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花翎是清朝權貴官帽上的一種飾品,即在藍孔雀羽毛上鑲上珠子。

    但它的意義非凡,花翎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佩戴的,它是軍功、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花翎又分為單眼、雙眼和三眼花翎,三眼花翎就是在藍孔雀羽毛上鑲三顆珠子,它品級最高。

    如果你的級別不夠,想戴三眼花翎就必須請皇上恩賞,整個清朝就只有7個人被賞戴三眼花翎。

    大家想一想,清朝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在這300年中僅有7人被皇上賞戴,由此可見其尊貴程度。

    在清初,只有親王、郡王、貝勒才有資格戴三眼花翎,這無可厚非,誰讓人家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貴族呢。

    到了乾隆年間,大臣們紛紛請賞戴三眼花翎,這時候有所放寬,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駙也可以戴三眼花翎。

    (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被稱為“固倫額駙”;嬪妃所生的公主叫做“和碩額駙”,後者只能戴雙眼花翎)

    也就是說除了以上這些硬性規定之外,其他的大臣要想戴三眼花翎,必須有功勞才能被皇上賞戴。

    那麼被皇上賞戴的人數多嗎?可以說極少。

    從乾隆年間到清朝滅亡,被賞戴的僅有七人:1.傅恆(乾隆的小舅子)、2.福康安(傅恆的兒子)、3.和琳(和珅的弟弟)、4.長齡(道光年間平定張格爾之亂)、5.禧恩(擁立道光有功)、6.李鴻章(慈禧當政時的名臣)、7.徐桐(慈禧的忠實走狗)。

    從上面可以看出,賞戴三眼花翎還是有嚴格規定的,像張之洞、左宗棠等漢臣沒有資格戴。

    晚清四大名臣,只有李鴻章享有這種殊榮。

    這也難怪李鴻章為慈禧背了一輩子黑鍋,所有的賣國條約都是李鴻章代簽的,慈禧為了補償賞戴李鴻章三眼花翎也就不足為奇了。(關注春秋君,每天給你好看的文章)

  • 2 # 之夢之芸

    在清朝兩百多年當中,首先花翎在清朝是權威和品階的標誌,是非一般官員所能擁有穿戴的,尤其是三眼花翎!整個清朝中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思,李鴻章,徐桐這七人獲得。也是無上榮光呀,但當年權傾朝野的和珅也沒能夠獲得佩戴上這三眼花翎。在這清朝前期,有資格佩截花翎的只有親王貝勒及創有極大功勳,富有才華的人,才能有這個資格獲得,得到帝王賞賜的三眼花翎就是代表著無盡的恩寵及權威!地位僅次於親王郡主以上一品官員,並且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才能獲得這個三眼花翎,能夠戴上三眼花翔的人在當時清朝也算是厲害人物!

  • 3 # 熊二的每一天

    我們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烏紗帽”這種說法,其實民間的百姓也正是使用烏紗帽來比喻官位的,並且不同樣式和顏色的烏紗帽還代表著不同的品級。不過清朝時期還將明朝的官服改良了,除了保留下文官著飛禽和武官著走獸的特點之外,剩餘的部分都有所改變,其中帽子上的頂子、花翎的變動相對較大。

    特別是帽子上的花翎,它的存在就是權威和品級的代表,而且是用孔雀羽毛製作的,普通大臣根本得不到,更別提穿戴了。而在眾多花翎樣式中,三眼花翎又是最稀有的,顯得彌足珍貴,縱觀整個清朝的歷史發現,竟然只有7個人獲得,哪怕是曾經風光的和珅都沒有,可見三眼花翎有多麼的尊貴,那麼有幸獲得三眼花翎的這7個人分別是誰呢?

