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繪小潭讀書

    這兩年越來越覺得,推薦的書也會在發生變化,因為每一年又會有新的經歷,又讀了新的書籍,所以你的知識積累和對生活的理解也會和以前不一樣了。

    也許你去年覺得非常好的書,今年就會覺得一般般了。書並沒只有發生改變,只不過是我們自己在發生改變了,不過我們也應該感到高興,因為我們在成長了,不是嘛~

    最近讀到的比較值得推薦的有這樣幾本:《思考的藝術》《教育的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變革》《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

    1.《思考的藝術》

    這本書總體來說是在講述思考的重要性,尤其是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某些觀點。裡面不僅說了什麼在妨礙我們思考,還說了批判性閱讀和傾聽的技巧,創造力的重要性,保持好奇心的技巧等等。

    2.《教育的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變革》

    這本書雖然是在討論一些教育的問題,但對我們大部分人同樣有非常好的借鑑意義。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的發展,讓我們的生存越來越有危機感。

    想要為人工智慧時代有一些競爭力,這本書裡探討了兩點,一是與機器人合作的能力,要培養我們的新讀寫能力(科技素養、資料素養、人文素養);二是防禦機器人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系統性思維、創業精神、文化敏捷性)。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未來的視角思考目前的生活。

    3.《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

    這本書裡提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舒適悖論,它的意思是說我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好了,但是我們對不適卻越來越敏感了。除此之外,還提到了其他有用的名詞,比方說環境外化,雙重感知能力等。

    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就是從一個大的環境角度,來告訴我們為什麼越來越容易焦慮了,並且為我們提供了應對之策。就拿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對我自己的心理改變就是,想要改變自己容易焦慮的現象,先從定期遠離網路開始。

  • 2 # 宜輕晨

    《平凡的世界》就是我最想推薦給大家的書。

    讀完《平凡的世界》,有兩個詞在腦子裡揮之不去。

    一個是貧窮。一個是希望。

    貧窮,是個沒有希望的詞,或者說貧窮是一個壓制希望的詞。沒有經歷過貧窮的人不能明白貧窮刻在心底傷疤是多麼的深刻。就算曆經風雨之後貧窮已經成為往事,但是那些傷疤還是會在那裡!就像是刻在心底的標誌,只要沉下來心來,就可以摸到它留在生命裡的凹凸不平的印記。

    我們家曾經是貧窮,雖然家裡有三個人是吃公家飯的,生活還是在溫飽線上徘徊,爺爺一直穿著打著布丁的衣服去給學生們上課。但是也正因為貧窮,讓我們習慣了珍惜擁有的任何一個物件。我們家那輛傳了三代的腳踏車,一直到它退休大梁一直用布包的嚴嚴實實,沒有磕破一點漆。雖然腳踏車傳了三代依然嶄新,但是我們還是心心念唸的希望我們能在全村首個買上拖拉機,這就像孫少平和孫少安想給父親建一個新窯洞的念頭是一樣。

    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從心底把貧窮抹去!不是因為它曾經帶給自己的屈辱,屈辱可以幻化為動力。而是它讓別人看自己眼神中憐憫。

    《平凡的世界》裡另一個詞就是希望!希望是向上的生命,不論是有知識的文化人還是大字不識的文盲,向上的生命,有溫度的生命,就是活著的希望!

    有溫度不僅僅是生命個體的溫度,更重要的生命歲月的溫度,那些歲月裡的溫度是流淌進歲月裡的希望!不論生活多麼艱難,依然滿懷熱情的迎接明天的太陽!

    記得小時候看電視劇,人家都已經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了,我們家還要扛著和新石器時代差不多的農具去地裡做活,那個時候我覺得生命是無望的,可是父母親還是滿懷壯志豪情的揮汗如雨,他們侍弄莊稼的熱情正是對生命的熱愛。他們不覺得辛苦是無望的,因為我們——他們的子女給了他們希望,這就是一種生生不息的溫度。

    就像孫玉厚對少安對少平,對蘭花對蘭香,在這片土地上,多少辛苦勞作的父母因為子女有了對未來的期望。

    只願歲月能慢點走,讓這些父母慢點,再慢點老去!

  • 3 # 我的公主

    看了一下書櫃,我看到英國教育家懷特海寫的《教育的目的》,此時我想推薦的就是這本書。

    說起教育我們想到的更多是孩子,然而就算不是為人父母,成人也需要自我教育,都需要考慮一個問題: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世界上各個民族之間的最終競爭不是在戰場上,而是在工廠裡。”

    懷特海是活在19到20世紀中期的人,他的這句話在21世紀的今天得到了很好的驗證。今天的華為經歷了美國的經濟制裁,就是因為它的快速發展讓美國受到威脅,所以引發了美國和中國的貿易之戰。

    雖然我們不是專業的教育研究者,但是在瞭解教育的本質後,面對再多的教育觀點和大咖,我們也能清楚自己的方向。

  • 4 # 光的質感

    我首先想到的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這本書中,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幾年前看過的這本書,記憶猶新的是這樣一段描述:

    讓我感動的是,一個盲人,竟然比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能“看”到更多的美好景物。而我就像她文中所說的那個朋友一樣,對於身邊的很多事情是無感的,各種感官像被封閉了一樣。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對生命中看見的聽到的都當作理所當然,習以為常,可能只有當有一天,我們的各種感官被剝奪了,才會意識到它們對我們的重要性。

    書中的這個片段,讓我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用眼睛,用耳朵,用觸覺去用心發現一切的美好事物。所以我養成了隨手拍下所見的美好人或物,隨時停下來欣賞美,傾聽大自然的

    聲音。

    當然,這本書又是一本勵志書,一位盲聾啞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並自學了多國語言,她是怎麼做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肇俊哲入主永昌再遇穆裡奇,當年“雞爺”撕扯肇俊哲頭髮事件再次被提及,當時發生了什麼?