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開

    中醫難,首先難在天賦。

    可能大家覺得都科班訓練了,還怕什麼?問題是同同是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同同學習一門學科,有些人就學不過來學不好呢?而且有些人成為中醫反對者。這個就是得看天賦了。有些人適合,那就學得好;有些人不適合,那就學不好。

    為何要強調天賦是學中醫的難點?因為這個學科容易各說各話自說自話,要反駁起來可能要花費一輩子的功夫。而有天賦的人自己觸類旁通,自己在實踐中檢驗得到修正和提高。

    再一個難,是思考難。可以說,中醫是比較難學,那麼帶著問題學最好了。這個也是說來容易做來難。你的問題再多都是要依據療效來證明的。平時思考的問題不夠多積累的時間不夠長可能就會令學習難度增加。

    還有一個難,是實踐難。在實踐中學習也很好。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醫喜歡找老中醫找家傳的就是圖這類人的實踐多,能讓患者少受苦少些彎路。

    如今科班出身的,上課機會多,臨床實踐錢或者實踐上望聞問切有了,開方又不是自己,開方是自己而複診卻又難得一見,造成心裡無底。這個是實踐難。傳統帶徒弟模式讓實踐在第一線得到充分鍛鍊,掌握實際操作快且紮實,有其合理的一面。出來後未必面面俱到也可獨當一面。

    學中醫最後一個就是提高難。學中醫三年天下沒有治不了的病,治病開方三年天下無可用之方。這個說明入門好像無門檻,但是隱形門檻搞死人。做個庸醫很簡單。搞個一招鮮吃遍天混個日子也容易。難就難在提升自我成為大醫。

    孫思邈提倡學醫必須懂易。現代明理的醫生會說看病得明白陰陽。很多醫生一輩子都還沒搞懂內經中極為重視的陰陽二字,而且,開方中也體現不出有認真揣摩過陰陽,那麼,人生到最後就會感嘆平凡最好。那是你離非凡太遠了好嗎?

    所以,提高難是學習中醫眾多難當中的終極難!

  • 2 # 雲南辛昆

    難就難在就業難!因為中醫沒有生存空間,醫院吧,是西化中醫的場所,你還不如直接學西醫。門診吧,雖說是中醫的主體治療形式,但是國家不是以門診為主,是以住院部為主,所以又會被邊緣化!所以如果你國外可以走走,那倒是可以好好學的!

  • 3 # 義膽禪心

    剛才我看到有個朋友說,學中醫並不難。我認為學中醫不難,學個能看病,看好病的中醫不容易。中醫入門,首先學的是四診八剛,辨證施治。臟腑經絡脈理,七情六慾,虛實理表,風寒溼氣,氣與血,精氣神,五臟六腑症候。陰陽五行。

    這些不懂,就談不上一個好中醫,有的朋友只是懂得幾樣草藥?懂得一點藥性,上火了,搞點黃連黃芩梔子一類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這就稱不上是中醫,中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想成為一個好中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話說,十年能學出個秀才,十年學不會個中醫。看起來學中醫並不容易。

    就那氣血說吧!作為病理的解釋。發生這些症狀的病症。也就多用氣字為病名,中醫認為。一部分病,都是因氣所得。如氣厥,氣膈,氣臌,氣呃,氣淋,氣秘,氣癭,氣疝,氣結胸,肝氣,胃氣疼痛等等……。舉例來說,臨床所見的厥症,膈症,臌脹病等。它們的成因有多種。其中屬於氣分釀成的,只要調暢氣機,症狀就會消失。因而又有舒氣,疏氣,調氣,理氣,行氣,散氣,順氣,降氣,破氣等多種治法。

    血夜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內經說;“目受血而視,足受血能步,掌受血能握,指受血能攝”這說明全身都是靠血液來營養的。在生理方面,特別指出;“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凡心臟衰弱,或血虧,循行失調,都會出現心悸,驚惕。當精神過度刺激影響,“肝藏血”容易引來吐衄。

    想成為一個好中醫,就必須懂得表裡關係。比如肺與大腸相表裡,心與小腸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心有病,也會反應在小腸上,胃上有病,會反應在脾上。俗話說,脾胃不和就是這個道理。

    中醫常說這麼一句話,得神者則昌,失神者則亡,精氣神,中醫稱為三寶,就是說明三者對人體極為重要。氣剛才我在上面說過,現在談談精,精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能力的物質基礎。中醫把精歸於腎臟,內經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又說,“兩精相搏,合而成”和“人始生,先成精”然後腦,髓,骨,筋,脈,皮肉,毛髮等形成,精為生命的基礎。所以稱腎為,“先天之本”。待到出生以後,便靠飲食來供養,這是脾胃的作用,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中醫認為先天不足,可用後天來調養。

    中醫學說是前人經驗的積累,中醫的一些理論,都是前人經驗積累臨床驗證而得出來的。這些經驗,經過幾千年的驗證,形成了一套理論。比如,古人說;痛宜通,“不通則痛”,通有通氣,通血之別,亦有寒通,溫通之分。胃脘痛,治宜溫通。氣痛為串痛,血滯之痛為痛有定處,寒痛則遇寒即痛,熱痛則有灼熱感。

    治病先立法;找到病因才有好的方法去對症下藥。寒宜溫,熱宜清,虛宜補,實宜消,痛宜通,嘔逆宜降,嘈雜宜和,津枯宜生。

    古人稱為八法。中國中醫成為四大國粹之一,真是博大精深,他與武學,陰陽學,都有相關牽連。依據五行生剋規律,“水生木,木克土”。認識到腎陰虧乏,能生肝病。肝病易使脾胃受害,因而有陰虛肝旺,肝胃不和等名稱。氣和血並重,便把氣作血的統帥,這是中醫生理上的一種認識。氣的名稱相當多,有元氣,真氣,精氣,名雖各異而實為一種。另有陽氣,陰氣之稱,這是從元氣類分別兩大作用。說明一種能保衛體表,另一種能保持精力不使虧耗,故也叫真氣,真陽,真陰。還有宗氣,中氣,是指元氣中一部分屬於上焦肺,另一部分屬於中焦脾胃,所以亦叫肺氣,胃氣,概括的說,均為元氣。

    古代醫學先賢們說;想成為一個好中醫,必須要虛心,善心,濟世救人之心,才能成為一個良醫。

    最後我贈十句話。

    醫貴乎精,法貴乎活;學貴乎慱,方貴乎純。

    識貴乎卓,治貴乎巧;心貴乎虛,效貴乎神。

    業貴乎專,言貴乎顯。

    知此乎,則可稱醫也。

    琴心劍膽/李辛根,於2018年8月21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打一級團,拿了人頭出什麼裝備最好?出鞋子+紅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