    明朝的時候還沿用著烏紗帽的說法,可是等到滿族人統治中原建立清朝後,便將冠制進行了改革,以禮帽代替烏紗帽。而這裡所說的禮帽則是一種半圓形,在帽簷部分點綴簷邊的帽子,製作它的材料多為皮革、呢子、錦緞、布等,外層是黑色的,內裡是紅色的,並且還會在禮帽的頂部嵌上一顆珠子,所以想要區分臣子的品級,看頂珠使用的材料就知道了。

    那麼頂珠都會使用什麼材料呢?如果是一品的官員,使用的就是紅寶石;如果是二品的官員,使用的就是珊瑚;從三品官員開始色彩區域冷色和中性色,例如三品官員要使用藍寶石,四品官員使用青金石,五品官員使用水晶,六品官員則使用硨磲,七品至九品分別使用的是素金、陰紋縷花金、陽紋鏤花金。如果禮帽上連頂珠都沒有,那就說明這個人沒有官品。

    頂珠只是身份象徵的方式之一,要說什麼是最高的象徵,那一定是花翎。清朝時期的禮帽設定得有安插翎枝的翎管,通常翎管都是白玉或翡翠做的,而翎枝則分為藍翎和花翎兩種。按照當時的規定來看,只有五品以上的武將,以及擁有巡撫兼提督銜和在西北任職的文官才能有資格戴上花翎。如果你沒有資格便隨意佩戴,或是有資格佩戴卻沒有戴在禮帽上,那麼都會被處分。

    並且花翎也有自己的分類,一共有單眼、雙眼、三眼三種,而三眼花翎就是最珍貴的花翎,這裡所指的“眼”其實就是孔雀毛上與眼睛相似的圖案。能夠戴上單眼花翎的官員,都是五品以上的內臣,前鋒營或護軍營的統領;而有資格戴上雙眼花翎的人,則是輔國公、鎮國公等宗室和藩王;能夠戴上三眼花翎的就是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駙。所以哪怕和珅再厲害他也沒有獲得過皇上賞賜的三眼花翎,而整個清朝獲得了戴上三眼花翎的資格的人,就只有傅恆、和琳、長齡、禧恩、徐桐、福康安、李鴻章7個。

  • 4 # 我是阿呆呆

    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員中親王、郡王、貝勒不準佩戴花翎,後期因為也有親王、郡王、貝勒在朝中任職,後期也開始佩戴三眼花翎。除此之外,貝子和固倫額附也佩戴三眼花翎。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佩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而且還得出身上三旗才有資格佩戴單眼花翎。

    從這裡其實我們能看出,有資格佩戴花翎的基本都是是貴族出身。當然清朝歷史上佩戴三眼花翎的絕對不止七人,貝子和固倫額駙包括後期的部分親王、郡王、貝勒都是有資格佩戴的,所以這七個指的是非皇室成員出身,也就是清朝兩百多年中只有七位大臣獲得了佩戴三眼花翎的資格。

    花翎非常高貴,所以在清朝時特別被人重視、嚮往。尤其是其中的三眼花翎,有資格佩戴的都是皇室成員,所以好多大臣做夢都想被賞賜三眼花翎。因為其尊貴,所以皇帝賜給大臣花翎是非常審慎的。像乾隆帝時權傾朝野的和珅畢生都想得到佩戴三眼花翎的賞賜,結果都沒如願。

    三眼花翎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被賞賜佩戴只有皇室成員才能佩戴的三眼花翎是對一個大臣功勳的高度認可,對於大臣來說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 5 # 花間雨屋說歷史

    清朝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從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一共出現了十二任皇帝,其中有些是有道明君,有些而是碌碌無為之輩。據說清朝的大臣,誰要是能得到皇帝賞賜三眼花翎,那便是極高的榮耀了,而在清朝兩百多年裡,僅有七位獲得了此殊榮,而漢人中也僅有兩個人得到。

    這二人便是李鴻章和徐桐,當年能得到三眼花翎便是皇帝對此二人的認可。那麼三眼花翎究竟有多貴重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達到一定級別以上的官員,才具有佩戴花翎的特權,所謂花翎就是在這個禮帽的頂珠之下,特別設定有一個翎管,可以在其中安插花翎。根據不同的職位,花翎的數量也不同,據說五品以上的滿族官員,才有資格佩戴單眼花翎,漢臣中二品以上的才可以佩戴。

