快就演變成了一場大潰敗,一批批傷病號倒在了撤退的路上!
或許日軍也曾想過“東山再起”,但考慮到三哥家的草確實不好吃,最終日軍只能徹底放棄了印度,英帕爾戰役也成了日軍在印度的絕唱!
-
5 # 大衛思想
日本進攻東南亞,出動十多萬軍隊,在進攻緬甸時,與中國遠征軍作戰,中國遠征軍敗回國內後,一部遠征軍進入印度,接受美國軍訓、裝備,當時,史迪威也竭盡全力全力主張反攻,國民政府出於軍事需要,也全力準備反攻(駝峰航線運力不足),而美國也是開足馬力往亞洲運送物資。
日本出於與德國會師的想法,出兵印度,當時印度人也有脫英獨立的想法,組織了一支“印度人民解放軍”配合日軍作戰。由於後勤和時間的耽擱,在英帕爾作戰失利。當時,日本佔據緬甸、新加坡等地,兵力不足,後勤不利,環境不適,海軍運力不夠,還要防備中國的反攻,根本就無力再戰。
反觀當時的聯軍,美國軍人穿越林地,連步槍都扔了,“過去又有新裝備空運過來了。”——中國遠征軍回憶錄。
面對如此後勤保障,撤退,只能是日軍選擇的唯一。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不完全是日軍沒有能力再戰。日軍停止進攻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已經達成了作戰目標,沒有必要再進行下去了。
那麼,日軍的作戰目標是什麼?
是佔領印度支那半島,獲取橡膠等工業原材料。既然已經將印度支那半島一掃而平,為什麼還要去碰印度這個硬釘子呢?首要目標應該是鞏固勝利成果,穩固後方,掠奪原材料。
還有一方面原因,如果日軍推進過遠,在印度與英軍交戰,中國遠征軍可能會在日軍側後翼捅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