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毫米
-
2 # 三味品書
這個問題是每一個老師都會遇到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班級也是如此,每個班級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兩個讓人頭大的學生。
像這樣的學生該怎麼管理呢?這種學生簡直就是人間極品,作業不寫,課堂搗蛋,欺負同學,帶壞班風,一身負能量。一般的教育方法在這類學生身上都是失靈的!
總不能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吧?我認為或許這樣處理稍許好一些。
對於九年義務教育外的學生,在走完老師多次批評、見家長、學校德育處批評和家長之後,如果還是無效,那隻能上報教育局安排轉校了。去讀職業學校吧,那裡很多同類!
對於九年義務教育內的學生,這個就有點麻煩了,學校不能開除。
作為老師和學校,那隻能區別對待了!那只有孤立他,叫學生們報團小心對待這類學生。安排坐老師講臺邊,或者單獨坐教室最後面,不讓他影響到其他同學。
如果安排他單獨坐,他還是吵鬧影響到上課怎麼辦?那只有把他抓到德育處去挨批了!
與此同時,要密切和家長保持聯絡,學校要安排校領導和班主任要求家長陪孩子去學校上課,家長坐老師旁邊監督孩子上課,以防他影響別人。直至他不在搗亂為止。
-
3 # 85239154
這種學生原因很多,比如家庭環境,
這種孩子不要一味的指責越說他,他越是和你對著幹,和他教朋友瞭解他的內心,才能對症下藥
-
4 # 思維的足跡
所謂的大頭學生應該是班裡的問題學生吧。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
對於此類學生不能一味的加以指責,以防其行為反彈,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針對此問題,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問題學生所謂的問題只是表象,那麼,分析造成這種表象的原因是關鍵。
問題學生出現行為乖張的原因,分析:是家庭方面原因,還是同學方面原因,還是老師方面的原因,還是學校方面的原因?
家庭方面容易對學生的性格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生是否為單親家庭?學生是否是留守兒童?學生幼年是否受過心理的創傷,留下陰影?這些都要去分析,加以研究,從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缺少關愛的,老師要對他多多關注,多多關心。性格孤僻的,老師就要多與他交流溝通,找幾個外向的同學和他一塊玩。家庭貧困的,老師可以向學校方面反映,對他申請一定的補助。喜歡錶現的,老師可以多多讓他回答問題,讓他負責班級裡的一些事情。有些問題老師解決不了的話,可以請他的家庭出面進行協調性的解決。
若是同學方面的原因。找出和他造成摩擦的同學。仔細溝通詢問,問清來龍去脈。再針對性的加以解決。
若是老師方面的原因。老師就要反省,是否有什麼做的不合適的地方。是不是針對問題學生,有些問題沒有照顧到。要做到特殊問題特殊解決。
若是學校方面的原因。老師可以向學校有關方面彙報。能不能對此類問題學生,進行特殊的處理,區別對待。
-
5 # 南柯一夢仙
個人覺得應該因材施教,學生不聽話一定是那裡出了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就認定是學生的問題,也可能是學生單方面不喜歡這個老師。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多多溝通,多瞭解一下學生內心的想法。
-
6 # 快樂老人29874
五個手指不一般齊,再好的老師帶領的班也有差生,差生與差生之間也有區別,有學習成績差的差生,也有淘氣搗蛋的孩子,做為班主任老師你應該特別注意這部份人,他們的進步與落後,老師有直接的關係,你給他們關心與溫暖拉他一把,他們中的大多數會變好,反之你不聞不問他們就可能滑下去,做為一個合格的班主任老師他的主要工作,除了講好課,其他的時間就應該放在這些人身上。耐心細緻的做好差生工作是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有的工作能力,做老師難,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更難。願所有的老師為祖國培養出來更多的合格人才。
回覆列表
應該是指“讓老師頭大”的學生吧?
每個班都有一兩個這樣的學生:
成績差,不完成作業,上課睡覺或說話做小動作,打架,不講衛生,遲到曠課……毛病一大堆,優點幾乎找不出來。
這樣的學生,最讓老師頭大。打也沒用罵也沒用,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跟他講道理,更是“鴨婆背上潑水”。
碰到這樣的學生,老師們都束手無策。不管他,會干擾課堂紀律,給其他學生一個壞榜樣。管他,又找不到好方法。無奈,老師們只好給在講臺邊、衛生角等偏僻處,給他們設定特別座位,單獨管理,以免影響其他同學。
不要指責老師差別對待。在任何一個人類社會群體中,我們都會這麼做,也必須這麼做。比如,政法機關可以留置或關押壞分子。學校沒有別的好手段,這也是無奈選擇。
學生表現出來的所有的“壞”,皆非一日之寒,與原生家庭有莫大關係。指望送到學校讓老師轉化,註定會失望。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雖然很大,但卻不可能改變人的本性。如果是這樣,法律將失去意義,宗教也不再需要。所以老師們最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
有時候我想,成了一名人人嫌惡的差生,每天在教室裡度日如年,差生們難道不想改變嗎?在他們內心,真的對自己的人生已徹底絕望嗎?我們除了隔離他、限制他、排斥他,以及清除他,還有沒有別的可為之法?只有這樣的研究,才是有價值的。
這裡,我不想講理論,也不想講案例。理論太虛,案例又沒有代表性。我只想談自己的一點感悟。
如前所述,差生今日表現出來的所有的“壞”,非一日之寒,已積重難返。想要轉化,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老師沒這個耐心,學生也沒這個信心,所以大家都選擇放棄治療。
對癌症病人的治療,我們主要採取靶向療法,殺死癌細胞。但癌細胞已深度融入人的血脈機體,很難趕盡殺絕。所以現在有一種理論,認為應該找到一個開關,啟用人體自身潛能,就可以徹底打敗癌細胞。這個開關我們還沒有找到,但“差生”身上的開關,我們卻相對容易發現。比如興趣發展引導。學生的精力不專注於學習,總會專注於其它。這個其它,哪怕是網路遊戲,也可以借力。有些老師特意安排這樣的學生管理教室裡的電腦,每天例行唱歌時為同學們點歌,老師講課時為老師切換PPT,讓他有事做,有成就感。同時輔之以適當的表揚。當然這也是個案,不具代表性,但可作為一種思路。
願與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