    雙眼花翎就比較了不起了,一般皇帝都是給一些有功勞的封疆大吏,或者是朝中大學士,軍機大臣,親王貝勒這些人佩戴。三眼花翎則是給那些為大清創下了不世之功的人,而必須是在擁有雙眼花翎的前提下才可以佩戴。當年乾隆的寵臣和珅,雖然在朝中位高權重,甚至貴為公爵,也沒有獲得此殊榮。

  • 6 # 古今通史

    清朝的頂戴制度是薩滿文化的延伸,但佩戴花翎卻非滿洲始創,翎羽的佩戴最初只是體現裝飾效果,這在距今3800年的出土文物中就有例證,在殷周時期多為少數民族所佩戴,不過除此以外將官銅盔上也留有安插翎羽的錐管,看來這在當時是一種不區分民族的普遍時尚。

    漢代的鶡冠屬武冠,插兩支鶡尾,佩戴的人很多,包括但不限於五官、虎賁、羽林等等。

    漢代的鶡冠和明清的藍翎究竟導致什麼鳥遭了秧呢?

    鶡鳥,學名褐馬雞,鳥類中的平頭哥,別的優點沒有,很純粹的就是好戰、善戰,是薩滿教滿洲崇拜圖騰之一,還有其他猛禽,諸如鷹、雕等等,當然,孔雀也是他們所崇拜的靈禽之一。

    清朝兩百多年中,僅有七人獲得三眼花翎

    提問者所描述的問題需要澄清一下,清國二百多年裡,可不止7人獲此殊榮······估計獲得者數量翻一番也不奇怪,確切的說清國中晚期的名臣得到這份榮耀的有七人。

    貝子們跟皇帝請賞戴著玩的有的是,有的有記錄,有的都懶得記錄,就一孔雀尾巴毛,大臣可以美瘋了,皇室中人都不當事,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只要皇帝賞賜就能戴,尤其是兼任內大臣的親王等親貴,幾乎成了通例。

    但是,以皇子身份分封的親王、郡王,絕不允許戴,因為那是紆尊降貴的行為,說白了就是不要臉面,非要和奴才跪在一個檔次。

    還有就是朝服覲見的時候,即便是皇帝賞賜的也不能戴,插根尾巴毛在皇帝面前晃來晃去的,皇帝會想,跟誰倆顯擺呢,能插上我就能給你拔掉。

    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徐桐、李鴻章。

    至於和珅的弟弟和琳,純粹是討了個巧,他那點戰功勉強也還說得過去,關鍵是和琳與福康安關係不錯,算是袍澤,而且當初乾隆寵著和珅,想讓他上戰場得些軍功來著(三眼花翎,那段時期對臣子,僅軍功賞賜。)沒想到被最恨和珅的阿桂攪黃了,和珅灰溜溜的跑回了京師,所以和珅沒受過的榮寵,就給了和琳算是彌補,這是乾隆帝的小心思。

    道光帝有多恨張格爾,對長齡的賞賜就會有多重,三眼花翎只是其中之一。

    禧恩雖然也姓愛新覺羅,但根子不深,陪著道光回盛京祭祖的時候,道光帝感念多爾袞對大清做出的貢獻,所以賞禧恩雙眼花翎,因為禧恩就是多爾袞這一脈的,或者說是過繼給多爾袞當兒子的多爾博(多鐸之子)這一脈的,後來發兵湖南平定趙金龍之亂,所以加賞三眼花翎,不過起的快,落的也快,再多咱就不說了。

    徐桐的三眼花翎是慈禧給的,您想吧。他無非是充當了抵制戊戌變法的急先鋒,打擊帝黨不遺餘力,再加上他是堅定的主戰派,形式上也算是太子黨一方的喉舌,所以得到了慈禧的器重,軍功是沒有的,討慈禧歡心是真的。

    當然這是他的本性如此,並不是為了巴結而巴結,人迂腐了些,但當時時代如此,死的也算有氣節。

    從這幾個人獲得三眼花翎的方式來說,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清末直接花錢就能買了,徹底淪為玩物,這個大清臣子的頂級榮譽象徵,隨著國力的衰弱,國體的衰敗也漸漸變得一文不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核荔枝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